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

 
摘要: 蚤属于蚤目,寄生于恒温动物。在已知的2千余种中,约有94%寄生于兽类,6%寄生于鸟类。蚤体小、侧扁,体壁强韧,有棕或黑褐光泽。全身有鬃或刺,有些形成栉梳。头部有发育程度不同的眼、触角和刺吸式口器。翅消失,足发达善跳。雄性第8~9腹节,雌性第7~9腹节变形为抱器或外生殖器。

蚤属于蚤目,寄生于恒温动物。在已知的2千余种中,约有94%寄生于兽类,6%寄生于鸟类。蚤体小、侧扁,体壁强韧,有棕或黑褐光泽。全身有鬃或刺,有些形成栉梳。头部有发育程度不同的眼、触角和刺吸式口器。翅消失,足发达善跳。雄性第8~9腹节,雌性第7~9腹节变形为抱器或外生殖器。

蚤的生活史为完全变态。卵产出后即落于宿主窝巢内或宿主活动场所,幼虫在此处孵化并发育。幼虫蛆形,无眼,无附肢,以其咀嚼式口器摄取成虫的血粪和宿主脱落的皮屑等为食。幼虫蜕皮2次发育成熟并吐丝结茧。数日后在茧内再蜕皮成蛹。最后蜕去蛹壳羽化为成虫,破茧而出。生活史的长短因季节、环境和种类不同而异,一般约需3~4周,长者可达1年。成虫交配、吸血后即陆续产卵,每天数粒,一生可产数百至千粒以上。

蚤的寄生可分为多宿主型、寡宿主型或单宿主型。多宿主型蚤类可成为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蚤类的寄生方式可分为巢蚤型、毛蚤型、半固着皮蚤型和固着皮蚤型。

多种蚤的成虫是有些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危害人类严重的烈性传染病鼠疫。在已知蚤类中约有10%,即约15个属,200种或亚种自然带菌。蚤还可传播鼠源性斑疹伤寒、猪丹毒病、野兔热等10余种疾病。有些蚤是犬复孔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蚤叮咬吸血对人的直接骚扰,对一些敏感者和儿童可引起原发性和继发性的丘疹性荨麻疹,并可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

重要的医学蚤种有:

致痒蚤(Pulex irritans Linnaeus,1758) 又称人蚤。眼大而色深。眼鬃1根,位于眼下方。后头鬃1根。颊栉退化,常仅有1痕迹小刺。无前胸栉。中胸侧板狭窄,无垂直的棒形侧板杆。后足基节内侧有短壮刺鬃1~2列。雄、雌都只有1根臀前鬃。雄性抱器第1突起甚宽大,遮盖于钳形的第2、3突起之外。

致痒蚤世界性分布,紧随人类,但人并非其原始宿主,系由野生食肉动物而来,因适应了狗、猪等家畜,随之即成为人的主要蚤。此外,多种半家栖和野生动物可充当其宿主。此蚤适应力强,繁殖力高,往往大量出现,对人的骚扰较大。它在自然界和实验室均能感染鼠疫杆菌和猪丹毒病病原体,也是犬复孔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

印鼠客蚤(Xenopsyla cheopis Rothschild, 1903)眼发达。眼鬃1根,位于眼的前方。无颊栉和前胸栉。中胸侧板宽,有明显的垂直侧板杆。抱器不动突P1略呈三角形,第2突起P2狭长如杆形,第3突起退化,柄突甚狭长。雌性受精囊头部不宽于尾的基部。

印鼠客蚤原分布于印度,后传布到欧、亚洲的温暖地带及热带的较凉爽地区和东非等地。成虫多紧密地留在鼠类宿主体上,但幼虫在巢中可以不依靠成虫的血粪而发育良好。此蚤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还可传播布氏菌病、猪丹毒病、鼠源性斑疹伤寒等疾病,也是缩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

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 Bouche,1835)

长头型,额部前缘倾斜,与颊缘成锐角,雌性尤为明显。颊栉由8根横列的刺组成,前端第1刺仅略短于第2刺。雄性抱器柄突为细杆形,末端不明显膨大。为世界性分布的多宿主型蚤,主要寄生于猫、狗、鼬等食肉动物,也寄生于人、各种啮齿动物和食虫动物。它能传播鼠疫,也是犬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

犬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canis Curtis. 1826)短头型,雌性额部前缘浑圆,下段与颊缘几乎垂直。颊栉前端第1刺明显短,仅为第2刺的1/2左右。后胸背板侧区鬃一般有3根。雄性抱器柄突末端明显膨大。在我国仅见于新疆和东北。宿主除家栖和野生犬科食肉动物外,亦偶然寄生于人和鼠类。它能传播鼠疫,也是犬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

东洋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orientis Jordan,1925)

短头型,颊栉第1刺亦短,雄性抱器柄突末端略膨大,但均不及犬栉首蚤者。雌性具独特特征,触角窝后方有短小刺鬃数根。只见于东洋区,主要宿主为家狗,偶然寄生于山羊。它能传播鼠疫。

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Citellophilus tesquorum sun-garis Jordan,1929) 雄性第8背板内侧有棘丛区,可动突近似三角形,前背角明显向前方伸出,后缘的2个短壮刺鬃距离较远。第8腹板末端有繐状膜质叶。臀前鬃雄蚤1根,雌蚤2根。雌性第7腹板后缘成截形凸出。受精囊头部卵形,尾部纺锤形,略长于头部。本亚种分布于古北区,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多见。主要宿主为黄鼠、长爪沙鼠、跳鼠及布氏田鼠等,亦见于旱獭。本亚种和蒙古亚种都是鼠疫的传播媒介,也传播猪丹毒病。

