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湿疹

湿疹
 
摘要: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因比较复杂,和变态反应常有密切关系。目前看作是一个形态学的命名。临床主要特点为多种疹形的皮损,有渗出倾向,瘙痒较剧,常泛发或对称分布,病程较长,易迁延而慢性化。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因比较复杂,和变态反应常有密切关系。目前看作是一个形态学的命名。临床主要特点为多种疹形的皮损,有渗出倾向,瘙痒较剧,常泛发或对称分布,病程较长,易迁延而慢性化。

病因 诱发湿疹的因素很多,多由于某些外界刺激与机体内的敏感因素互为影响所致,因果关系较复杂,故去除外因后,往往亦不易全愈。

内在因素 食物中的鱼、虾、蟹、牛羊肉、奶制品、蔬菜、水果、米、面等; 吸入物如花粉、皮屑、屋尘等;消化不良、营养障碍、肠寄生虫、病灶感染、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均可为发病因素。遗传因素也可为本病因素之一。患者往往有过敏性体质,家族中有过敏性病史,易发生接触性皮炎、药疹等过敏性病。神经功能障碍、多汗、劳累、紧张、焦虑、忧郁、精神创伤以及失眠等均可诱发本病,或使病情加重。

外界因素 各种理化刺激,如能使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失去保护功能,则某些刺激物或致敏物易被吸收而进入体内。生活中的肥皂、清洁剂、化妆品、香料、油脂及杀菌剂等可为面部及手湿疹的诱发因素。衣服类的化学纤维、丝毛织品、染料等都可使皮肤过敏,又易刺激皮损而加重病情。外用药、工业用油剂、镍、铬、汞等化合物常是湿疹患者的敏感因素。天气变化也和湿疹的发病有关,如夏季皮肤多汗易被浸渍,冬季皮肤易干燥皲裂。日晒后某些化学物质可诱发湿疹。多数湿疹患者的皮肤对外界物质的敏感性逐渐增高,对各种刺激的耐受性逐渐降低,因而就使本病的病因复杂化。

渗出性湿疹皮损面上常有较多的细菌存在,细菌感染可加重病情,发生较多的小水疱和脓疱,有时这些感染可成为湿疹的病因之一。

症状 本病的表现有红斑、肿胀、丘疹、丘疱疹、小水疱、渗出、糜烂、结痂、鳞屑及苔藓样变等,常同时有多种形态的发疹。依病变的表现可以分为三型。

急性湿疹 先在皮肤上出现弥漫性红斑及小丘疹,若发生在皮肤松弛部分,可伴有局部水肿。病变较快发展为小水疱,由于搔抓可形成点状渗出或浅在糜烂面。病变中心部症状多较重,易融合成片及渗液,边缘部炎症较轻,可见散在的小丘疹或丘疱疹。好转时皮损干燥结痂、潮红及肿胀消退。急性湿疹可发于任何部位,但多见于面部、手足及小腿等外露部以及腋下、股内、外阴及肛门等皱褶处。自觉症状可有灼热及瘙痒感,依病情、发病部位及患者的耐受性不同而轻重不一。发生于阴部、肛门的湿疹痒感较重。患有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对瘙痒不易耐受。急性湿疹的渗出面继发感染时,皮损往往潮红。分泌物呈黄稠状,附近淋巴结可肿大,可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若处理及时,急性湿疹可于2~3周消退,但多移行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 皮疹主要是小丘疹、丘疱疹及小片糜烂渗出,可有结痂或落屑。多由急性期的潮红、水疱及渗出等明显消退所形成,或由慢性湿疹加重所致。亚急性湿疹较易转为慢性湿疹。一般临床上难与急性湿疹明显区分,往往可见急性期与亚急性期交叉发疹。

慢性湿疹 皮损多呈局限性,有浸润、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病变中心部常有搔痕、血痂及点状渗出等。周围可见散在的小丘疹。易发于手足背、小腿伸侧、肘膝屈侧、阴部、股部及肛周等处。发于手足部时易有皲裂; 发于阴部及股部时易继发化脓菌或霉菌感染。慢性湿疹的瘙痒剧烈,常为阵发性,以睡前或遇热时加重。病程可达数月或更久,若能去除各种诱发因素,给以恰当治疗,可逐渐痊愈。有时已经治愈的湿疹,数月或数年后又可在原发部位复发。

