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H2S)为具有腐蛋臭的无色气体。分子量34.08。比重1.19。溶于水和醇类。在制造二硫化碳、粘胶纤维、有机磷农药、硫化染料,以及鞣革、提炼含硫石油、加热处理含硫橡胶、冶炼含硫金属及采煤等常产生硫化氢废气。有机物腐败可产生大量硫化氢,故急性中毒亦常发生于粪坑(窖)、下水道、腌渍池、沟渠等场所。
低浓度硫化氢主要刺激上呼吸道和眼结膜。高浓度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主要由呼吸道吸入,进入体内后并无蓄积性。小部分随呼气排出,大部分迅速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等硫化物,经肾脏和肠道排出。其刺激作用系因溶于粘膜表面的硫化氢,与组织液中的钠离子形成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硫化钠所致。在组织内可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使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胞内窒息。
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接触的浓度和时间。浓度为100~200mg/m3时,刺激眼、鼻、咽及支气管,产生畏光、流泪、眼刺痛,以及咽痒、肿痛、咳嗽、痰带血丝。检查见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咽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浓度为200~300mg/m3时,出现头痛、头晕、无力、共济失调以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肺水肿。浓度高时反而感不到硫化氢的固有臭味,故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当浓度达700mg/m3时,可产生心悸、紫绀、四肢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浓度高达1000mg/m3以上时,可使人立即昏迷,呼吸麻痹而死亡。
根据症状进行急救。眼部接触应立即用水冲洗,或用2%碳酸氢钠清洗,也可用4%硼酸溶液湿敷,再滴入无菌橄榄油。角膜有损害时,对症处理。生产场所应制定经常监测空气中硫化氢浓度的规定,必要时安装自动报警器。在有危险的腌渍池等地操作时,应先用浸醋酸铅液的滤纸进行监测,然后才能进入。也可以采用戴防毒面具、系安全带等措施,并组织好现场抢救。
车间空气中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