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锥虫与锥虫病

锥虫与锥虫病
 
摘要: 锥虫病是锥虫寄生人体引起的疾病,包括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前者又称睡眠病,后者又称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

锥虫病是锥虫寄生人体引起的疾病,包括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前者又称睡眠病,后者又称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

非洲锥虫病 由冈比亚锥虫 (Trypanosoma gambie-nse Dutton,1902) 或罗得西亚锥虫 (T. rhodesienseStephen & Fantham,1910)引起,由舌蝇或称采采蝇传播。早期的主要症状为不规则发热、淋巴结炎、皮疹等,当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时,则出现脑膜炎症状,最后患者昏睡,未经治疗的病人的死亡率极高。

在人体内,冈比亚锥虫和罗得西亚锥虫主要寄生于血液和组织间隙,呈纺锤形,称锥鞭毛体(trypomastigote)。核位于虫体中部或稍偏右。动基体及毛基体位于虫体近后端。自毛基体生出鞭毛。鞭毛与虫体表面之间有波动膜。锥鞭毛体可在血液中呈细长型、中间型和粗短型。细长型长20~40μm,宽1.5~3.5μm,游离鞭毛可长达6μm。粗短型长15~25μm,宽3.5μm,游离鞭毛短于1μm或缺如。虫血症达高峰时,以细长型为主。由于宿主免疫反应的影响,细长型可转变为粗短型。

舌蝇吸入含有锥虫的血液,仅粗短型能在中肠繁殖,并转变为细长的锥鞭毛体(中肠型)。约在感染10天后,锥鞭毛体从中肠经前胃到达下咽,然后进入涎腺。在涎腺内,锥鞭毛体转变为上鞭毛体。上鞭毛体的动基体位于核与虫体前端之间,有短波动膜及游离鞭毛。它们进行繁殖,最后变为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外形粗短,无游离鞭毛,对人具有感染性。这时舌蝇若刺吸人血,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可随涎液进入人体皮下组织,变为细长型,并开始繁殖,而后进入血液。罗得西亚锥虫的锥鞭毛体在小鼠、大鼠等实验动物血内,常变为外形粗短、核位于虫体后端的后核型。而冈比亚锥虫这种现象较少见。

冈比亚锥虫病分布于非洲西部及中部,主要传染源是人,主要传播媒介为须舌蝇、Glossina tachinoides及G.fuscipes。这类舌蝇在沿河或沿森林的稠密植物地带孳生。牛、猪、山羊、绵羊、狗等动物均能感染冈比亚锥虫。罗得西亚锥虫病分布于非洲东部。传染源包括动物和人。主要传播媒介为刺舌蝇、淡足舌蝇及G. swynnertoni。这类舌蝇在东非热带草原及湖岸的灌木林和植丛地带孳生,嗜吸动物血,在动物中传播罗得西亚锥虫。人因进入这种地区而感染。罗得西亚锥虫的贮存宿主有林羚、糜羚及牛等。

锥虫侵入人体后,先在血液和淋巴系统寄生繁殖,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结内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增加,窦间有许多浆细胞,有锥虫存在。脾脏肿大,脾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脾髓内浆细胞增多。心脏病变为全心炎,常见于罗得西亚锥虫病。心外膜、心肌及心内膜都有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组成的弥漫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分离、萎缩或局部坏死。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病变为脑膜脑炎。软脑膜增厚,不透明。脑充血、水肿,偶见出血点,脑室扩大。在脑和软脑膜的血管周围有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细胞浸润。脑组织及脑脊液内可见锥虫。

宿主感染锥虫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能凝集锥虫,易被吞噬细胞吞噬,或在补体参与下使锥虫溶解,而致血中虫数下降。锥虫体表表膜上的糖蛋白抗原常发生变异,产生新的抗原变异体虫群,使锥虫逃避宿主的免疫作用,血中出现带有新抗原的虫血症高峰; 但也刺激新抗体的产生。当这种虫群受到相应抗体作用以后,血中虫数再度下降。因此,可反复出现血中虫数时高时低的现象。

