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瘢痕疙瘩样芽生菌病

瘢痕疙瘩样芽生菌病
 
摘要: 瘢痕疙瘩样芽生菌病又称罗布菌病,由链状芽生菌或罗布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肉芽肿,主要见于中、南美洲,成年男性患者居多数。

瘢痕疙瘩样芽生菌病又称罗布菌病,由链状芽生菌或罗布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肉芽肿,主要见于中、南美洲,成年男性患者居多数。本病开始可能先有皮肤外伤,以后病菌侵入,在侵入处产生结节,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而有弹性,不红、不痛,有时色素稍减,类似瘢痕疙瘩。日久损害增多扩大,类似皮肤良性肿瘤。少数病例由于外伤,损害可以溃破。本病好发于小腿,其它部位如耳轮、手臂、面、颈、臀及腰部也有报告。损害常集中一处,通过直接蔓延或自我接种,向周围扩散,有时通过淋巴传播,近部淋巴结也可肿大,但粘膜,内脏或骨胳尚无感染的报告。

组织病理改变有诊断价值,由巨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的慢性肉芽肿以及很多9~10μm大的厚壁孢子组成,两个孢子间有细而短的管状结构相连,常在孢子顶端出芽,芽孢常不脱离,可与母孢子等大,呈链状排列。有时孢子不止一处出芽,因此形成分支。HE染色孢壁不显时,孢浆有颗粒,但粘蛋白卡红和嗜银染色分别染成红色和黑色。无坏死、化脓或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直接镜检可见与组织切片相同的链状芽生孢子,有时分支,但无菌丝,人工培养尚未成功。

保护皮肤避免外伤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局部切除或冷冻疗法有效。咪康唑或酮康唑亦可一试。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23073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