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毛细线虫与毛细线虫病

毛细线虫与毛细线虫病
 
摘要: 引起毛细线虫病的毛细线虫与鞭虫很相似,只是体后粗段与体前细段的直径相差不大。毛细属的虫种甚多,可寄生于脊椎动物的各个器官和组织。

引起毛细线虫病的毛细线虫与鞭虫很相似,只是体后粗段与体前细段的直径相差不大。毛细属的虫种甚多,可寄生于脊椎动物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与人类有关的主要有寄生于肝脏的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 (Ban-croft,1893) Travassos,1915]及寄生于肠道的菲律宾毛细线虫(C. philippinensis Chitwood,1968)。C.ae-rophila及与毛细属相近似的Anatrichosoma属线虫也偶可寄生人体。

肝毛细线虫病 肝毛细线虫虫体细小,雌虫长约20mm,宽0.1mm,雄虫比雌虫小一半。前端较尖细,后端钝圆。食道很长,占体长之半(雄)或1/3(雌)。雄虫交合刺单个,末端尖,具交合刺鞘。雌虫生殖孔显著,位于体前1/4处,呈膜状隆起。虫卵大小为51~68×27~35μm,与鞭虫卵相似,但两端的透明栓不突出,卵壳表面有许多细横纹线。

成虫寄生于肝脏。宿主主要为鼠,还可寄生于40余种食肉类、啮齿类、有蹄类和灵长类动物,包括人。雌虫产卵于肝组织中,卵不能被排出宿主体外,也不能发育至感染期,故其它动物如吞食含有虫卵的肝不致感染,但肝被消化后虫卵可随动物粪便排出。此宿主称为转续宿主。在宿主肝内的虫卵于宿主死后,可随尸体分解而散出。虫卵在有氧的泥土中,经1~2个月发育为感染性卵。终宿主因吞食感染性虫卵而获得感染。幼虫在肠中孵出,钻入肠壁,经门脉血流入肝,约经4周成熟。进入肺或其它器官的幼虫多很快死亡。雄虫交配后即死去,雌虫在肝内产卵,数周后死去。

本病发现于世界各地,美国、墨西哥、巴西、印度、土耳其、南非共和国等均有病例报告。贮存宿主以家鼠的感染率最高,可达48~90%。家畜中则以猪、猫、狗感染较多。国内鼠类感染亦较普遍。感染方式系因食物污染,已证实的病人大多系1~7岁儿童。

雌虫在肝内移行、产卵,致肝脏肿大、充血,间有瘢痕组织肉芽肿,虫卵周围有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有时有多核巨细胞浸润,或有结缔组织包绕。炎症过程可引起肝细胞坏死。虫卵常在门脉区,也可侵入脾、肺,引起脾肿大以及支气管肺炎伴肉芽肿。

临床表现可有肝脾肿大、肺炎、发热、便秘、腹胀,有时有腹水、营养不良等。并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可高达56~85%。

诊断较为困难,大多数病例是在尸检时查出,有的在肝脏活检时发现。临床上须与一些肝脏疾病作鉴别。在粪便中查得虫卵,多因食入含卵的动物肝脏所致的假性寄生,并非真的感染。

本病无特效治疗,曾有用地噻宁(dithiazanine)治疗可使症状改善,但此药毒性较大,宜慎用。预防应注意灭鼠,不乱扔死鼠,以免虫卵得以在泥土中发育。感染性虫卵在外界可存活达半年,蝇类可传播此虫卵,故须注意饮食卫生和灭蝇。

菲律宾毛细线虫病 菲律宾毛细线虫虫体很小,雄虫长2.3~3.17mm,雌虫长2.5~4.3mm。雄虫有小的尾翼,交合刺单一,细长,具特别的长鞘。雌虫食道占体长之半,阴门突出,位于食道之后。虫卵较肝毛细线虫略小,大小为36~45×21μm,卵壳上无横纹线。有的有胚胎卵不具卵壳,甚至在母体子宫内即发育为第1期幼虫。

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尤其是空肠内,可钻入肠粘膜,或回至肠腔内寄生,产出的虫卵或幼虫随宿主粪便排出。感染方式未明。将虫卵喂给塘鳢、双边鱼和天竺鲷等淡水鱼,虫卵可在其肠中孵化,经3周发育至感染性幼虫,用以感染猴类获得成虫。

本病系1963年在菲律宾人体发现,至今未查明其贮存宿主。1967年菲律宾吕宋岛曾发生暴发流行,造成数百人死亡。泰国及我国台湾也曾发现本病。

成虫可反复出入肠粘膜和肠腔,致肠壁损伤,引起吸收不良、剧烈的腹泻以及腹痛、腹胀、消瘦、食欲不振、呕吐等,甚至有因电解质紊乱导致休克、死亡者。未经治疗的病人,病死率较高。症状可复发,有的患病后3年还有症状表现。

重感染者粪便中检获成虫、幼虫或卵即可确诊。

甲苯咪唑或噻苯咪唑是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由于传染源和感染方式尚未查明,预防未尽满意。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9185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