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蛔虫与蛔虫病

蛔虫与蛔虫病
 
摘要: 蛔虫是蛔虫科线虫的统称,形态特征是体型较大,口围有3个明显的唇瓣,无口囊,雄虫无交合繖,也无尾翼。与医学有关的虫种有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Linnaeus,1758),犬弓蛔虫 [Toxocara canis (Wer-ner,1782) Johnston,1916],猫弓蛔虫 [Toxocaracati (Schrank,1788) Brumpt,1927]及小兔唇蛔虫(Lagochilascaris minor Leiper,1909)

蛔虫是蛔虫科线虫的统称,形态特征是体型较大,口围有3个明显的唇瓣,无口囊,雄虫无交合繖,也无尾翼。与医学有关的虫种有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Linnaeus,1758),犬弓蛔虫 [Toxocara canis (Wer-ner,1782) Johnston,1916],猫弓蛔虫 [Toxocaracati (Schrank,1788) Brumpt,1927]及小兔唇蛔虫(Lagochilascaris minor Leiper,1909)。似蚓蛔线虫又称人蛔虫,为寄生人体的最常见的寄生虫。猪蛔虫(Ascaris suum Goeze,1782)与人蛔虫形态相似,但一般认为是两个不同的虫种。

蛔虫病是人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它器官所引起的疾病。祖国医学早有蛔虫和蛔虫病的记载:在《内经》称“蛟蛕”,《金匮要略》中称“蚘虫”,《诸病源候论》中称“长虫”。本病分布为世界性。人感染后可以无明显症状,或有呼吸系统炎症及胃肠道症状。有时,虫体阻塞小肠或进入胆道、肝脏、胰腺管、阑尾等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

病原学 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头尾两端逐渐变细,乳白色或带肉红色,体表可见两条明显的侧线。雄虫长15~31cm,宽2~4mm。雌虫长20~35cm,宽3~6mm。头部有口唇3片,1片在背侧,2片在偏腹侧。唇片的内缘有细齿,侧缘各有小乳突1对。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生殖器官为单管,射精管通入肛殖腔,有不等长的镰状交合刺1对。肛殖腔开口的周围有肛前和肛后乳头。雌虫尾端挺直,生殖器官为双管型,阴门开口于虫体前半部的腹面。

蛔虫卵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受精卵为宽卵圆形,大小45~75×35~50μm。卵壳表面附有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常被胆汁染成棕黄色。卵壳分3层:第1层为受精膜,第2层为真壳层,厚而透明,第3层为蛔甙层。卵内有1个未分裂的卵细胞。未受精卵较狭长,一般为长椭圆形,大小88~93×38~44μm。蛋白质膜与卵壳均较薄,无蛔甙层,卵内含有大小不等的屈光性卵黄颗粒。

蛔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在外界,受精卵中卵细胞发育为幼虫,幼虫经第1次蜕皮后,成为第2期幼虫,这种虫卵具感染性。人经口吞入感染期虫卵。在胃内,蛋白质膜被消化。在小肠,卵内幼虫释出孵化液,其中含壳质酶、脂酶和蛋白酶,消化卵壳,幼虫孵出,侵入小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并进入静脉,经肝、右心到达肺部,穿过肺泡壁的毛细血管而进入肺泡。幼虫也可进入淋巴管,经胸导管到达肺部。在肺内,幼虫进行第2次及第3次蜕皮,然后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部,被吞咽入食道,经胃到小肠。在小肠,经第4次蜕皮,成为童虫,再经数周,发育为成虫。自人体感染到雌虫开始产卵需60~75天。在人体,蛔虫寄生部位以空肠最多,回肠次之,十二指肠最少。蛔虫的寿命为1~2年。每条雌蛔虫每天约可排卵20万个。