冈比亚锥虫病与罗得西亚锥虫病的症状和体征相似,但前者表现为慢性,后者为急性。潜伏期2~3周。初发反应为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在舌蝇叮刺部繁殖,局部出现硬结、肿胀,称锥虫性下疳。约在感染后5~21天,锥虫在血液中出现。病人出现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发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淋巴结肿大见于许多部位。颈部枕下三角区淋巴结肿大称温特姆征 (Winterbottom’ssign),是冈比亚锥虫病的特征。脾脏常肿大,尚有贫血、无力、衰弱等。

罗得西亚锥虫病可出现心脏增大,心包内有炎性渗出物及心力衰竭症状。锥虫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上进入睡眠病期。病人表情淡漠,疲倦,不愿活动,行走曳足,眼睑下垂,白天易睡。肌肉,尤以舌肌,出现纤维性颤动,两手震颤,言语不清。随着病程进展,出现消瘦,除震颤和舞蹈病样症状以外,可有狂躁或抑郁症状,最后死于昏睡、衰弱或并发感染。冈比亚锥虫病一般在感染后2年或数年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在罗得西亚锥虫病,这个间隔时间较短,平均4~8个月。

对于曾在非洲锥虫病流行区居住过的、有发热、颈淋巴结肿大,或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考虑是否患锥虫病。可从血液、淋巴液、脑脊液中检查锥虫。亦可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学检查。血及脑脊液中IgM明显增高可供诊断参考。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根据血清滴度的不同,可以区别感染的是冈比亚锥虫或罗得西亚锥虫。

苏拉明(suramin)对早期的两种锥虫病都有效,用量为20mg/kg,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每隔5~7天用10%溶液静脉注射一次,通常注射5次,不超过7次。戊烷脒对早期冈比亚锥虫病有效,用量为3~4mg/kg基质,用10%溶液每天或隔天肌肉注射一次,共7~10次。麦拉硫胂醇(melarsoprol)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锥虫病,一次最大用量为3.6mg/kg,用3.6%丙二醇溶液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3天,停药至少1周,然后再用药3天,停药如前,再用药3天。有的病人,可在治疗后出现反应性脑病。

消灭舌蝇的方法包括清除灌木林,改变孳生环境及喷洒杀虫剂等。

美洲锥虫病 为枯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 Cha-gas,1909)所引起的疾病,由锥蝽传播。急性期的主要症状为发热、颜面浮肿、淋巴结炎、贫血等;慢性期以心肌炎、巨食道或巨结肠为主要表现。

枯氏锥虫在人体血液、网状内皮细胞及其它组织细胞,主要是横纹肌、平滑肌、心肌和神经胶质细胞内寄生。在血内为锥鞭毛体,不繁殖。在细胞内为无鞭毛体,以二分裂法繁殖。锥鞭毛体长约20μm,在染色标本中虫体弯曲成新月状。无鞭毛体为球形或卵圆形,直径2~4μm。锥鞭毛体侵入细胞便变为无鞭毛体,在细胞内繁殖,并形成假囊。约经5天后,一些无鞭毛体经上鞭毛体转变为锥鞭毛体。假囊破裂后锥鞭毛体进入血流,重新侵入组织细胞,进行发育。同时释出的无鞭毛体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锥蝽自病人吸入血液,血中的锥鞭毛体在中肠内变为上鞭毛体,并繁殖。约在以后3~4周内,上鞭毛体在后肠变为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当这种锥蝽吸血时,排出粪便,粪内的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可经皮肤创口或眼结膜、唇粘膜侵入体内。

美洲锥虫病是拉丁美洲分布最广的传染病之一,最多见于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枯氏锥虫在多种野生和家养哺乳动物寄生,重要的动物有犰狳、袋鼠、浣熊、家鼠、狗、猫等。通过锥蝽,枯氏锥虫在野生动物之间,野生动物与家养动物之间以及在人群中进行传播。各年龄的人均可感染,但主要在儿童。在住宅附近,狗、猫以及潜伏在地洞内的犰狳是重要的贮存宿主。

