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

 
摘要: 蜱的分布遍及全世界,已发现的有800余种。蜱亚目包括3个科,即软蜱科(Argasidae)、硬蜱科(Ixodidae)和纳蜱科(Nuttalliellidae)。纳蜱科仅在非洲发现1种,即Nuttalliella namaqua Bedford,1931,其宿主关系未明。

蜱属于蜱螨亚纲寄螨目的蜱亚目(Ixodida)。这一亚目的形态和螨类近似,主要特征是: 体型在蜱螨亚纲中最大,成虫体长2~10mm (饱血后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骨化的盾板。有气门1对,位于第4对足基节之前或之后,有气门板围绕。第1对足跗节有一感觉窝,称为哈氏器(Haller's organ)。口器由1对螯肢和1片口下板构成,口下板上有排列的逆齿。有眼或无眼。须肢4节,末端无爪。

蜱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有足3对,若虫和成虫有足4对。幼虫、若虫和成虫均营寄生生活,吸食血液(极少数的种例外)。宿主范围广泛,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虫类和两栖类动物。有些蜱类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对人、畜的健康危害极大。

蜱的分布遍及全世界,已发现的有800余种。蜱亚目包括3个科,即软蜱科(Argasidae)、硬蜱科(Ixodidae)和纳蜱科(Nuttalliellidae)。纳蜱科仅在非洲发现1种,即Nuttalliella namaqua Bedford,1931,其宿主关系未明。

软蜱科 雌雄两性形态相似。躯体背面无骨化的盾板,表皮呈皱纹或颗粒状。假头位于腹面前方,须肢各节可自由转动。气门板位于第4对足基节的前外侧。软蜱科的种类经常生活在宿主巢穴附近,需要吸血时才爬到宿主体上。吸血活动一般在夜间,成蜱一生需要吸血多次。全世界已知约150种,分5个属。我国已记录的有2属8种,常见种有:

波斯锐缘蜱[Argas persicus(Oken,1818)] 体形卵圆,体缘表面结构方格形。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多数省份也有发现。主要寄生于家鸡或其它家禽,但也常侵袭人,伤处红肿发炎,严重时引起恶心、发热等全身症状。它还可传播Q热。该蜱白天隐伏在禽舍附近,夜间爬出寻找宿主吸血,但幼虫的活动不受昼夜限制。若虫和成虫每次吸血需要0.5~1小时,幼虫则需5~7天。

波斯锐缘蜱


蝙蝠锐缘蜱[Argas vesperitlionis(Latreille,1802)]

体亚圆形,前缘凸出。主要寄生在蝙蝠类,偶然侵袭人,可传播Q热。该蜱在我国很多地方有发现;在国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

乳突钝缘蜱[Ornithodorus papillipes(Birula,1895)]

体表颗粒状,肛后横沟与肛后中沟相交处几呈直角。一般寄生在狐、野兔、刺猬等中、小型兽类中,也侵袭人,可以传播蜱媒回归热和Q热。该蜱主要见于新疆;在国外分布于中亚地区。

拉合尔钝缘蜱(O. lahorensis Neumann,1908) 体表皱纹状,密布星状小窝,无肛后横沟。主要寄生于绵羊,在其它家畜也有发现,有时也侵袭人,能传播布鲁氏菌病,并能经卵传递;也能传播Q热。该蜱在我国新疆、西藏曾有发现;在国外分布于中亚地区。

硬蜱科 种类较多,分布也广。它与软蜱科的主要区别是: 躯体背面有骨化的盾板,覆盖背面全部(雄性)或前面一部分(雌性及幼期)。假头位于躯体前端。气门板位于第4对足基节后外侧。须肢各节不能转动。本科大多数种类生活在野外,如林区、草原、灌木丛、山地等;也有少数种类生活在小型兽类的洞穴内。它们多在白天活动,寻找宿主吸血。生活史各个活动期都吸血1次(个别种类雄虫不吸血),每次吸血时间较软蜱长,一般需要几天至1周。硬蜱的繁殖力很强,吸饱血的雌虫产卵数千粒,有的达1万粒以上。全世界已知约有650种,分13个属。我国已知的种类有9属约100种,常见种有:

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 Schulze,1930) 是东北林区的优势种。体长中等,未吸血个体约2.5~3.5mm。第1对足基节具一细长的内距。假头基腹面的耳状突钝齿形。生活于原始林区,在针阔混交林出现最多。成虫在春夏季 (4~6月) 活动,幼虫和若虫在温暖季节(4~10月)出现。大约3年完成1代。以未吸血的幼虫、若虫和成虫在自然界越冬。宿主范围很广,成虫寄生在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也常危害人。幼虫和若虫寄生在小型哺乳类和鸟类。该蜱是森林脑炎的主要媒介,不仅在越冬期能保存病原体,并能经变态期和经卵传递。它还能传播Q热和北亚斑疹热等病。该蜱分布于我国东北和新疆;国外分布包括朝鲜、日本、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