不同部位的湿疹在病因、症状及防治等方面各具特点,以下选择几种主要部位的湿疹加以说明。

手湿疹: 多与工作及家务劳动有关,常继发于接触性皮炎。发生于手掌时先在表皮角层下有透明小水疱,水疱吸收后表皮剥脱或过度角化,易发生皲裂。发生于手背时易有渗出及糜烂,往往伴发细菌感染。手湿疹多对称性发作,重时各指均可被累,指甲变形,表面不平。手湿疹易受季节变化及精神情绪等影响。面部湿疹多呈急性,全面部弥漫性潮红伴有轻度浮肿。往往因外界刺激如风吹、日晒及某些化妆品诱发。急性期后则于额部、眉弓、眼睑、耳前及口唇等处遗留红斑、丘疹及落屑等,易有渗出及感染。

耳部湿疹: 亦较常见,发生在外耳时,以耳后及皱褶处易发,先有浸软、皲裂、渐渐波及耳后周围皮肤。外耳道湿疹常由各种刺激引起,如中耳炎外用药、耳塞等。外耳道口狭窄,易被分泌物或炎症肿胀堵塞而使厌气性细菌感染,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外用时,更加重感染,因而顽固难愈。

乳房湿疹: 多见于哺乳的妇女,常双侧均发。主要发于乳头部有渗出、湿润、皲裂及痂皮等。乳晕部炎症甚轻,在乳晕周围可有散在的丘疱疹或小脓疱等。自觉症状有瘙痒及灼痛感。停止哺乳后多可自愈。如迁延较久应注意有无湿疹样乳头癌的可能。后者多在一侧发病,与哺乳无关,病变局限而有浸润,无痒感。

生殖器部湿疹: 以阴囊湿疹多见。在阴囊部先有肿胀及渗出,搔抓后糜烂及表皮剥脱,易慢性化而使患部皮肤增厚,慢性淋巴郁积等。如治疗不当或以热水烫洗,可使症状加重。阴囊皮肤异常敏感,且较其它部位的湿疹瘙痒为剧。女阴湿疹以大阴唇部易发,往往先有瘙痒后发皮疹,急性时有红肿、丘疹、渗出、慢性时有肥厚、浸润及苔藓样变,若有色素减退时不易和女阴白斑相鉴别。后者先发于阴蒂及小阴唇内侧,萎缩及硬化较明显,女阴湿疹易因糖尿、念珠菌、滴虫、内分泌等影响而发病。

肛门湿疹: 发生于儿童时,多由蛲虫刺激所致,发生于成人时可因肠道寄生虫 痔漏、慢性结肠炎等引起。常局限于肛门口及其附近皮肤。由于摩擦及搔抓易有渗液,浸软及糜烂,皱襞处易发皲裂。瘙痒较剧。

小腿湿疹: 较为常见,多发于小腿下1/3部,与下肢血行障碍有关时,常和静脉曲张相伴发,分布往往和静脉曲张的走向一致,且不对称。发于胫前方时易因皮肤干燥、摩擦而加重。皮疹常为丘疹、鳞屑及抓痕。往往由于治疗不当或热水烫洗加重,有潮红及渗液。重时可发生自体敏感性皮炎而泛发全身。

钱币形湿疹: 为一种比较特殊类型的湿疹,较多见,常继发于皮肤瘙痒病、物理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手湿疹及虫咬皮炎等病。可能与季节变化、营养状态、外界刺激等有关。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斑片,直径约为1~3cm,境界清楚,由群集性丘疹及小水疱组成,略隆起于皮肤,表面有点状渗出及痂皮,基底有轻度浸润。好转时呈圆形干燥性鳞屑斑,无炎症性改变,亦可呈苔藓样硬化,伴有轻度皲裂。但往往突然恶化、渗出,并因自体敏感而泛发全身。钱币形湿疹皮损数目不多,常为一个或数个,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数年不愈。

