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箍指病

箍指病
 
摘要: 箍指病是围绕趾指出现一个环状收缩带,以致指趾自行脱落的一种疾病。主要见于非洲黑种人,我国罕见。

箍指病是围绕趾指出现一个环状收缩带,以致指趾自行脱落的一种疾病。主要见于非洲黑种人,我国罕见。男性发病较多,30~50岁发病率高。原因未明,发病前常有赤足行走习惯。趾跖褶皱处有皲裂,感染可能是诱发因素。本病通常发生于第五趾。先于跖趾关节屈侧褶皱处出现裂隙,沿该趾之屈侧渐向背侧延伸而形成一环状之深沟。由于慢性感染,局部形成溃疡,继而结疤,形成一纤维性收缩带,导致远端循环障碍,使患趾肿胀、青紫、疼痛,趾骨亦逐渐吸收。由于纤维带不断收缩,经数月至数年后病趾远端自行脱落。如继发于麻风、脊髓空洞症、硬皮病等其他疾病而引起之指趾吸收则称为 “假性箍指病”。治疗是对症性的,注意防止外伤,控制继发感染。有报告早期用“Z”形整形术修复“收缩带”取得成功。晚期当患趾已失去功能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079 次
  • 发布时间: 2013-01-06
  • 更新时间: 2013-01-06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