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卫氏并殖吸虫与肺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与肺吸虫病
 
摘要: 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首先在虎与人的肺内发现,又名肺吸虫。其所致的疾病,通称肺吸虫病,以在肺部形成囊肿病变并有烂桃样血痰和咯血为重要特征。

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首先在虎与人的肺内发现,又名肺吸虫。其所致的疾病,通称肺吸虫病,以在肺部形成囊肿病变并有烂桃样血痰和咯血为重要特征。

病原学 卫氏并殖吸虫外形椭圆、肥厚,颇似咖啡豆,背面较隆,腹面较平。生活时呈粉红色或暗红色。压制标本长7~12mm,宽4~6mm,厚2~4mm。宽长比例为1:20。体表披细小皮棘,呈尖刀形,单生型排列。口吸盘位于前端,腹吸盘在虫体腹面中部,大小与口吸盘相似。口腔接肌肉质咽球,食道短,肠管弯曲,延伸至虫体后部,以盲端终。卵巢1个,在腹吸盘旁,具5~6叶,其上有结节状突起。输卵管与受精囊及卵黄囊连接,经被梅氏腺包围的卵模,通入位于卵巢对侧的子宫。子宫盘曲状,充满虫卵,开口于腹吸盘后方的生殖孔。虫体后半部的中部左右各有睾丸1个,每个具有5~6个指状分支。每个睾丸发出一条输出管,至腹吸盘后方会合为一条输精管,连接贮精囊及阴茎,开口于生殖孔。由受精囊发出的劳氏管开口于虫体背面。虫体两侧为密集的卵黄腺,汇集为卵黄总管,与输卵管通连。排泄囊位于虫体中部,长袋形,开口于虫体末端。染色体分析,核型为3n=33(n=11),即三倍体。

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大小80~118×48~60μm。前端稍宽,有扁平卵盖,后端稍窄,卵壳厚薄不匀,后端多有程度不同的增厚,少数形成小结节。卵内含有1个胚细胞及10多个卵黄细胞。

卫氏并殖吸虫

左: 成虫 中: 卵 右: 囊蚴


毛蚴卵圆形,大小平均80×36μm,体表被有16块带有长纤毛的纤毛板。前端有一三角形原肠,中部有焰细胞1对,体后部有许多胚细胞。

胞蚴长椭圆形,大小平均400×160μm,每个体内含有20多个母雷蚴。

母雷蚴短圆柱形,其体内含10多个子雷蚴。

子雷蚴长圆柱形,体内含有短尾尾蚴20~35个。

尾蚴椭圆形,大小249~273×83~103μm。尾部短小,呈球形或椭圆形。体前端有一较大的口吸盘,其背面有一椎刺。体中部有一较小的腹吸盘,前部有穿刺腺7对,开口于椎刺附近。体后部有椭圆形排泄囊。焰细胞数为每侧各30个。

囊蚴乳白色,球形或类球形,直径300~400μm。除宿主反应层外,具有两层囊壁,外层厚10~15μm,内层薄膜状,后尾蚴短缩,充满囊内。蚴体中间可见宽大暗黑的排泄囊,其两侧为弯曲的肠管。脱囊后尾蚴呈椭圆形,扁平,具口、腹吸盘,中间为暗黑色排泄囊,其底部接近肠管分叉处。两旁为弯曲的肠管。排泄系统焰细胞数为60个。

成虫在宿主体内产卵。虫卵随痰或粪便排出体外,在25~30℃水中经18~20天发育为毛蚴。毛蚴自卵内孵出,在水中游动,能存活1~2天。遇到适宜的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黑螺科、觿螺科、沼螺科),钻入其体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等阶段发育繁殖成许多短尾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后,即可侵入附近的第二中间宿主——蟹、蝲蛄或虾体内,但常常是含有尾蚴的螺体被蟹或蝲蛄吃入,尾蚴在其体内形成囊蚴(后尾蚴)。囊蚴在蟹或蝲蛄体内生存时间很久,如将含有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的蟹体置10%盐水或含12.2%酒精的黄酒内浸48小时,其中囊蚴仍有半数左右存活; 但如蒸煮,温度达70℃以上时,经3分钟囊蚴可全部被杀死。人或动物因吃了含有活囊蚴的蟹、蝲蛄、虾等或吃了被活囊蚴污染的食物或生水而被感染。

