氯甲烷(CH3Cl)为无色、易液化的气体,有乙醚样甜味。分子量50.49,沸点-23.76℃。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加热或遇火焰生成光气。急性毒性为刺激和麻醉作用,可引起肺水肿,脑水肿,肝、肾脂肪变性。职业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收。进入体内的氯甲烷部分以原形从呼气、尿液、胆汁迅速排出。约70%先水解为甲醇和盐酸,但确切的代谢机制尚不清楚。
短期内吸入浓度超过1000mg/m3的氯甲烷后,可发生急性中毒。一般经半至数小时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复视、步态蹒跚、言语不清、精神错乱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肺水肿等,尿中可出现蛋白和红、白细胞。反复接触600mg/m3左右的氯甲烷可发生亚急性中毒,患者有定向障碍、言语迟钝、视觉减退、吞咽困难、平衡失调、性格改变等。个别有血压偏高。中毒恢复期可留有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长期少量接触,可出现头晕、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激动等症状。
治疗上无特殊解毒剂,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忌用水合氯醛类药物。
车间空气中氯甲烷阈限值为210mg/m3 (TLV-TWA,美,1980),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苏,19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