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机械制造工业劳动卫生

机械制造工业劳动卫生
 
摘要: 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是极其复杂多样的,通常先经铸造或锻造将金属制成一定形状的坯件,再以各种机床进行加工制成各种零部件,最后装配为成品。

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是极其复杂多样的,通常先经铸造或锻造将金属制成一定形状的坯件,再以各种机床进行加工制成各种零部件,最后装配为成品。

机械制造工业一般包括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装配等车间。此外,还有冷作、焊接、切割、电镀和油漆等作业。

铸造车间将熔化的金属浇注于预先制备的砂型中,冷却后即成各种铸件,此过程称为铸造。铸造根据所用原料可分为铸钢、铸铁、铸铜、铸铝等。具体生产工艺过程见下图。

锻造车间锻造的基本生产过程是先将钢坯件或钢锭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1200℃,取出后,大件用蒸汽锤、压缩空气锤或液压机等锻压成型; 小件可用手锤锤打。

热处理车间主要是对零部件通过热处理,改善其性能(硬度、韧度、弹性或导电性等)。但不改变其形状。热处理的生产工艺包括退火、淬火、回火和渗碳四种。

退火是将零部件加热到800~90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再缓慢地冷下来(一般用炉冷)。其目的是消除铸、锻、焊零件的内应力降低硬度易于切削加工,细化金属晶粒,改善组织,增加韧性。

淬火是将零部件放在加热炉中或用高频炉加热至1300℃左右,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盐水或油中 (个别材料在空气中)急冷下来,其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极限。但淬火时会引起内应力使钢变脆,所以淬火后必须回火。

回火是将淬硬的零部件放在植物油、钡盐或硝石中加热到250~3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或油中冷却下来。其目的是消除淬火后的脆性和内应力,提高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为了增加金属的含碳量,往往在淬火之前进行渗碳。渗碳可使零件在中心部分保持足够韧性的条件下,表面部分得到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渗碳的方法有: ①固体渗碳法,将零件装在铁箱内,周围填满木炭及碳酸盐,用盖盖紧,再以耐火泥密封放入炉中,渗碳温度为900~930℃; ②气体渗碳法,将零件置于炉中,向其中通入气体,常用的含碳气体有甲烷及苯等,加热温度为930~950℃; ③液体渗碳法,将零部件浸入由75~85%的碳酸钠,10~15%氯化钠及6~10%碳酸硅所组成的盐浴内,加温到840~860℃。

机械加工的基本生产过程是利用各种机床(车、刨、钻、磨、铣等)对金属零部件进行切削。

装配是将加工后的零件装配成产品。常见的是钳工对零部件进行锉、刮等操作。装配车间常设有焊接、电镀和油漆等工种。①焊接,常用的有电焊、气焊、氩弧焊以及等离子焊等(见“焊接作业劳动卫生”)。②电镀,在电镀槽内进行,槽内装有电镀液,常用者有酸性金属盐(硫酸镍、硫酸锌、硫酸铜、铬酸盐)及碱性络盐类(各种氰化物)。电流由电极通过电解质引起电解,此时金属离子附着于被镀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金属薄膜。电镀零件在电镀前要用硫酸(或盐酸、硝酸)进行除脂和酸洗。③油漆,其涂饰方法有刷漆、浸漆和喷漆等。喷漆是将漆料与稀释剂混合后放入喷枪罐内,以2~4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将其喷到零部件表面,以防止金属表面生锈。

铸造车间所用原料(砂、陶土、粘土、煤粉等)均含有一定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尤其是钢型砂中使用大量石英砂,其含量很高。在制砂、造型、打箱、清理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粉尘飞扬,因而工人吸入后有发生矽肺的可能。

机械加工车间使用砂轮旋磨刀具等时可散逸粉尘,现在所用的砂轮主要由刚玉和金钢砂制成,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极少。过去使用掺有石英砂的砂轮时,二氧化硅含量较高。

电焊时产生粉尘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他成分视所用焊条的品种而异。如使用锰焊条时,空气中可含有氧化锰等(参见“铸工尘肺”、“磨工尘肺”及“焊接作业劳动卫生”)。

铸造车间的加热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及热的铸件,锻造车间的加热炉、热的锻件,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盐浴槽等,均为热源,可产生大量的热辐射。如锻造车间加热炉附近工作地点的热辐射,可达25.10~33.47J/(cm2·min)。

机械制造业各车间的作业中,均可不同程度地接触有害气体,如铸造车间在熔炼、浇铸、烤型和干燥等过程中均可逸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锻造炉也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在铸铜时,因铜合金中含有铝和锌,故在熔炼过程中可产生氧化铝或氧化锌的烟尘; 在用脲醛树脂做型芯粘结剂时,能产生甲醛和氨; 在电镀作业中有铬酸雾、硫酸雾逸出; 喷漆时可接触稀料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 如1974年测定沈阳第一机床厂喷漆时,空气中的甲苯达500mg/m3。用氰浴槽进行热处理和使用碱性络盐类电镀时,均可能接触氰化物。氩弧焊和等离子焊接时,可产生臭氧和各种氮氧化物。近年来由于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代替有色金属,故车间空气中有聚四氟乙烯热解物烟尘的散逸。

木模车间使用电锯时,铸造车间压力造型使用造型机和捣固机时,清砂过程中使用风动工具和砂轮时以及锻造车间使用各种锻锤锻压时,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

此外,电焊时可产生大量紫外线和强光。

机械制造业的防尘工作应以铸造车间为重点。铸造型砂的制备,应在密闭抽风装置内进行混料、搅拌,并用气力输送; 铸件清砂应运用水力清砂、水爆清砂等湿式作业; 铸件清理应在密闭抽风室内进行抛丸清砂; 小型铸件可用滚筒清砂机进行清理。打箱时可使用振动落砂机,并应加以密闭和安装抽风装置。

为防止电镀时铬中毒,应在电镀槽与酸洗槽安设槽边抽风装置。或在电镀槽液面上使用铬酸雾抑制剂; 也可用泡沫塑料碎片等予以覆盖。电镀工人应带橡胶手套。

还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防止有害气体及防止噪声和振动等危害的措施。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552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