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掌黑癣

掌黑癣
 
摘要: 掌黑癣是由枝孢霉菌感染皮肤所引起的一种浅表无症状的角层霉菌感染,其特征为发生于掌面的褐色至黑色的无鳞屑斑,足底及其他部位皮肤亦偶有发生。

掌黑癣是由枝孢霉菌感染皮肤所引起的一种浅表无症状的角层霉菌感染,其特征为发生于掌面的褐色至黑色的无鳞屑斑,足底及其他部位皮肤亦偶有发生。枝孢霉菌按其在世界上的分布可分为: ①曼逊枝孢霉菌: 主要见于亚洲和非洲,我国首先在广东发现,故众称东方枝孢霉菌。②威尼克枝孢霉菌: 主要见于西方,尤其是南美和中美,北美亦有所见,称为西方枝孢霉菌。枝孢菌可存在于土壤、污水、腐烂植物和木材中,因而传染可能是由于接触上述污染材料。有的患者通过外伤或手掌直接接触枝孢霉菌而发病。

典型的皮损均在手掌,为淡棕色、褐色或黑色的表浅斑疹,光滑、扁平、无隆起边缘、无鳞屑、无红斑或炎症反应。有时可有轻度脱屑或角化现象,常无任何症状。有分散的色素沉着,也可融合成大的斑片,很象硝酸银烧伤后的色素沉着斑。所不同的只是曼逊枝孢霉菌可引起颈及胸部感染,犹如花斑癣样。

本病的病原菌是一个易变的多形性霉菌。曼逊枝孢霉菌呈棕色分隔,但不分枝的菌丝,孢子圆形,直径约5~10μm;威尼克枝孢霉菌呈棕色分枝,不规则分隔而弯曲的菌丝直径约1~5μm,可见关节孢子,呈圆形或卵圆形。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置25℃培养时,曼逊枝孢霉菌2—4天即生长,呈半球形的墨绿或黑色菌丝,边缘整齐,表面可有绒毛状菌丝,背面则呈黑色; 威尼克枝孢霉菌5~6天开始生长,初为黑色、发亮、扁平的酵母样菌落,菌落较曼逊枝孢霉菌为大,其双相表现可由营养和环境来改变。

本病预防在于尽可能防止手掌破损。治疗可用3%水杨酸酊,2 %碘酊及水杨酸苯甲酸酊或软膏等。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506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