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铊中毒

铊中毒
 
摘要: 铊(T1)为银白色、柔软的重金属。原子量204.39,比重11.58,熔点303.5℃,沸点1457℃。铊的氧化物和硫化物主要用于制造光电管,其溴化物和碘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学透镜、棱镜,铊汞齐可用于制造低温温度计。

铊(T1)为银白色、柔软的重金属。原子量204.39,比重11.58,熔点303.5℃,沸点1457℃。铊的氧化物和硫化物主要用于制造光电管,其溴化物和碘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学透镜、棱镜,铊汞齐可用于制造低温温度计。职业性铊中毒较少见,主要由吸入含铊烟尘、蒸气,或由皮肤吸收可溶性铊盐引起。多数中毒系因误服含铊的食物或饮水所致。过去铊化合物用作脱毛剂曾引起中毒事故。

铊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对消化道和肾脏也有损害,对内分泌腺有选择性毒作用,可抑制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功能。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12mg/kg。铊盐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储存在肝、肾、小肠、肌肉、骨骼及毛发和角质层。铊排泄缓慢,大部分由尿排出,一部分经胆汁随粪便排出,少量可通过乳汁、汗腺等排出。急性中毒1~2天后即可在尿中测出铊,并可持续1~2月之久。钾离子可促使铊从尿中排出。铊的中毒机理尚不清楚。

急性中毒时,一般在吸入后经过1~3日潜伏期才出现症状,开始下肢痛觉过敏、足跖疼痛。以后出现头晕头痛、无力、烦躁、失眠、恶梦、多汗、震颤、肌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在2周后出现毛发脱落,皮肤干燥有皮屑,指甲变白发脆,有白色横纹。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肝功能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小时后发病。开始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有时带粘液和血。数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有精神失常、震颤、抽搐、昏迷、可在1周内死亡。长期小量呼吸道吸收或饮用水源被含铊工业废水污染,均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脚跟痛、感觉障碍、脱发、视力障碍等,并有尿铊增高。

铊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在急性口服中毒时可用1%碘化钠洗胃,并服适量活性炭以减少毒物吸收。β-巯乙胺每日20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有缓解症状的作用。钾与铊代谢有关,服钾盐可促使铊由尿排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0.5g,每日3~4次,加等量碳酸氢钠口服有排铊作用,但对此种治疗尚有不同意见。有报道普鲁士蓝每日10g溶于15%甘露醇200ml中,分四次口服,对经口中毒者有较好的排铊作用。

车间空气中铊可溶性化合物(换算成TL)(皮)阈限值为0.1mg/m3 (TLV-TWA,美,1980),碘化铊、溴化铊最高容许浓度为0.01mg/m3(苏,1972)。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322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