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中毒
 
摘要: 硫化氢(H2S)为具有腐蛋臭的无色气体。分子量34.08。比重1.19。溶于水和醇类。在制造二硫化碳、粘胶纤维、有机磷农药、硫化染料,以及鞣革、提炼含硫石油、加热处理含硫橡胶、冶炼含硫金属及采煤等常产生硫化氢废气。

硫化氢(H2S)为具有腐蛋臭的无色气体。分子量34.08。比重1.19。溶于水和醇类。在制造二硫化碳、粘胶纤维、有机磷农药、硫化染料,以及鞣革、提炼含硫石油、加热处理含硫橡胶、冶炼含硫金属及采煤等常产生硫化氢废气。有机物腐败可产生大量硫化氢,故急性中毒亦常发生于粪坑(窖)、下水道、腌渍池、沟渠等场所。

低浓度硫化氢主要刺激上呼吸道和眼结膜。高浓度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主要由呼吸道吸入,进入体内后并无蓄积性。小部分随呼气排出,大部分迅速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等硫化物,经肾脏和肠道排出。其刺激作用系因溶于粘膜表面的硫化氢,与组织液中的钠离子形成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硫化钠所致。在组织内可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使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胞内窒息。

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接触的浓度和时间。浓度为100~200mg/m3时,刺激眼、鼻、咽及支气管,产生畏光、流泪、眼刺痛,以及咽痒、肿痛、咳嗽、痰带血丝。检查见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咽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浓度为200~300mg/m3时,出现头痛、头晕、无力、共济失调以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肺水肿。浓度高时反而感不到硫化氢的固有臭味,故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当浓度达700mg/m3时,可产生心悸、紫绀、四肢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浓度高达1000mg/m3以上时,可使人立即昏迷,呼吸麻痹而死亡。

根据症状进行急救。眼部接触应立即用水冲洗,或用2%碳酸氢钠清洗,也可用4%硼酸溶液湿敷,再滴入无菌橄榄油。角膜有损害时,对症处理。生产场所应制定经常监测空气中硫化氢浓度的规定,必要时安装自动报警器。在有危险的腌渍池等地操作时,应先用浸醋酸铅液的滤纸进行监测,然后才能进入。也可以采用戴防毒面具、系安全带等措施,并组织好现场抢救。

车间空气中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7491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