流行病学 感染蛔虫而粪内有受精卵的人是蛔虫病的传染源。

蛔虫受精卵在外界的发育受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在1~8℃,虫卵发育停滞;13~18℃,虫卵开始发育,但速度很慢;22~28℃,50%以上的虫卵可在1个月以后发育为感染期虫卵。相对湿度在50%以下时,虫卵只能生存几天。蛔虫卵在无氧环境中不能发育,但可存活相当时间。在50℃水中,蛔虫卵能生存半小时,60~65℃水中,5分钟即死亡。直射阳光能很快杀死蛔虫卵。荫蔽环境有利于蛔虫卵在外界的生存和发育。随地大便和使用人粪施肥使蛔虫卵污染环境。粪便污染严重的地方,在室内、庭院及街道的土壤样本中以及用粪便施肥的农作物和蔬菜上,常可检到蛔虫卵。猪、狗、鸡、鼠、蝇及蟑螂可因吞食或接触人粪而散布蛔虫卵。

经口吞入感染期蛔虫卵是人体感染蛔虫的主要方式。生吃未经洗净,附有感染期蛔虫卵的蔬菜、甘薯、瓜果及用污染的手取食等,是感染的重要途径。吸入附在尘土上的蛔虫卵以及喝到含有蛔虫卵的生水,也可引起感染。人体感染蛔虫的季节以春夏为主。在我国,蛔虫的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发病原理和病理 (1)幼虫的致病作用: 蛔虫幼虫侵入小肠粘膜可使粘膜上皮细胞裂解。在肠粘膜和肝窦内,幼虫可由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形成的肉芽肿所包围。在肺内,幼虫损伤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出血,有炎症和肉芽肿反应围绕幼虫,肺泡内有浆液性渗出物,支气管有嗜酸粒细胞浸润,支气管粘液分泌增加,可出现支气管痉挛。

宿主对蛔虫幼虫可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初次感染时,IgM和IgE增加,第2次感染时,则IgG2和IgE升高。蛔虫抗原可引起淋巴细胞的转化和巨噬细胞移动的抑制。在免疫宿主体内,蛔虫幼虫的角皮先结合抗体和C3,然后炎症细胞积聚在虫体上,结果幼虫被杀死。蛔虫幼虫在肝、肺所引起的病变是这种免疫反应的表现。

当重度感染时,移行的幼虫可通过肺毛细血管、左心,进入大循环,侵入淋巴结、甲状腺、胸腺、脾脏、脑、脊髓等处,引起异位病变;也可到达肾脏,经尿排出;或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2)成虫的致病作用: 蛔虫在小肠寄生可产生毒性作用,损伤肠粘膜及引起营养不良,有时引起肠梗阻。

将猪蛔虫的粗浸出物喂饲实验动物,可引起消化障碍、呕吐、腹泻,甚至内脏器官的变性;如经静脉注射,则出现血压骤降,肺气肿,肝肿大,血中组织胺及肝素的含量增高。近年来从猪蛔虫粗浸出物分离出一种变应原,是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具有刺激反应素性抗体的产生以及在已致敏的动物,通过免疫反应,释放介质的作用。在宿主体内,从蛔虫第2期幼虫开始,直至成虫的各期,皆能产生这种变应原。现在认为,蛔虫病的不少毒性症状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有关。

因蛔虫唇齿的机械作用和代谢产物的化学刺激,小肠粘膜,主要是空肠粘膜被损伤,使皱壁变粗。小肠可出现痉挛性收缩和局部缺血。由于肠粘膜损伤所致的消化和吸收障碍,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B、A的吸收都受影响,可引起营养不良,尤其在营养差及感染重的儿童。

蛔虫在肠管以外的异位寄生,可引起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并发症。常见的部位为胆管、肝脏、阑尾、腹腔等。偶可见于胸腔、肺动脉、支气管、气管、眼、耳、鼻及泌尿生殖器官。

(3)虫卵的致病作用: 雌蛔虫侵入肝,腹腔或肺等处,可排出虫卵。在组织内,蛔虫卵引起的肉芽肿由嗜酸粒细胞、异物巨细胞、纤维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所组成。

临床表现 (1)肺蛔虫症: 当蛔虫幼虫经肺时,约在感染后3~7天,病人有喉头异物感、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发绀等症状。有粘液痰或血痰。体温可上升,一般在38℃左右,高者可达40℃。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干罗音或捻发音。X线检查,两侧肺门阴影增深,肺野可有点状、絮状或片状阴影,阴影在1~2周内自行消退。痰中可检到嗜酸粒细胞、夏-莱晶体及蛔虫幼虫。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多,其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加,一般占20~30%。国内曾报告人群因生吃污染有感染期蛔虫卵的甘薯、胡萝卜、腌菜而发生暴发性蛔虫性哮喘。