传播枯氏锥虫的锥蝽主要分布于森林中。有些虫种在人房内栖息,白天栖息于墙壁缝隙、阴暗角落或茅屋顶等处,夜间出来吸血。人在睡眠时因锥蝽吸血排出含锥虫的粪便而感染。重要的病媒锥蝽有骚扰锥蝽、长红猎蝽和大锥蝽。锥蝽的枯氏锥虫感染率可以很高,如在巴西,大锥蝽的感染率可达41%,在智利,骚扰锥蝽的感染率可达50%。锥蝽可保持感染长达2年。

人还可以由于输血,吃了被锥蝽粪便污染的食物或者通过母乳、胎盘而感染枯氏锥虫。

枯氏锥虫先侵入感染局部的网状细胞繁殖,然后进入血流,侵入其它组织细胞。当细胞破裂,假囊内的锥鞭毛体和抗原物质释出,局部出现细胞浸润,开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由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等所替代。在急性期,血液、心肌细胞、胶质细胞、神经细胞等细胞内有锥虫寄生。心外膜和心内膜有局部出血。心肌有细胞浸润,间质及肌纤维之间有水肿,肌纤维呈透明坏死。脑部软脑膜有细胞浸润、血管周围炎、出血及胶质细胞增生。在慢性期,血中及组织细胞内很少有锥虫寄生。但是,心肌呈现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弥漫性炎症; 心脏增大,内壁有血栓形成; 肠肌丛大量副交感神经细胞被破坏;食道及结肠肌层有淋巴细胞浸润。

在急性期,血中抗体主要是IgM,在慢性期则是IgG和IgA。宿主的保护性免疫属细胞免疫。体外试验显示致敏T细胞能破坏含有枯氏锥虫的心肌细胞,也能使不含枯氏锥虫的心肌细胞溶解。这说明慢性期的心肌病变可能是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

潜伏期约1~3周。锥虫侵入的局部皮下的结缔组织内可出现结节状炎症反应,很少形成溃疡,称为恰加斯肿(chagoma)。如侵入部位在眼结膜,则出现一侧性眼眶周围水肿、结膜炎及耳前淋巴结炎,称罗曼尼亚征(Roma-na’s sign)。临床经过一般分为急性期、隐匿期及慢性期,但有些病人可无急性期。急性期的主要症状为发热、颜面浮肿、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心脏增大、心动过速等,偶可出现脑膜脑炎,可死于心肌炎或脑炎。急性期持续2~3个月,多数病人从急性期转入隐匿期,症状消失,但仍有低度虫血症。隐匿期可持续多年,甚至长达10年左右进入慢性期。慢性期有心悸、心前区不适、下肢浮肿、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心电图出现室性早搏、右束支及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肺、肾梗死。食管与结肠的蠕动减弱或消失,因而扩张,形成巨食管与巨结肠,使病人不能进食和排便。

在流行地区,对有罗曼尼亚征、发热、淋巴结肿大,或有心肌病症状和体征的病人应考虑是否患美洲锥虫病。在急性期,从末梢血液中常可检到锥鞭毛体。在隐匿期或慢性期,血中锥虫很少,可用动物接种诊断法。该法是用人工饲养的第3或第4龄锥蝽20只或稍多,刺吸受检者血液,饲养40~60天,置生理盐水中磨碎、过滤、沉淀,从沉淀物中检查锥虫。免疫诊断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及间接血凝试验。阳性血清反应提示受检查者感染过枯氏锥虫。

在中美洲及南美洲,蓝氏锥虫(Trypanosoma range-li)可在人血内寄生,但不致病。其锥鞭毛体长27~32μm,核位于前半部,动基体位于后部,易与枯氏锥虫鉴别。蓝氏锥虫主要由长红猎蝽传播。

美洲锥虫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可试用硝基呋喃腙制剂(Bayer 2502,Nifurtimox,Lampit)。儿童急性期剂量每天口服25mg/kg,连续15天,然后每天15mg/kg连续75天。儿童慢性期(罕见)按上述前15天剂量给药后,再予每天15~18mg/kg连续105天,全疗程120天。成人急性或慢性期剂量为每天口服5~7mg/kg,2周后每天递增2mg/kg,直至达每天15~17mg/kg,全疗程为120天。

单用六六六或六六六与除虫菊素合用可消灭室内栖息的锥蝽。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543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