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虫属半翅目,异翅亚目(Heteroptera),臭虫科(Ci-micidae)。与医学有关的臭虫主要是臭虫属(Cimex)内的温带臭虫(Cimex lectu larius Linnaeus,1758) 和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 Fabricius,1803)。
成虫红褐色,椭圆形,长4~5mm,宽约3mm,腹背扁平,遍体有短毛。头短阔,具复眼及触角各1对; 喙1支,分为3节,内含刺吸式口器,不吸血时向头和胸的腹面弯曲。前胸大而明显,前缘凹入;中胸背面呈三角形,两侧有翅基1对;后胸背面大部分被翅基遮盖。 足3对,中、后足基节间有臭腺的开口,排泄出的液汁有特殊臭味。腹宽阔,雌虫的腹后端圆阔,雄虫的腹后端狭而尖,有外生殖器。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形态近似,可依据前胸的形状区别。温带臭虫的前胸前缘凹入较深,而热带臭虫的凹入较浅。
两种臭虫的头和前胸
左: 温带臭虫 右: 热带臭虫
雌虫产卵于床、墙壁、地板、木器家具等缝隙中。卵呈黄白色,椭圆形,长约1mm,一端有盖。稚虫在卵内发育,由卵盖处孵出,初孵出时呈黄白色,后渐变为褐色,外形似成虫,但较小且无翅基。稚虫分5期,蜕皮5次变为成虫。自卵发育至成虫,在夏季需时约1个月。稚虫及雌、雄成虫均嗜人血,且于夜晚寻求血食,白天隐匿于上述各种缝隙中。也能隐匿于衣被、行李、舟车中,到处散布。臭虫遍布于全世界温、热带地区。在我国,温带臭虫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热带臭虫在长江以南地区。
用实验方法虽可使臭虫感染某些病原体,但其传病作用尚未明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