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渔业生产劳动卫生

渔业生产劳动卫生
 
摘要: 江河湖海是渔业生产的作业场所。虽然近几年来内河发展了电捕鱼,但渔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仍是渔网和渔船,捕鱼主要采用拖网、拉网、留置等方法,并根据捕捞鱼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渔网。

江河湖海是渔业生产的作业场所。虽然近几年来内河发展了电捕鱼,但渔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仍是渔网和渔船,捕鱼主要采用拖网、拉网、留置等方法,并根据捕捞鱼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渔网。渔网大多用低压聚乙烯或尼龙丝编结,取代了沿用已久的涂鞣酸、桐油及煤焦油的渔网。有的国家也用鱼泵捕鱼,该技术我国正在试用中。近年来海洋捕捞的木帆船基本上已被机帆船所取代,捕鱼的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劳动条件亦有所改善。

渔业生产是露天作业,渔工经常受风浪、雨雪等侵袭。渔汛又常在风浪大的期间出现,这时船的摆动幅度可达15~20度,渔工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晕船症状。渔工捕鱼时要用力拉网、翻网,同时身上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捕到的鱼虾等水产品常需放在冰中贮存,而船靠码头后又要站在冰舱中起鱼,经常处在上身热下身冷的特殊环境中。上述因素可能促使渔工患关节炎、支气管炎。据上海市川沙县一些水产捕捞队的调查资料,工龄在3年以上的渔工,关节炎患者高达90%左右,主要累及肩关节和膝关节。内河捕捞的渔工多在50岁以后出现手指僵硬及增粗变形,40岁以上的渔工绝大多数患有支气管炎,部分患者发展为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外伤也是渔工的多发病,如手被海鳗咬伤,水母螯伤,被鱼鳍或鱼网中捞起的尖锐物刺伤。外伤后可能出现继发感染。因用力不当而致扭伤也甚常见。捕鱼高峰时,渔工常不能定时进餐,由于饥饱不均,冬天常吃不到热菜和热饭。外海捕捞时渔船上淡水有限,食品不能洗涤干净,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的机会较多,所带淡水亦易受污染,有些渔工又有饮用生水习惯,故患胃肠炎的也较多。在大风大浪里捕鱼,偶有落水者。在海洋及江面上捕鱼,强烈的日光直射和水面反射,紫外线可引起结膜角膜炎。烈日下捕鱼易发生中署。冬季渔工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皲裂。有的船用机械噪声较大,尤其是机帆船的柴油机,噪声强度可达110dB(A)。

预防上述危害的原则是逐步提高机械化程度,如我国设计的围拖两用机帆船可显著减轻体力劳动,起网时间大为缩短; 使用气动,水力机械吸鱼代替人工起鱼,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使渔工避免在冰舱中作业。要注意搞好机帆船的消声隔声。应加强饮食卫生以减少胃肠炎的发生。长期出海时应固定专人烧水做饭,按时就餐,早出晚归的船只可用大口保温瓶带饭。渔工应穿戴救生衣及其他个人防护用品。船上需备带常用药。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272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