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毒性红斑

毒性红斑
 
摘要: 毒性红斑也称中毒疹,是一种真皮血管对细菌、病毒感染的反应性疾患,表现为全身性红斑损害。如进食腐败食物或可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鱼、虾、蟹、蛤类、草莓及酒类等,除可引起胃肠反应外,可伴发本病。

毒性红斑也称中毒疹,是一种真皮血管对细菌、病毒感染的反应性疾患,表现为全身性红斑损害。如进食腐败食物或可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鱼、虾、蟹、蛤类、草莓及酒类等,除可引起胃肠反应外,可伴发本病。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猩红热样红斑及外伤性猩红热等,亦属此范畴。临床上也将原因不明但可能与中毒、过敏有关的红斑发疹归于此类。但一般扩张血管药物如菸酸、阿托品等引起的一过性血管扩张性红斑不属毒性红斑。本病发病较急,面颈部、躯干及四肢等处多见。初起为孤立的小丘疹及斑疹,很快融合成大片,压诊可退色,粘膜也可发疹。青年人多见。有灼热及痒感,严重者可有头痛、发热及关节痛等全身症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偶有肝功能异常。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小血管扩张充血,周围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根据发病急,有上呼吸道感染、食物中毒等因素,不难诊断。主要和药疹、猩红热、麻疹等急性传染病鉴别。由于食物引起者,可给导泻剂,同时给以抗组胺类药物及维生素C,外用炉甘石洗剂。由于感染引起者应同时给以相应的治疗。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7107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8
  • 更新时间: 2012-12-1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