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四川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与四川并殖吸虫病

四川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与四川并殖吸虫病
 
摘要: 四川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在形态方面颇为相似,可能是同种,尚待研究。在致病方面,本虫一般在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主要是童虫移行于各器官或组织之间,引起病变。

四川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在形态方面颇为相似,可能是同种,尚待研究。在致病方面,本虫一般在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主要是童虫移行于各器官或组织之间,引起病变。

四川并殖吸虫 1962年发表为新种。成虫狭长,状似短剑或矛头,与卫氏并殖吸虫明显不同。成虫大小12~15.5×3.1~5mm,虫体最宽部在体前1/3处。腹吸盘位于此水平,比口吸盘略大。卵巢位于腹吸盘后外侧,分支较多,比卫氏并殖吸虫复杂,比大平及怡乐村并殖吸虫简单。睾丸为长条形,有4~6分支,侧立于虫体后背壁上,分支末端常有一对指状分支。卵黄腺丰富。皮棘多呈齿刀样,混生型分布,虫体前部为单生,后部则为丛生。虫卵较对称,卵壳厚薄亦较均匀,大小平均为82.7×48.4μm。囊蚴多为球形,与卫氏并殖吸虫者甚相似,平均大小417×399μm,囊壁为两层,较卫氏并殖吸虫者为薄。

斯氏狸殖吸虫 1959年报告为新种,定名为斯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skrjabini Chen,1959),1963年又将其转隶于新建的狸殖属 (Pagumogonimus),改称为斯氏狸殖吸虫。成虫长形,两端圆尖,大小11~18.5×3.5~6mm,宽长比例为1:2.4~1:3.2。体表皮棘以单生为主,但伴有丛生,皮棘多为尖刀形、凿形和似长方形。口吸盘略小于腹吸盘。腹吸盘位于体前1/3处。消化道简单,具咽,食道短,肠管波浪状,常作4~5个不规则的弯曲,直达体末端。卵巢位于腹吸盘后方,大小1.7×1.4mm,分支细而多,极似怡乐村并殖吸虫。卵黄腺发达。子宫团庞大,可掩盖部分或大部分卵巢。睾丸2个,大小2×0.8mm,分出若干主支,主支又可分支。虫卵大小变异颇大,最小的平均71×45μm,最大的平均81×48μm。卵形常略呈不对称,最宽处接近有盖的一端或中部,卵壳厚薄略呈不均匀。

四川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的第一与第二中间宿主参见“并殖吸虫与并殖吸虫病”。终宿主四川并殖吸虫为狗、猫、鼠; 斯氏狸殖吸虫为果子狸、狗、猫、豹猫,猴和大鼠,已经实验感染成功。

虫卵随动物宿主的粪便或痰液排出体外,在外界一般经过3~4周发育成毛蚴。毛蚴遇到适宜的第一中间宿主,便钻入其体内。一个螺体含胞蚴一般为1~3个。胞蚴椭圆形或袋形,一端或两端常收缩变细,但又可恢复原状。胞蚴体内含不同发育期的母雷蚴和胚细胞,其中包括有活动力的雷蚴2~3个。母雷蚴内含不同发育期的子雷蚴和胚细胞。成熟的子雷蚴内含不同发育期的尾蚴和胚细胞。尾蚴甚为活泼,呈水蛭样伸缩活动,体部椭圆形,披细棘,尾部短小,圆形或椭圆形,焰细胞公式为2[(2+2+2)+(2+2+2)]。尾蚴自螺体逸出,侵入第二中间宿主蟹体内,形成囊蚴。囊蚴大部分寄居于蟹的肌肉内,其它部位如鳃、肝脏等较少见。囊蚴球形,大小436×427μm,具两层囊壁,后尾蚴蟠缩在囊内,几占囊内全部空间。囊蚴被终末宿主吞食后,后尾蚴在十二指肠内由囊逸出,穿过肠壁至体腔。3天后少数已进入肝组织,进入肝内的童虫数在感染后14天达高峰,以后又减少。感染后28天童虫开始侵入胸部,继而侵入肺组织。至近成熟时,只有个别或少数童虫仍留在肝脏,部分在胸腔,大部分进入肺。感染后50天虫卵可在宿主粪便中检出。