诊断 湿疹呈多形性发疹,分布常对称,有瘙痒,易渗出,常慢性反复发作,不难诊断。急性湿疹应和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后者有明显的接触致病物史,发病部位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境界比较清楚,去除病因后即迅速全愈。慢性湿疹应和神经性皮炎相鉴别,后者先有瘙痒,再发扁平丘疹,后呈苔藓样变,不易渗液;常局限于颈、肘、膝等及易摩擦部; 可耐受多种治疗,不易对外用药过敏。手足湿疹须与手足癣鉴别,手癣常先发于一侧指掌相接处,有小水疱、脱屑及较清楚的表皮剥脱边缘,边缘处潮红,有小丘疹,逐渐向手背及手掌缓慢发展,可侵犯指甲,很少对称发生; 足癣于趾间先发,易向跖部蔓延,较少侵及趾背及脚背,霉菌检查阳性。

治疗 由于湿疹的原因复杂,在治疗时应尽可能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如热水洗烫、过多使用肥皂、用力搔抓及不适当的外用药等。生活上注意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食物中勿吃腥、辣等有刺激或易敏感的物品。勿饮酒。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勿过暖。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冬季沐浴不宜过勤,注意皮肤清洁及润泽。

内用药可服抗组胺类药物或镇静剂。急性泛发湿疹可选用溴化钙、葡萄糖酸钙、硫代硫酸钠等作静注,亦可采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但只限于对该药无过敏者。对于严重的泛发性湿疹一般常规方法不能控制时,必要时以短期使用皮质激素,并配合一些中药内服,好转后即逐渐减量停用。因湿疹常反复发作,使用皮质激素虽可立即收效,但停药后易复发,并往往加重病情,若长期服用又可引起多种副作用,故选用时应慎重,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泛发湿疹更要注意,皮质激素可以诱发老年湿疹性红皮病。对于有渗出的泛发性湿疹,若有继发感染,在治疗时须配合适当的抗菌药物内服或注射,但应避免对抗菌素过敏。

外用药疗法: (1) 急性湿疹: 无渗液时可搽用炉甘石洗剂,有水疱、渗液及糜烂面时可用3%硼酸溶液、3%马齿苋煎液、生理盐水等作冷湿敷,渗出减少后,可停止湿敷外用40%氧化锌油等。湿敷液种类较多,各人感受性不同,可变换使用。氧化锌油有时患者亦不能耐受,可仍采用湿敷至病情好转后停用。

(2) 亚急性湿疹:皮肤潮红并有少量渗液时,仍可采用湿敷,湿敷液可用复方醋酸铝溶液等。皮损干燥好转有痂皮、鳞屑时,可涂用油剂,如氧化锌油、皮质激素软膏等,亦可使用含有煤焦油、糠馏油或黑豆馏油的糊膏。并可于上述药物中酌加新霉素,利凡诺等抗菌药,以防治感染及促进疗效。

(3) 慢性湿疹:浸润较重,表皮肥厚者可采用焦油类软膏或糊膏外用,亦可将皮质激素药物加入焦油软膏中使用,或先涂一层激素膏后再涂焦油软膏。面积较小的皮损还可以采用皮质激素软膏封包治疗,即每晚涂药后,敷以油纸或塑料薄膜,用绷带包扎,6~8小时后去除敷料,由于湿疹患者易致药物过敏,或皮肤耐受力低,选用任何一种新药时应先选用浓度较低的药物在小范围内使用,渐加大浓度,大面积使用。广范围使用大量皮质激素霜时亦应注意吸收影响全身。

总之湿疹的外用疗法较多,各人的反应性又不相同,故在治疗时药物要温和,严密观察皮损变化及用药后的反应,不要常更换药物的品种和剂型。

物理疗法: 亚急性湿疹可使用小量紫外线照射,有小量渗出及丘疱疹的亚急性湿疹亦可试用8MOP及长波紫外线疗法。局限性慢性湿疹可用浅层X线、境界线、32磷、90锶等治疗,但仍不易控制复发,故除极顽固的病变外一般不宜采用。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149 次
  • 发布时间: 2013-04-11
  • 更新时间: 2013-04-11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