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甲烷(CH3I)为无色、带甜味的酸性透明液体。分子量141.95,比重2 28(20℃),熔点-66.5℃,沸点42.5℃,蒸气比重4.89。溶于水、醇、醚等。碘甲烷在工业上用作甲基化剂。
碘甲烷对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急性中毒死亡患者尸检可见类似甲醇中毒的改变,呼吸道明显水肿、出血,在脑、血液、尿中可检出碘和甲醇。碘甲烷可经呼吸道、皮肤或胃肠道吸收。吸收后部分随呼气排出,主要经尿排出,亦可随粪便排出。急性轻度中毒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力模糊、失眠、记忆力明显减退,部分患者有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等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重症吸入中毒患者有头晕、头痛、酩酊状态、视力减退。经8~30小时后,出现剧烈头痛,精神先兴奋后转入抑制,有嗜睡,表情淡漠、抽搐、瘫痪及昏迷等。皮肤接触碘甲烷液体或蒸气,可有潮红、水肿、局部烧灼麻木感,或伴有丘疹、水泡形成,一般无色素沉着。长期接触低浓度碘甲烷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综合征。
尚无特效解毒剂,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注意保护肝、肾。
车间空气中碘甲烷(皮)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