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以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常达2000~4000/μl以上),并有持续的肺部症状,包括咳嗽、阵发性夜间哮喘、呼吸困难、伴肺部X线阴影及全身不适、体重减轻、疲乏、低热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征候群,血中抗丝虫抗体常显著升高,海群生治疗效果良好,故认为与丝虫感染密切相关。本病又名热带肺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肺、热带嗜酸性哮喘。多见于东南亚、非洲、西印度群岛及南美洲,我国也有病例报告。本病主要由马来丝虫、班氏丝虫以及人体不是适宜宿主的其它丝虫幼虫寄生所引起,其它蠕虫幼虫有时亦可引起类似临床表现,但海群生治疗效果不佳。在特殊情况下,机体将局限于肺(偶见于肝、淋巴结)的幼丝虫包围,因而在周围血中检不到微丝蚴。病变主要为肺实质肉芽肿反应,内含微丝蚴、坏死组织、嗜酸粒细胞、类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多核巨细胞等,伴有间质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X线胸片可见中下肺野散在阴影,自粟粒至分币大。上述症状体征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并可出现荨麻疹、淋巴结肿大及胃肠道不适,血沉增快。其病变与症状属第Ⅰ型与第Ⅳ型变态反应。海群生治疗能迅速控制症状,方法见“班氏丝虫与班氏丝虫病”。治疗初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及发热,可对症处理。少数海群生治疗无效病例,可用砷剂,如novarsenobillon 300~450mg,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续6~8次。
印度产的海群生在淘宝上买过,朋友断断续续吃了半年,控制住了 |
|
发表者:xiaoliu345 | 评价时间:2014-06-23 19:02: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