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皮毛加工劳动卫生

皮毛加工劳动卫生
 
摘要: 工人从皮毛收购到加工生产,均需与原毛、生皮相接触,消毒管理不善,劳动条件不良,可引起职业性传染病。此外,还有生产性毒物和粉尘的危害。

工人从皮毛收购到加工生产,均需与原毛、生皮相接触,消毒管理不善,劳动条件不良,可引起职业性传染病。此外,还有生产性毒物和粉尘的危害。皮毛加工以带毛生皮为原料,产品包括裘皮,皮褥以及毛皮工艺品等,其加工过程见图。




毛皮的加工过程


原毛、生皮常含有尘土、粪渣及牲畜皮屑、血污等夹杂物。有时还可能含有畜疫病原体,可使职工感染各种家畜传染病,最常见的有布氏杆菌病、鼻疽、口蹄疫,偶尔亦可遇到炭疽病。随着皮毛加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在皮毛的消毒、漂洗、鞣制、染整等工艺过程中,广泛采用各种化学制剂,如铬化合物、甲醛、强酸、强碱、对苯二胺以及各种酸性颜料、直接染料等,可引起多种职业危害。轻者出现皮肤搔痒、过敏性红斑、皮疹、鼻粘膜糜烂或溃疡;重者可引起职业中毒。皮毛加工工人中癌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皮毛生产中广泛使用铬盐等化工原料有关。

在皮毛加工的各个工序中,均可产生大量粉尘。皮毛粉尘中有机物质含量在50%以上,泥沙等无机成分亦较多,其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0~20%。我国内蒙、新疆等地均有“皮毛工尘肺”的报道。

皮毛工常见的多发病如支气管炎、风湿病、皮肤病等,与生产环境气象条件,以及所用化学物质的刺激作用有关。

皮毛加工生产中职业危害的预防,应以预防职业性传染病以及防尘防毒为重点。对生皮原料应加强检疫和消毒,凡来自产地疫情不明和未经消毒的皮毛,在投产前均应消毒。皮毛消毒以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法效果较佳。用量一般按1.2~1.5kg/m3计算。

生产车间的建筑设计、车间配置和工艺流程均应符合卫生要求。如浸酸、铬鞣、烘干等车间,既存在多水潮湿,又易发生多种有害气体,应重视排水和通风措施。在加工过程的各个产生粉尘作业处,均应安装相应的局部除尘设备。

皮毛作业工人应严守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接触生皮的揪皮、搔毛作业时必须戴防尘口罩; 水铲与鞣皮工应使用防水围裙和穿防护靴。对皮毛职工应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定期注射疫苗;实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凡有皮肤病、过敏性体质、肝肾功能不良者,不宜从事铬鞣、水铲与干铲作业; 患有支气管炎和肺功能不全者,不宜参加接触皮毛粉尘的工作。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743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