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颜面肉芽肿

颜面肉芽肿
 
摘要: 颜面肉芽肿又名面肉芽肿伴嗜酸粒细胞增多,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的斑块或结节,经过缓慢的良性肉芽肿,不伴系统性病变的血管炎性皮肤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两性无差别。

颜面肉芽肿又名面肉芽肿伴嗜酸粒细胞增多,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的斑块或结节,经过缓慢的良性肉芽肿,不伴系统性病变的血管炎性皮肤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两性无差别。损害位于面部,常累及鼻,前额或颊,为境界清楚的斑块或结节,从正常肤色、红色到紫色。表面毛孔显著,可有毛细管扩张和脱屑,触之柔软或有中等弹性硬度,单个或3~5个,大小不等,可出现少数聚集结节,缓慢进行。逐渐增大,甚或可累及大部颜面,分布不对称。罕有自行消退,但不破溃。常无全身不适,偶有瘙痒感,烧灼或压痛。此外,可累及背、手和耳轮,但不伴发系统性损害。组织病理为一伴有破碎性白细胞性血管炎的肉芽肿性浸润。真皮上部有致密多形性浸润,以嗜酸粒细胞和呈核碎裂中性粒细胞为主与不等量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有红细胞外渗和含铁血黄素沉积,毛细管扩张,管壁及其周围有嗜酸性纤维蛋白样变性物沉积。本病需与骨嗜酸粒细胞肉芽肿和持久性隆起红斑鉴别。治疗可采用损害内皮质激素注射或冷冻疗法有一定效果,需要时可考虑外科切除。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242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24
  • 更新时间: 2012-12-24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