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瘤又称毛囊痣,是一种分化程度较高的良性毛囊瘤。少见。大都发生于成年男性。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鼻侧,偶见于头皮或颈部。肿瘤一般为单个略高出皮面的结节,偶或有蒂,呈肤色或淡红色,直径为4mm左右,中央常有脐形窝,可从中露出成簇毳毛,有诊断价值。组织象示肿瘤位于真皮内。中央为扩大成囊样的毛囊,与表皮相连。囊内含有角质和小片双折光性毛干。自囊壁分出很多排列成放射状的“继发性”毛囊。高度分化处常见毛乳头,甚至外毛根鞘和内毛根鞘,有时并见小团皮脂腺细胞;分化较低处,可见角质囊肿。“继发性毛囊”之间由上皮索将其相互连接。因上皮索系向外毛根鞘分化,故边缘处细胞排列成栅状,中央细胞因含糖原而空泡化。间质内成纤维细胞多见。在诊断本病时,若将扩大的毛囊忽略,而在“继发性”毛囊中又不见内毛根鞘或毛发结构,需与毛发上皮瘤和基底细胞癌鉴别。若找到上皮索中空泡化细胞,可诊断为本病。可用激光、电灼或手术切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