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虫痒症是因臭虫叮咬而引起的皮肤反应。臭虫属昆虫纲,异翅亚目。该亚目有二个科具有医学重要性,即臭虫科及锥猎蝽科。
臭虫科:当臭虫叮咬时,刺激物质自伤口进入皮肤,在叮咬处的周围引起丘疹样荨麻疹,甚至水疱或紫癜,伴有剧烈瘙痒。皮疹主要分布于踝、臀等处,通常排列成线样。受叮咬严重时可引起神经过敏、失眠及虚弱。但亦有人对臭虫叮咬几乎毫不感觉,亦无皮肤反应。
锥猎蝽科:包括3000种,分布广泛,多数以其他昆虫的血液为食,其中猎蝽75%以哺乳动物的血液为食,常在面部粘膜皮肤交界部位叮咬。猎蝽叮咬引起的皮肤反应分四型:①有中心斑点的丘疹损害;②在直径2~3cm范围内有成群水疱;③约手掌大小的巨大荨麻疹样损害;④手足出血性结节直至大疱性损害。后二型可伴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治疗可用含有薄荷、酚或氨的抗痒洗剂,如瘙痒明显可服抗组胺药物。有臭虫的房屋,特别是木屋必须进行修理,填塞缝隙,并应检查家具和各种器具,如发现臭虫或臭虫卵可用0.1%除虫菊,0.5%马拉硫磷喷雾,亦可用硫黄,二二三,六六六等杀虫剂烟熏。民间常用沸水、煤油等杀灭臭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