全沟硬蜱


草原硬蜱 (Ixodes crenulatus Koch,1844) 须肢粗短。无假头基突。耳状突呈脊状。第1对足基节后内角细窄。爪垫短,不及爪长的1/3。该蜱生活在草原地区。主要寄生在旱獭、狐、獾等洞穴型兽类,在宿主洞穴内常发现。温暖季节(5~8月)发生数量较多。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内蒙古、西北和西藏;在国外分布于中亚、西亚、欧洲及北非一些国家。

日本血蜱 (Haemaphysalis japonica Warburton1908) 假头钝楔形,须肢后外角明显突出。雌性须肢第2节外缘明显短于第3节外缘;雄性须肢顶端不内弯。生活于林区或山地,在柞阔林出现较多。成虫在春夏季活动,主要寄生在牛、马、野猪等大型哺乳动物,也侵袭人,并能传播森林脑炎;幼虫和若虫寄生在鸟类和啮齿类动物。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和西北; 国外见于朝鲜、日本和苏联。

铃头血蜱(Haemaphysalis campanulata Warburton,1908)假头呈铃状。爪垫短,约及爪长之半。雌性盾板心形。雄性第4对足跗节粗短。主要生活在农区或草原地带。活动季节在5~9月。生活周期约2个月,以饥饿的幼虫和成虫在自然界越冬。常寄生于狗,也发现于牛、马、鹿、猫。能传播Q热。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华中;在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和越南。

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 Olenev,1932)盾板上珐琅彩明显。第1对足转节背距尖出,雌性第4对足基节外距末端超出该节后缘。雄性气门板背突达到盾板边缘。生活在林区或草原地带。一年繁殖1代。成虫春季活动; 幼虫和若虫夏秋季出现,主要以饥饿成虫在自然界越冬。宿主范围很广,成虫寄生于各种家畜和大型野生动物,也侵袭人; 幼虫和若虫寄生于啮齿类及野兔等小型动物。可传播森林脑炎、Q热、北亚斑疹热和土拉伦菌病。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北;国外分布于蒙古和苏联。

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 Olenev,1929) 与森林革蜱形态相似,但第1对足转节背距短而圆钝。雌性第4对足基节外距末端不超出该节后缘。雄性气门板背突较直而短,达不到盾板边缘。该蜱是典型的草原种类。其生活习性、宿主以及地理分布均与森林革蜱相似。传播北亚斑疹热,并能经变态和经卵传递;也传播布鲁氏菌病。

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 Schulze,1919)体型瘦窄。足细长,其背缘有浅黄纵带,但无环节。盾板表面平滑。常见于草原区和农区,主要生活在畜舍。一年繁殖1代。成蜱春夏季(5~7月)活动,幼虫多在夏秋季出现,以幼虫在畜舍内或以若虫在宿主身上越冬。主要寄生于牛,也发现于其它家畜,有时侵袭人。可携带Q热、北亚斑疹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病原体。该蜱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北及华中;在国外广布于中亚、西亚、欧洲、北非及东非一些国家。

亚东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 Olenev,1931) 体型大。足粗壮,各关节的浅色环带和背缘纵带相当明显。盾板上刻点稀少。颈沟长,呈斜沟形。雄性气门板呈烟斗状。生活在荒漠或半荒漠地区。成虫大量出现在春夏季。为三宿主类蜱。一年繁殖1代,以成虫越冬。成虫主要寄生于骆驼、牛、马等大家畜,也侵袭人;幼虫和若虫寄生于小型野生动物。为新疆出血热的传播媒介,病原体能经卵传递。该蜱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和西北;国外分布于苏联和蒙古。

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Latreille,1806)] 假头基六角形。盾板多数刻点细。雌性侧沟长,伸达盾板后侧缘。雄性肛板窄长,其内缘突角不明显。该蜱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很多国家;在我国大多数省、自治区均有发现。主要寄生于狗和其它家畜,也侵袭人。可传播Q热、北亚斑疹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病。在华北地区,活动季节为5~9月,生活周期约需50天。一年可繁殖3代。以饥饿成虫在自然界越冬。

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Canestrini,1887)]假头短小,假头基六角形。口下板两侧各有4纵列小齿。第1对足内距和外距明显。雄性盾板具尾突。主要寄生于牛和其它家畜,有时也侵袭人。可传播Q热。在华北地区活动季节为4~11月。生活周期约50天。每年繁殖4~5代,主要以饥饿幼虫在自然界越冬。在我国大多数省、自治区均有发现; 在国外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以及中美、南美、东非、南非的许多国家。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8442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