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表皮原位癌

表皮原位癌
 
摘要: 表皮原位癌又称Bowen病,常为有鳞屑或结痂的单个斑块,病程慢性,可发生恶变或转移。

表皮原位癌又称Bowen病,常为有鳞屑或结痂的单个斑块,病程慢性,可发生恶变或转移。病因未明,日光和砷剂慢性刺激可能是主要原因,其他如煤焦油制剂等长期作用,病毒感染,摩擦或损伤都可为诱因。皮肤或内脏有恶性肿瘤者易发本病。发病年龄从20岁至90岁,大多数在60岁以上,男多于女。初发时为淡玫瑰色或红褐色小片,边界鲜明而不规则,以后逐渐扩张隆起,形成大的斑块,伴以轻度浸润。损害呈环状、匐行状或不规则状,表面常附以粘连较紧的褐色或灰色鳞屑或厚痂,常有中央消退外围扩张的倾向。有的呈疣状或结节状,数目常为单个,亦可有多个,疏散分布或融合成片,直径从1.5~8cm或更大。炎症一般不明显。如将鳞屑或痂皮剥去,其下显露红色的糜烂面或溃疡面,其表面呈颗粒状或乳头状增生,但不易出血。触诊时其边缘和底部较硬,愈合后可有萎缩性疤痕和色素沉着。损害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头面部约占2/5,四肢占1/3,粘膜亦可累及。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例可有痒、痛或触痛感。病程缓慢,可以多年不变,很少发生恶变或转移。如发生于手掌,都呈慢性溃疡状。应注意内脏特别是肺部有无癌变。病变主要在棘层,表现为棘细胞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有许多不典型细胞,核大而染色深,染色质呈网状分布,核周有空泡。间有多核上皮细胞,核排列呈桑椹状,部分细胞呈空泡变性,尤其是棘层上部,但细胞间桥仍存在。棘层内有个别角化不良细胞,细胞大而圆,胞浆染色均匀并为强嗜酸性,胞核大,形状不规则,染色深,有时可见角珠形成。真皮上部毛细管扩张并增多,并有中等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还有少量嗜色素细胞。当本病恶变而向深部浸润时,基底膜被破坏,模糊不清或消失,间变的细胞团浸入真皮间质,其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本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慢性湿疹:常对称分布于惯发部位,有奇痒,组织病理呈炎症性反应。②湿疹样癌: 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女性的乳头及其周围,少数发生于有大汗腺部位,损害边界清楚,基底有浸润,组织病理呈湿疹样癌改变。如范围大,以手术切除为佳,或用激光、冷冻、电凝固等方法。5-氟脲嘧啶,足叶草脂等外用亦有效。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487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