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淋巴瘤样丘疹病

淋巴瘤样丘疹病
 
摘要: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皮肤组织象虽似淋巴瘤,但临床上大都表现为慢性、周期性发疹的良性过程。有认为是独立疾病,也有的认为是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的异型。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皮肤组织象虽似淋巴瘤,但临床上大都表现为慢性、周期性发疹的良性过程。有认为是独立疾病,也有的认为是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的异型。它与淋巴瘤的关系,尚待研究。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稍多见,皮疹好发于躯干和四肢,偶见于口腔粘膜,成批出现,常对称分布。初起为针头至绿豆大紫红色斑丘疹,上有云母片样鳞屑,其中央可带出血性,但也有发展成银元或成人手掌大的片块,常产生水疱,继而发黑、破溃、坏死、结痂、愈后留下色素沉着或疤痕。单个损害一般约经3~4周消退,但常复发,病程慢性。一般情况良好,个别严重病例可转变成恶性淋巴瘤。

组织病理示真皮上中部毛细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血管周围灶性红细胞外渗,除淋巴细胞偶或少数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外,尚有不等量异型单核细胞浸润,其核大而深染,呈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类似蕈样肉芽肿细胞,有的可见核膜呈锯齿状或有多核,而与Sternberg-Reed巨细胞相似,核分裂相常见。表皮可正常或有单核细胞渗入,有时可形成Pautrier微脓肿。

本病必须与下列疾病鉴别:①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皮疹数目较多,分布较广泛,主要发生于躯干,有时有发热等症状,组织象无异型细胞。②坏死性血管炎类疾患: 皮疹主要是结节损害,局部炎症明显有压痛,组织象在小血管壁及其周围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红细胞外渗及核碎裂现象,而无异型细胞。③蕈样肉芽肿、何杰金病:组织病理有相似之处,但临床表现各异。

急性的可口服强的松每日20mg,在2~3周内渐减量。慢性的可试四环素、紫外线照射或免疫增强剂如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等。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063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