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症属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瘙痒为主要症状,没有原发性皮肤损害,但常因搔抓而发生各种继发性皮肤病。
病因: 瘙痒的发生机理尚未阐明。可由很多正常的刺激如触摸、温度改变及精神紧张而引起。化学的、机械的、热的和电的刺激也可诱发。据研究,瘙痒的发生基本上是由化学物质如组胺、激肽和蛋白酶等的释放而引起,其中蛋白酶起着重要的化学介质作用。这种蛋白酶在表皮、血液以及细菌、霉菌中都有存在,由于创伤或其它原因可在组织中释放活化,导致皮肤瘙痒的发生。它不仅是许多皮肤病的症状,而且也是许多内科病的症状之一。
全身性瘙痒的原因有: 内分泌障碍如糖尿病、粘液水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胆汁淤积,自体中毒、慢性肾功能不全,肠寄生虫病,血液病和淋巴网织细胞增生症、肿瘤,自身免疫病,妊娠,精神病,便秘,饮食刺激和药物过敏。环境因素包括气温、湿度、季节和工作环境以及患者个人皮肤的干燥和萎缩等都可引起全身性瘙痒。
局部瘙痒的原因有: 直肠炎、肛裂、外痔、蛲虫、阴虱及粪便残迹的刺激常为肛门瘙痒的原因。妊娠、阴虱、蛲虫、白带、滴虫、念珠菌感染及避孕药品等常为女阴瘙痒的原因。局部湿热等常为阴囊瘙痒的原因。此外,染料、丝毛织品及内衣衬裤刺激,局部多汗、强烈日光照射等也可引起局部瘙痒。
症状: 瘙痒初甚轻微,逐渐增剧,也可开始即有剧痒。每日发作次数不定,可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用烟酒、茶、咖啡,或食用其它刺激性食物,衣服摩擦及气温变化等而诱发或加重。晚间睡前容易发作。多为阵发性,每次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当发作时病人常强力搔抓,直到解痒为止。由于强烈频繁的搔抓,常继发抓伤、血痂、色素沉着甚至皮肤肥厚或毛囊炎、疖肿等。患病日久可有失眠,精神抑郁或易于激动,食欲减退,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本病可分为泛发性及局限性两型:
(1) 泛发性瘙痒症: 多见于成人,瘙痒呈阵发性,常自某一部位,如颜面、颈侧、肩胛或阴部等处开始,然后延及全身。初期瘙痒轻微,历时亦短,数分钟即止,在以后病程发展,逐渐加重,搔抓次数频繁,时间显著延长,老年人可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皮肤萎缩退化变性、弹力组织减少,皮肤腺体功能低下,皮肤干燥等情况而容易发生泛发性瘙痒,称为老年瘙痒症。有的患者与季节关系明显,多在冬秋发病,春暖逐渐消失,称为冬季瘙痒症。
(2) 局限性瘙痒症: 瘙痒症状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同时数处发病。女阴瘙痒好发于中年及老年妇女。阴囊瘙痒多限于阴囊,也可累及阴茎、会阴等处。肛门瘙痒多见于成人。头部瘙痒好侵犯成年人头皮脂溢患者,尤其在情绪改变和理发、洗头之后容易发作。有的患者每于黎明觉醒时剧痒难忍。往往续发湿疹、毛囊炎或疖肿。此外,尚有小腿瘙痒,掌跖瘙痒及外耳道瘙痒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无原发性损害,阵发性瘙痒,发病部位以及皮肤的继发变化等,诊断不难。而确定病因应详询病史,进行系统的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本病应与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相鉴别,前者有急性湿疹史,病变倾向糜烂湿润。后者在瘙抓后可迅速出现皮肤苔藓样变,周围常有散在的扁平丘疹。
治疗: 努力寻找病因,予以相应治疗,如糖尿病、慢性病灶、肝病、肾炎、肠寄生虫、内分泌障碍和恶性肿瘤等疾病。尽量限制烟酒、浓茶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调料。生活力求规律、注意皮肤护理,内衣应松软。沐浴不宜过勤、少用肥皂少搓擦。避免搔抓和各种刺激。全身疗法,主要为镇静止痒。可给各种抗组胺剂和安定止痒剂,如扑尔敏、安其敏、安定等,亦可用盐酸普鲁卡因封闭或钙剂静脉注射。对老年瘙痒及更年期患者,在排除内脏恶性肿瘤之后,可酌情选用性激素,如丙酸睾丸酮或乙烯雌酚,同时给予复合维生素B等。皮肤干燥者可外搽润滑剂和每日肌注维生素A5万单位。
局部疗法,可结合全身疗法进行。原则为镇静止痒、润泽皮肤。外用1%薄荷脑、2~5%樟脑、1%达可罗宁、5~10%苯唑卡因、5~10%焦溜油类以及各种皮质激素等配成洗剂、酊剂或软膏、乳剂,均有一定的止痒效果。头部瘙痒继发毛囊炎者,可用氯柳酊(水杨酸2g、氯霉素1g、75%酒精100ml)。局部继发皮肤苔藓化者,可外用5~20%黑豆溜油或松溜油软膏或糊剂。
药浴或熏洗疗法适用于各型瘙痒症。如糠浴(0.5~1kg置布袋内,煮沸15分钟,浴水温度以35~37℃为宜)。矿泉浴以及中草药浴(苦参、白藓皮、百部、蛇床子等单位或配伍,适量,布包煎水)等。
对于女阴、肛门及阴囊瘙痒亦可采取八髎、长强、会阳、曲骨等穴位针刺或盐酸普鲁卡因封闭,也可用异丙嗪5~10mg/ml作会阴、血海(双侧)、肝俞穴位注射,每穴0.5ml,每日或隔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