囊蚴被吃入后,约经30~60分钟,在小肠前段内经消化液的作用脱囊,脱囊的后尾蚴穿过肠壁进入腹腔。部分后尾蚴先钻入腹壁肌肉内,约1周后再回到腹腔。腹腔内的后尾蚴可侵入肝脏或穿过横膈到达胸腔内,数日后再侵入肺,约经1~2月发育成熟并产卵。成虫在终宿主体内可生存5~6年,甚至长达20年。

流行病学 卫氏并殖吸虫分布很广。在国外,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均有报告。在我国,从青海向东,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然后斜向东北,再经辽宁、吉林至黑龙江一线以南地区为其分布范围。有17个省、自治区发现肺吸虫的存在和人体感染,尤以浙江、台湾、福建、安徽、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及河南等省流行比较严重。

流行环节主要包括传染源、传染因素及传染途径。

(1) 传染源: 肺吸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多种野生动物及家畜如虎、豹、狼、狐、貉、猞猁、猫和狗等都是重要的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上病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2) 传染因素: 必须有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的存在,并具备并殖吸虫幼虫在其中生长繁殖的适宜环境和温度。多种淡水螺及石蟹、蝲蛄、虾等喜栖居于水流清澈,水温较低,河床多石块的河流或溪沟内,故本病多见于丘陵或山岳地带。

(3) 传染途径: 经口感染为本病传染的唯一途径。流行区人们多有吃生或半生石蟹、蝲蛄或虾的习惯,如我国南方吃醉蟹、腌蟹,东北各地吃蝲蛄酱、蝲蛄豆腐等。儿童大多因生食或烧、烤石蟹、虾、蝲蛄而被感染。偶可因喝含有囊蚴的生水而受染。此外,生食含有并殖吸虫童虫的转续宿主(如野猪)的肉,亦可受感染。

发病原理和病理 当囊蚴在肠内脱囊,后尾蚴穿过肠壁时,在肠管表面引起纤维素性浆膜炎。进入腹腔后发育为童虫,并在腹腔内游走,引起腹膜炎症及粘连。虫体可在腹腔内发育成熟,但远较在肺部内为差。虫体也可钻入肝脏引起病变。大部分虫体经过肝脏表面和前腹壁间向上穿过横膈,进入胸腔,引起胸膜纤维素性炎症及粘连,然后在肺内形成囊肿,并发育成熟、产卵。一个囊内一般仅有1条成虫,个别可有2条甚至3条。囊肿间可有隧道相通。囊肿破入支气管可引起咯血,血痰常呈烂桃样,含有大量虫卵。



肺吸虫病患者右肺内的脓肿


在肺内的成虫也可窜至纵隔,然后沿该处大血管的根部向上方游走,并沿颈内动脉周围的软组织向上穿行而到达颅底部。然后经动脉孔或破裂孔进入颅腔及大脑,因而和这些孔相近的颞叶和枕叶底部常有陈旧而广泛的病灶,该处软脑膜及硬脑膜也有粘连。脑内病变大多在一侧大脑,最常见的为多发性囊肿,系脑组织被破坏、软化而形成。在脑部病灶内常可找到成虫。囊肿也可因纤维包膜增厚及周围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而形成坚硬的肿块。一般虫体自一侧颞叶或枕叶侵入后,向顶叶及枕叶方向穿行,并向上侵犯底节、内囊及视立等处,也可穿入侧脑室,偶可侵犯小脑。少数虫体亦可异位寄生于皮下或其它部位。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短者为2~15天,长者为1~3月。通常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症状较明显,早期为腹痛、腹泻,继之出现高热、畏寒、乏力、盗汗、荨麻疹、胸痛、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末稍血液中,嗜酸粒细胞数明显增高。

