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劳动卫生 >>粮食贮藏作业劳动卫生

粮食贮藏作业劳动卫生
 
摘要: 粮食贮藏作业系将收获的农作物籽粒,经运输、码垛、晾晒、过筛、加工等,最后存入粮库。为使粮食不受虫害,需投放适量的化学药物。长期贮藏的粮食,还需防止霉变,以保障其食用安全和维持应有的营养价值。

粮食贮藏作业系将收获的农作物籽粒,经运输、码垛、晾晒、过筛、加工等,最后存入粮库。为使粮食不受虫害,需投放适量的化学药物。长期贮藏的粮食,还需防止霉变,以保障其食用安全和维持应有的营养价值。

在扬谷、过筛、运输过程中,工人可长期接触粮食籽粒碎屑、砂土杂物、茸毛状植物纤维和芒屑等粉尘。此类粉尘常具有非特异性上呼吸道刺激作用,可引起咽喉部的灼痛、咳嗽、咯痰、胸闷、气短以及鼻衄等症状。贮麦库工人中常见有结膜炎和皮肤搔痒症。

贮藏的粮食因通风不良、受潮及发热,促使一些霉菌生长繁殖,粮食检验常发现有青霉、曲霉和放线菌等。其孢子和毒素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发生低热、头痛、恶心等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另一种表现为皮肤荨麻疹和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哮喘等霉菌性变态反应。特别是嗜热放线菌属中有些霉菌的芽孢,可使少数工人发生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反复接触可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并导致明显的肺功能损害。本病亦称为农民肺。

侵蚀粮食的主要有害昆虫有谷象、麦蛾等节肢昆虫和恙螨类。工人接触节肢昆虫后,裸露的皮肤往往可引起接触性皮疹,呈散在的小米粒大小,略为隆起的暗红色丘疹,奇痒,一般数天后可自行消退。部分人可形成风团样红疹,周围水肿,局部热痛,愈后留下色素沉着斑。皮炎可继发感染,表现为糜烂面渗出,化脓溃破。恙螨类的主要危害是皮肤疥癣和以支气管哮喘为特征的恙螨类变态反应。

仓库杀虫多用磷化铝(与空气水分反应生成磷化氢)、溴甲烷、氯化苦等熏蒸剂,吸入此类气态物质可引起急性中毒。如磷化氢浓度超过9.3mg/m3,可有头痛、乏力、恶心,严重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肾等。溴甲烷对人畜毒性较强且无警戒性,当吸入50~70mg/L时可引起轻度眩晕; 严重中毒可出现抽搐、昏迷、脑水肿及肺水肿。氯化苦不易散发,空气浓度为0.02mg/L有催泪作用;严重者产生呼吸刺激症状及肝脾肿大,2mg/L可致死。

在码垛、倒卸、分装等粉尘发生处,应设置移动式局部吸尘罩。操作时做到“五轻” (轻运、轻放、轻倒、轻铲、轻扫),工人应穿戴有披肩的防尘帽、防尘口罩和风镜。加强库内的自然通风,防止霉变与生虫。进行熏蒸杀虫时,根据不同种类的粮食,合理选择熏蒸剂和控制使用药量,遵守开库排毒时间,定期对残留农药、霉菌、生物污染和粮食质量进行监测。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4346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