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是用轧钢机的回转轧辊将钢锭、钢坯轧制成各种形状的钢材。按其预先加热与否可分为热轧和冷轧,二者的生产过程基本相同。
热轧生产过程是: 钢锭—→加热—→轧制 (初轧,精轧)—→精整(切断、锯断)—→表面处理(淬火、酸洗、镀锌等)—→成品。
生产性有害因素,主要是高温与热辐射,其热源分散,散热面积大。据鞍钢劳动卫生研究所1977年测定,轧机旁气温可达40℃以上,热辐射强度12.55~46.02J/(cm2·min);加热炉盖及炉门打开时达20.92J/(cm2·min)以上,后者尚有一氧化碳逸出。据武钢工业卫生研究所资料,铸钢锭时钳式吊车司机室的气温在未采取降温措施时为50℃以上(使用制冷空调装置后降为31℃),单相辐射强度高达50.21J/(cm2·min)。现代轧钢过程全部用电子计算机控制,需使用241镅、237铯及60钴等辐射性核素仪表进行测厚,测料位等,故生产环境中尚有放射线(X射线,γ射线)存在,此外,还有噪声的危害等。
除采用隔热降温外,还可对吊车司机室、轧机和热锯操纵室进行制冷空调降温,进风宜经过净化处理,并减少循环用风量。也应采取放射防护与噪声控制措施。
中、小型轧钢厂如不能实行自动化操作,可采用流水(钢)地板及正、反、立围盘来改善劳动条件。轧钢工人操作处设置流水遮热屏及喷雾风扇。切断机上进行喷水,可降低温度并可防止钢屑飞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