(2)肠蛔虫症: 蛔虫病人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是胃部炎症的表现。腹痛的部位常在脐周围。有时出现绞痛、腹泻。失眠、磨牙、烦躁不安、惊厥等症状多见于病儿。荨麻疹、皮肤搔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等过敏症状亦较常见。

并发症 (1)蛔虫性肠梗阻: 因大量蛔虫堵塞肠管或蛔虫寄生部肠段的正常蠕动障碍所引起。发病的特点是在脐周或右下腹部突然发生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间歇短时可再出现。有呕吐、腹胀、肠蠕动亢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多数病例在脐部右侧可触及软的、无痛的、可移动的团块或香肠形索状物。在肠梗阻早期,可出现低热、白细胞增多;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严重者发生休克。蛔虫性肠梗阻可并发肠扭转或肠套叠。

(2)胆道蛔虫病: 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女性较男性为多。蛔虫侵入部位多在总胆管,较少进入肝管,偶可见于胆囊。症状是在剑突下侧突然发生绞痛。绞痛向右肩、背部或下腹部放射,并伴有恶心、呕吐,病人难以忍受。疼痛持续10~20分钟或更长,缓解后,隔短时或较长时间可再发生。体检剑突下稍偏右有局限性压痛点,无腹肌紧张。当虫体完全进入胆管,甚或进入胆囊,疼痛反而减轻。侵入胆管的蛔虫可以存活,有时自行退出胆管,有时可深入肝内。胆道蛔虫病可有多种并发症。蛔虫进入胆管引起胆管及胆道口括约肌痉挛,造成胆管缺血,可发生胆管坏死、穿孔或胆汁性腹膜炎。在痉挛缺血的基础上,蛔虫带入胆管的细菌,可引起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蛔虫深入肝脏,可引起肝脓肿、肝破裂及败血症。脓肿向腹腔破裂则导致弥漫性腹膜炎。蛔虫也可从肝进入胸腔或心包腔,引起化脓性胸膜炎或心包炎。蛔虫自肝脓肿或胆管钻入被损伤的肝静脉,可经右心,栓塞肺动脉。在胆管或胆囊内,以蛔虫卵或蛔虫残体为核心,可逐渐形成胆石症。

(3)蛔虫性阑尾炎: 蛔虫钻入阑尾所引起的阑尾炎多见于儿童。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全腹或脐周围的阵发性绞痛,以后转移至右下腹部。体征为右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及皮肤痛觉过敏。可有发热及血中白细胞增多。阑尾坏死穿孔,蛔虫可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

(4) 蛔虫性肠穿孔: 蛔虫可使病变的或正常的肠壁发生穿孔。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腹膜炎症状。发热不明显。有恶心、呕吐。腹胀逐渐明显。腹部检查有柔韧感。腹腔穿刺有渗出液,并可能检到蛔虫卵。也可形成局部性腹膜炎或脓肿。

(5) 胰腺蛔虫病: 较少见。蛔虫进入乏特氏壶腹或整个胰管。症状为上腹部,特别是左季肋部和背部肋椎角处突然出现阵发性剧痛,疼痛间歇的时间较短。尿或血中胰淀粉酶增高。也可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诊断 应用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和盐水飘浮法检查粪便中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在饱和盐水中不易漂浮,难于检出。病人吐出或粪便中排出蛔虫成虫均可确诊。肠内如仅有雄虫寄生(约占感染的3.4~5%),则诊断较为困难,可用驱虫药试验治疗。

治疗 常用的驱虫药物为:(1)枸橼酸哌嗪: 商品名驱蛔灵,是低毒高效的驱蛔药。哌嗪具有抗胆碱能的作用,在蛔虫的肌神经接头处阻断乙酰胆碱对肌肉的作用,使蛔虫麻痹,自肠中被排出。在早期胆道蛔虫病和蛔虫所致的不全性肠梗阻,可用哌嗪驱虫。儿童用量为每天75~150mg/kg,早晚分服,连服1~2天,每天总量不超过3g;成人用量为每天50mg/kg,或每天3~3.5g,空腹1次服,或早晚分服,连服2~3天。哌嗪的毒性低,副作用较轻,偶有恶心、呕吐、眩晕、腹痛、腹泻、荨麻疹等反应。长期肝、肾疾患,有癫痫史或黄疸者慎用。