四川并殖吸虫病与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发现于四川、陕西、云南、江西、福建、湖北等省,在溪蟹中发现囊蚴或动物体内发现虫体者尚有广东、广西、贵州、甘肃、湖南、河南等省、自治区。患者多来自山区天然河流和小溪流经地区的农村,以儿童感染较多,男女性之间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但以夏、秋季较多,因此时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较多,易于捕捉。感染系由于生食或半生食感染囊蚴的溪蟹所致。

人并非四川并殖吸虫或斯氏狸殖吸虫的适宜宿主,虫体在人体内一般不能发育到成熟产卵;童虫在体内到处游窜,破坏宿主组织,引起坏死和过敏性炎症反应。肝脏受侵犯的情况较卫氏并殖吸虫者为多见。肝组织的早期病变为片状或带状出血性坏死灶,以后可形成嗜酸性脓肿,中心为大量嗜酸粒细胞、坏死组织碎屑与夏-莱晶体; 脓肿壁为大量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所包绕,壁内可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许嗜酸粒细胞浸润。在脓肿完全吸收区可见胶原纤维增生,个别部位并可形成假小叶。虫体在肺部及脑部的病变与肝脏者基本相同,有时可见到童虫。脓肿间有隧道相互沟通。脑膜也可见充血及出血、大量嗜酸粒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虫体在皮下窜行时可引起皮下结节或包块。其基本病变为嗜酸性脓肿并有隧道相连。较陈旧性的病变可形成嗜酸性肉芽肿,并逐渐机化。

四川并殖吸虫病或斯氏狸殖吸虫病潜伏期多数为3~6月,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有末梢血液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血沉增快,但痰或粪中找不到虫卵。按其主要表现又可分为以下7型: ①皮肤型: 主要为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腹部较多见,胸部、腰背部也可见到,结节可大如鸡蛋或小如米粒,1个至数个不等,偶有童虫自行从皮肤钻出者。②腹型: 以腹痛、腹泻、腹内肿块为主要表现,类似腹腔结核或腹型何杰金病。多数病例有肝肿大、肝区疼痛及肝功能异常。③胸肺型:以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等为主,15~20%可合并胸腔积液,胸水补体结合试验也常为阳性。X线检查肺部病变常有迁徙现象。④心包型:约占5%的病例,类似结核性心包炎,心包液内含大量嗜酸粒细胞,补体结合试验也常阳性。⑤脑脊髓型:约占本病患者的7~21%,类似脑膜炎、脑脓肿、脑瘤或蜘网膜下腔出血。脊椎受累时可类似脊椎结核或肿瘤。脑脊液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补体结合试验约半数病例阳性。⑥眼型:约占5%病例,因虫体钻入眼眶而引起一侧眼球突出。⑦亚临床型: 无明显症状,但皮内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阳性,末稍血液中嗜酸粒细胞数明显增多。



四川并殖吸虫病患者腹壁的皮下包块


四川并殖吸虫病或斯氏狸殖吸虫病与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临床鉴别如(表1)。

表1 四川并殖吸虫病或斯氏狸殖吸虫病与卫氏并殖吸虫病的鉴别


 

四川并殖吸虫病或斯氏
狸殖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病

全身症状
咳嗽咯血
皮下结节
皮下结节病
理检查

中度
不明显
多见,游走性
嗜酸粒细胞浸润,
夏-莱晶体,有时可找
到童虫,未发现过成虫
及虫卵


明显
少见,非游走性
嗜酸粒细胞浸润,
夏-莱晶体,常可见到虫
卵,偶可找到成虫

胸腔积液
颅脑受累

常见
较少,以蜘网膜下
腔出血为常见

少见
较多,以脑脓肿型
为常见

肝脏受损
末梢血液嗜酸
粒细胞数

多见
明显增高

少见
正常或轻度增高

痰虫卵
血 沉
胸部X线检查

阴性
常增快
正常,偶见阴影

常阳性
常正常
可见肺纹理增加,
结节状或多房囊性阴影



流行区患者有吃生或半生的溪蟹史,皮下有或曾有游走性结节,血液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应疑及本病。实验诊断可采用免疫学诊断方法,见“卫氏并殖吸虫与肺吸虫病”。皮下结节摘除作病理检查找到童虫可以确诊。

治疗及预防同肺吸虫病,但吡喹酮治疗本病的疗效稍逊于治疗肺吸虫病者。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8448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4
  • 更新时间: 2012-12-14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