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丹毒

丹毒
 
摘要: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真皮及浅部皮下组织淋巴管炎和淋巴管周围急性炎症。细菌常从皮肤的微小创伤处侵入。足癣、皮肤瘙痒症、鼻炎、下肢循环障碍、淋巴水肿等常为其复发的诱因。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真皮及浅部皮下组织淋巴管炎和淋巴管周围急性炎症。细菌常从皮肤的微小创伤处侵入。足癣、皮肤瘙痒症、鼻炎、下肢循环障碍、淋巴水肿等常为其复发的诱因。本病好发于下肢、面部及外耳等部位。常先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患部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紧张,有触痛及压痛。红肿的边缘清楚隆起,扩展较快。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发生大疱、出血及坏死。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倦怠及纳差等。尚有白细胞增高、血沉加速、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等。丹毒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称复发性丹毒。下肢复发性丹毒可造成慢性淋巴水肿及象皮肿。病理变化为真皮显著水肿,淋巴管及血管扩张,外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可找到链球菌。丹毒须与接触性皮炎鉴别。后者有接触刺激性或致敏性物质史,损害表面有密集丘疹、丘疱疹或水疱。有痒感,无全身症状。急性蜂窝组织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炎症可深入皮下组织,故损害界线不清,并化脓坏死。青霉素对丹毒有良效;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及其他抗生素均可选用。局部可用抗生素软膏或湿敷。全身症状严重者应予补液等支持疗法。复发性丹毒的抗生素疗程宜稍长,并尽量除去诱因。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745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