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罗阿丝虫与罗阿丝虫病

罗阿丝虫与罗阿丝虫病
 
摘要: 罗阿罗阿线虫简称罗阿丝虫,又称眼丝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可引起罗阿丝虫病。

罗阿罗阿线虫简称罗阿丝虫,又称眼丝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可引起罗阿丝虫病。

成虫线状,白色,表皮有许多小形露珠状角质突起; 头端有2对近中线乳突和1对侧乳突。雌虫长50~70mm,宽0.5mm,阴门位于颈部。雄虫长30~34mm,宽0.35~0.43mm,尾部向腹面卷曲,有狭长尾翼,肛周有乳突8对,肛前5对较大,肛后3对较小,排列不对称,交合刺2根,大小和形状不定。微丝蚴出现于周围血液中,白昼较多,长250~300μm,宽6~8.5μm,有鞘,细胞核直达尾顶端。神经环、排泄细胞、排泄孔、G细胞及肛孔的相对位置(%)分别在22、32、37、69及82处。

罗阿丝虫病流行于西非及赤道非洲的热带雨林区,估计感染人数约1300万。传播媒介为分斑虻及静斑虻。斑虻的孳生地为热带雨林区池塘、沼泽、溪流的水边。成虻白昼吸人、畜血。微丝蚴在斑虻脂肪体内发育,于气温为28~30℃时,约需7天发育为感染期幼虫,移行至斑虻口器,虻再吸人血时,感染期幼虫自斑虻口器逸出进入人体,约经1年,在人体皮下组织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可存活15年。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曾在非洲的一些猿猴体内查获罗阿丝虫的夜现性生理株,但实验证实人类不是该株的自然宿主。

成虫在人体皮下组织内到处钻动,尤以背、腋、腹股沟、头、眼为多见,但很少引起宿主结缔组织的包围。成虫在皮下组织内移行时,释出分泌代谢物质可引起暂时性过敏性炎症,称为游走性肿块,或称为卡拉巴肿(Calabarswelling),常突然发生,有痛感,可达鸡蛋大,历时2~3天,成虫离开后可自行消退,又出现于他处。病人常诉有皮下虫体爬行感及皮肤瘙痒。成虫偶可越过鼻梁,潜行于眼结膜、角膜下引起严重的结膜炎症及眼球水肿。成虫尚能侵入内脏,如移行至心可引起心包、心肌及心内膜炎症,还可侵入肾、膀胱、脾等器官。病人可因成虫分泌物、代谢物的刺激而出现明显的皮肤过敏反应,并伴有全身发热,嗜酸粒细胞常明显增多。

流行区居民,有皮肤游走性肿块,并伴有嗜酸粒细胞增多时,可初步诊断为本病。血中检获微丝蚴,或眼结膜下或皮下组织肿块活检中查见成虫,即可确诊。

海群生对罗阿丝虫的成虫和微丝蚴均有效,成人剂量为每次200mg,每天3次,连服20天。服药后,局部皮肤可呈现条状痕,为已死成虫所在部位的表现。对血中微丝蚴密度较高的病人,宜从小剂量开始(如1mg/kg每天3次),以减轻反应,并防止因微丝蚴侵入脑脊液而引起脑膜脑炎综合症。

预防原则是:①普查、普治病人以控制传染源; ②清除斑虻孳生地或使用杀虫剂以杀灭幼虫; ③在流行区对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涂敷昆虫驱避剂,或口服海群生预防,剂量为每天5mg/kg,连服3天,每月一个疗程。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457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4
  • 更新时间: 2012-12-14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