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 Rothschild,1907)

又名东亚鼠蚤或横滨单蚤,前胸栉刺少于22根。雄性第8背板内侧无棘丛区,第8腹板狭长,末端或有膜质附叶。抱器可动突为大致等宽的刀形。雌性第7腹板有大而圆的后突。受精囊头部成筒形,显然长于尾部。本种广泛分布于古北区、新北区和东洋区,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南各地多见,为多宿主型蚤,主要寄生于各种家栖和野生鼠类、鼩鼱和树鼩等食虫动物,亦可寄生于食肉类和人。不等单蚤适应于较寒冷的季节,常在冬季达到高峰。此蚤属于毛蚤型,但也常在动物窝洞中采到。它能传播鼠疫,还可传播假结核菌病、猪丹毒病、李斯德菌病、蜱源性脑炎等。

不等单蚤(雌)


具带病蚤(Nosopsyllus fasciatus Bosc,1801)前胸栉刺18~22根。雄性有2根臀前鬃,一长一短,第8背板有缘后鬃3~4根,背缘在末1根长鬃之后形成弧形弯下,无棘丛区。第8腹板退化或甚小,包于第7腹板内。抱器可动突后缘呈弧形,无刺鬃。雌性臀前鬃3根,第7腹板后缘斜坡形,无凹陷。受精囊头部大而圆,尾部长筒形,弯向头部背方。交配囊袋部发达,卷曲成螺形或环形。

此蚤原分布于欧洲,随其鼠类宿主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广布种。我国多见于东北的城市。除主要寄生于各种家鼠以外还寄生于姬鼠、黄鼠、兔、猫、狗和人。它是鼠疫的主要媒介之一。

谢氏山蚤(Oropsylla silantiewi Wagner,1898)又名长须山蚤。眼较小,下唇须发达,至少有1节超出前足转节。前胸栉有18根刺。雄性第8腹板退化,短小柱形,末端有长鬃2~3根。抱器不动突宽短,末端圆,可动突后缘呈弧形。雌性第7腹板后缘成一截形后突,无明显凹陷,侧鬃甚多,受精囊头部略短于尾部,尾部末端有发达的乳突。广泛分布于古北区,在我国见于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是旱獭的主要寄生蚤,亦能叮人。盛见于秋季,是旱獭鼠疫的主要媒介。

斧形盖蚤 (Callopsylla dolabris Jordan & Roths-child,1911) 前胸栉刺17~18根。雄性臀前鬃1根,第8背板内侧无棘丛区,第8腹板末端有膜质叶。抱器可动突大致成倒梯形,前缘、后缘和背缘都较直,两个短刺鬃距离较近。雌性臀前鬃3根,第7腹板后缘成截形后突,受精囊头部长于并宽于尾部。交配囊袋部甚膨大并有明显的骨化脊。分布于古北区,在我国多见于东北和内蒙古、新疆。是旱獭的主要寄生蚤,夏季繁殖最盛。它是鼠疫的主要媒介之一。

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 Schonherr,1811)又名鼷细蚤。额部亚前缘有略弯的刺鬃2根。眼退化。颊栉由4根垂直排列的刺组成。后头鬃3列。前胸栉刺20根,后胸背板有端小刺。后足胫节后缘的鬃排列成栉形。臀前鬃,雄蚤3根、雌蚤4~5根。雄性抱器不动突宽圆。可动突为宽短的香蕉形,柄突长,末梢渐尖。雌性第7腹板后缘成截形后突。此蚤世界性分布,主要宿主为啮齿动物的多种鼠类,特别是小家鼠和姬鼠等,亦寄生于松鼠、兔、食虫类的鼩鼱、树鼩和人。它是鼠间鼠疫的媒介,还传播猪丹毒病、鼠源性斑疹伤寒、蜱源性脑炎和沙门氏菌病。

潜蚤(Tunga Jarocki,1838) 属于蚤科(Pulicidae)、潜蚤亚科(Pulicinae)。它是内寄生的蚤类,其下颚内叶甚发达,适于钻入宿主皮肤营固着寄生。无颊栉和前胸栉。前、中、后胸背板均甚短,其总长短于第1腹节背板。雄蚤体小,营游离生活。抱器不动突与可动突形成钳状,柄突如柄。阳茎端极发达。雌蚤钻入宿主皮肤后,由于贮有大量卵,腹部前段极度伸展,身体膨大如豆。后段和它的气门、肛门和阴道口通至宿主体外。

本属对人、畜为害最严重的是钻潜蚤 (Tunga penet-rans Linnaeus,1758)。雌蚤一生可产卵数千粒,幼虫在干燥的沙土中发育。雌蚤羽化后即可从皮肤柔嫩处,如手、胳臂、肘、脚趾间、脚趾下、会阴等处钻入人体寄生,直至死后仍留于宿主皮下。钻潜蚤的寄生可引起继发性感染,形成溃疡以至败血症、破伤风,甚至足趾坏死脱落,称潜蚤病。钻潜蚤广布于美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并已传入印度和巴基斯坦。

我国有两种潜蚤,即盲潜蚤 (T.caecigena Roths-child,1921)和俊潜蚤(T.callida Li & Chin,1957),均寄生于鼠类。上述3种潜蚤的外形见下图。

三种潜蚤的外形

左: 钻潜蚤 中: 盲潜蚤 右: 俊潜蚤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8060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