(2) 左旋咪唑: 是广谱驱虫药,具有抑制蛔虫肌肉内延胡索酸还原酶的作用,阻断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导致肌肉能量产生的减少,使虫体麻痹而被排出。驱蛔作用较哌嗪为强,也可用于胆道蛔虫病和蛔虫所致的不完全性肠梗阻的驱虫治疗。用量为2.5mg/kg,1次服用。副作用轻微,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头晕,多在短时后消失。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肝功能轻度损害。在早期妊娠,肝、肾疾患,应慎用或不用。

(3) 甲苯咪唑: 是广谱驱虫药,可阻断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虫体的糖原耗竭和ATP生成的减少,影响虫体的生殖和生活能力,以致虫体被排出。儿童用量为每天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1次,连服3天。该药的副作用少见,可有腹痛及腹泻。

(4) 双萘羟酸噻嘧啶: 商品名抗虫灵,是广谱驱虫药,能使蛔虫肌肉剧烈收缩,并引起痉挛性麻痹。用量为5~10mg/kg,晚1次顿服。副作用有头痛、头晕、呕吐、腹痛和腹泻。对孕妇、急性肝炎、肾炎、严重心脏病、发热病人,应暂缓给药。

(5) 中药: 从川楝树中提取的川楝素及使君子(含使君子酸钾)亦有一定的驱蛔效果,但剂量大,可有毒性作用,目前较少用。

并发症的治疗:(1)胆道蛔虫病: 可先用内科疗法,包括解痉止痛,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控制或预防感染。早期驱虫以防止胆道感染、胆管坏死、肝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有胆道感染,可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少数病人须手术治疗,指征是:合并肝胆系统严重感染;并发胆管大出血、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疼痛持续存在,伴有感染症状1周以上;经胆道造影,证明蛔虫完全钻进胆道,死虫长期不能排出。

(2) 蛔虫性肠梗阻: 可用内科疗法,包括禁食、静脉补液,注意水与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镇静、解痉、止痛。腹痛缓解后进行驱虫。服用豆油或花生油80~150ml(儿童用量为60ml)可使蛔虫团松解,缓解症状,症状消失后1~2天再驱虫。用氧气疗法可使蛔虫松解并发生麻痹后排出。用胃管将氧气缓慢通入胃内,儿童每岁100~150ml。胃肠道溃疡及老年病人不宜应用。如经内科治疗无效,症状加重,出现完全性肠梗阻或腹膜刺激症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 蛔虫性肠穿孔: 如出现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诊断明确者应早期作手术治疗。

预防 蛔虫病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1)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即驱除人肠内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在重感染地区,可采用集体驱虫治疗。驱虫时间宜选择在感染高峰的2~3个月以后进行,例如秋季或冬季。单用驱虫治疗可以降低感染率并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但如存在再感染的机会,则不能根除。

(2) 管理粪便: 在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经过厌氧发酵和游离氨的作用,粪液流到第五格时,其中寄生虫卵和各种肠道传染病病菌可被消灭,同时肥效较一般粪池内的增加1倍以上。在用干粪做肥料的地区,则可采用干粪堆肥法,堆肥后3天,粪堆内的温度一般可上升至52℃,足以杀死蛔虫卵,并使粪便很快腐熟。在沼气池内,绝大多数寄生虫卵沉淀在池底粪渣内。冬春季100天时,蛔虫卵发育率下降到47%,夏秋季90天后,蛔虫卵发育率下降到27%。一般在加料后半年左右,清除池底粪渣,此时有生活力的寄生虫卵已为数很少。

(3)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广泛宣传蛔虫病的危害性和防治知识。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大便,不吃生菜或未洗净的甘薯、胡萝卜等。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9740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4
  • 更新时间: 2012-12-14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