慢性期的典型症状为咳嗽,咳血痰,常呈果酱样或烂桃样,痰中常可找到大量虫卵及夏-莱晶体。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6型: ①胸肺型: 最常见,表现为咳嗽、胸痛、果酱样血痰。胸膜往往同时受累,但发生胸腔积液者较少,大多为胸膜粘连。胸部体征多不甚明显。X线检查大多可见肺部病变,如结节状阴影、多房囊性阴影以及肺纹理增厚等。②腹型: 约占1/3的病例。早期表现为腹痛、腹泻、稀便或带粘液和血。部分病例后期可出现肠粘连,甚至肠梗阻。肝脾有时也可肿大。③脑脊髓型: 约占10~20%的病例,多见于青少年,常同时合并肺部病变。症状有头痛、偏盲、失眠、癫痫、瘫痪等。由于虫体游走,因此脑症状和体征具有多变的特点。头部X线照片可见钙化病灶。脊髓受累时常可出现截瘫。④皮下型: 约10%病例出现皮下结节,大多为1~3cm,多见于腹部、大腿与胸脊部。与四川并殖吸虫病者不同,结节多不游走,有时可在结节中找到成虫及虫卵。⑤阴囊肿块型:约占2.6%的病例,阴囊肿块可大如拳头,局部疼痛,易被误诊为嵌顿疝。⑥亚临床型或隐性感染:在流行区有些患者皮内试验及血清免疫反应阳性,有时X线胸片也有典型改变,但无明显症状。

诊断 (1)流行病学史: 患者生活在肺吸虫病流行区,有吃生或半生的蟹、蝲蛄或虾史。

(2)典型临床表现: ①有咳嗽、咳血、咯痰,痰呈果酱样或烂桃样。②末梢血液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③出现头痛、偏盲、偏瘫、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神经系统症状,且症状多变。

如具备流行病学史及2项以上典型临床表现者应考虑肺吸虫病的可能性而做进一步检查。

实验室检查 (1) 虫卵检查: 痰中找到并殖吸虫卵即可确诊。胸水、脑脊液、心包积液细胞分类检查多为嗜酸粒细胞增多,偶可找到虫卵。

(2) 免疫学检查: 抗原多用成虫制成,包括: ①皮内试验。阳性对诊断有一定意义,但在发病早期可为阴性,治疗后可长期不转阴。②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对痰中找不到虫卵的病例本试验阳性具有诊断价值,治疗后1/2~1年可大部转阴。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此外,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琼脂双向扩散、对流免疫电泳及后尾蚴膜试验等方法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治疗 常用于治疗肺吸虫病的药物有硫双二氯酚、吡喹酮及硝氯酚。

(1) 硫双二氯酚: 疗效好,但疗程较长。剂量为每天50mg/kg,分3次口服,隔日给药,以15~20天治疗日为一疗程。副作用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停药后即可消失。有的病例对虫体被药物杀灭时释放出的异体蛋白过敏而出现荨麻疹,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等,应给予肾上腺皮质素,并停用硫双二氯酚。待情况好转后,仍可继续完成疗程。

(2) 吡喹酮: 对肺吸虫病有良好效果。国内用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剂量为60mg/kg,2天内分服,治疗本病,疗效不够满意; 但加大总剂量至90~100mg/kg,疗程2天,每天药量分2~3次服,疗效显著提高。本药副作用较轻微,有头昏、头痛、乏力、四肢痠痛等,停药后很快消失(参见“日本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病”)。由于本药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无明显延迟反应,可望在抗肺吸虫化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硝氯酚: 对本病有良好的疗效,剂量2mg/kg,大多1次即可治愈。副作用有乏力、多汗、肌肉神经痛、皮疹等。在剂量较大时,患者偶可发生中毒性视神经炎,引起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应予注意。

预防 主要为加强卫生宣传,提倡不吃生或半生的蟹、蝲蛄或虾,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开展普查普治,积极治疗病人,捕杀病兽。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10731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4
  • 更新时间: 2012-12-14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