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及其附属器接近体表,工作时与外界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机械性有害因素接触,容易遭受损害。一些化学毒物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可引起全身中毒,也可影响视觉器。这些损害轻者可使患者暂时无法继续工作,重者造成残废。
角膜结膜异物 多见于磨砂轮工人。砂轮飞溅出的细小金属碎屑,以及一般作业中的尘砂、煤屑、碎石等飞贴在角膜、结膜表面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如眼睑痉挛、畏光、流泪、眼内磨擦感、疼痛等,存留久者可导致角膜感染发炎,甚至可形成瘢痕,影响视力。应尽快擦去或剔除异物,应用抗生素眼药。
角膜结膜炎 工作环境空气中含有的刺激性物质,如硫化氢、焦油、三氯醋酸、甲醛、挥发性溶剂等,可使角膜糜烂,结膜充血,发生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除对症治疗外,应加强戴防护眼镜的教育和规定。
眼挫伤 眼部受钝器的重力和冲力打击所致损伤。致伤物多为较大的金属片、矿石块或使用的重工具。眼球各部及其附属器均可受伤。轻者局部充血、水肿、功能暂时减退;重者组织破裂、异位、水肿、出血、造成永久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伤后应安静休息,对症治疗。有组织破裂异位者应复位缝合。
眼球穿孔伤 眼球被尖锐工具刺伤,或因用铁锤敲打金属物时锤上铁屑、细小金属或矿石碎屑磞入眼内所致。可分为单纯性眼球穿孔伤和合并球内异物伤两类。单纯性穿孔伤,伤口小又无眼内组织嵌顿在伤口内者,如无感染,则合并症较少,伤口愈合快,预后较好。球内有异物或伤口大,有眼内容物嵌顿或脱出者,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晶状体受伤则形成外伤性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穿孔性外伤有发生交感性眼炎的可能。
球内异物 无机物质,如金、银、玻璃等在眼内不发生化学反应,刺激性小; 铜、铁、铝、铅等在眼内可引起化学反应,尤以铜、铁为甚,可以发生眼黄铜沉着症、眼铁末沉着症。纯铜还可引起非感染性化脓。石子在眼内可引起化脓性炎症。有机物质如睫毛、棉花、木屑等则常形成肉芽,结缔组织包绕异物,可破坏眼球的正常结构,终至眼球萎缩而失明。治疗,局部抗感染,切除脱出的组织,缝合伤口。有异物者,应尽量设法取出异物。全身抗感染。注射抗破伤风血清。
化学灼伤 在生产过程中,作用强烈的化学物接触眼球可致灼伤,见于:①眼部暴露在强烈的刺激性气体中,如硫化氢、氨等: ②化学液体溅入眼内,如强酸(硫酸,硝酸),强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③化学性粉尘等。化学物进入结膜囊内立即引起强烈的刺激症状,如疼痛、畏光、流泪、烧灼感、异物感、眼睑痉挛、视力减退。检查可见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结膜、角膜坏死。损伤程度与化学物的性质和浓度有关。一般酸性物质较碱性物质对眼的损害轻。前者与眼表层组织内的蛋白质结合成为凝固性蛋白质,阻止了酸性物质继续向深部渗透,因而病变局限于酸性物质接触的部位,坏死组织脱落后易修复。碱性物质易溶于水,水溶液中的氢氧离子与组织内脂肪结合,起皂化作用,使组织软化、溶解,因而碱性物质可继续向深部扩散,病变可加深扩大,眼球壁可能穿破,也可能发生青光眼、白内障而导致失明。
化学灼伤预后好坏的关键在于急救措施是否及时,包括: ①立即彻底冲洗; ②止痛,局部滴1%地卡因液,重者可给镇痛剂; ③散瞳; ④预防感染,局部用抗生素眼药,重者给予抗感染治疗; ⑤预防睑球粘连,首先擦去坏死组织,然后用大量油剂药物,如抗生素眼药膏或消毒石蜡油。后期瘢痕形成,可作成形术、角膜移植术等。化学车间应设眼冲洗液。用酸车间储备2.5%碳酸氢钠溶液,用碱车间储备3%硼酸溶液,以便急救时使用,车间内至少应有眼冲洗设备。
中毒性眼损伤 化学毒物进入人体,不仅可致全身中毒,也可引起职业性眼损害。这种毒物可作用于大脑视中枢、眼球运动中枢、视路、眼内组织而发生视力障碍、色觉异常和幻视等。
(1) 铅 (Pb): 急性铅中毒可出现视网膜动脉痉挛。急性职业性铅中毒脑病已极为罕见。更难见到铅中毒所致视神经损害和失明。曾有人报告铅中毒患者有视网膜点彩,但尚未经证实,存在意见分岐。
(2) 汞 (Hg): 可致眼球震颤,多年接触者可出现汞晶状体混浊,即在晶状体囊下显现浅棕色或深红色金属反光,以瞳孔区为致密,停止接触汞后混浊不消失,但不影响视力。有机汞化合物中毒可出现视野缩小,大量接触者视野进行性缩小,可导致失明。
(3) 铊 (T1): 中毒后偶见发生虹膜睫状体炎、球后视神经炎。
(4) 砷(As) 砷及其化合物均可直接刺激眼球,发生结膜、角膜炎,眼球壁坏死穿孔。中毒后视网膜出血,有时出现一过性近视。
(5) 有机磷农药: 造成体内大量乙酰胆碱蓄积,眼部损害表现眼睑震颤,瞳孔缩小成针尖状,视力模糊,睫状肌痉挛。
(6) 一氧化碳 (CO): 急性窒息时瞳孔扩大,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或永久性视力减退,视网膜血管痉挛,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并可发生球后视神经炎、视野缩小、中心暗点、暗适应减退、瞳孔不等大等。有时眼底并无改变、其视力减退可能由脑皮质病变所致。有时中毒后遗留黄视、无融合力或同侧偏盲。
(7) 二硫化碳(CS2): 急性中毒已少见。慢性中毒时,角膜知觉迟钝; 但第V对脑神经的其它分布区无知觉异常。瞳孔强直,调节功能障碍,轻度视乳头炎或球后视神经炎,导致部分视神经萎缩,视野向心性缩小,视网膜动脉硬化,出现视网膜微动脉瘤,用萤光素眼底摄影、更易发现。
(8) 甲醇(CH3OH):急性中毒可出现视神经炎,如无恰当治疗,视神经炎可发展为视神经萎缩,终致失明。有的急性中毒患者昏迷清醒后可发现失明,此时可为永久性者; 但多数患者视力一度暂时好转,随后出现持续性视力下降,待发展至视神经萎缩后再次失明。慢性中毒患者可有视乳头充血水肿、球后视神经炎,晚期视神经萎缩,有时出现眼外肌麻痹、上睑下垂。
(9) 三氯乙烯(CHCl=CCCl2):可发生中毒性弱视、视神经乳头炎或视神经脊髓炎,视野出现中心或中心旁暗点,视神经萎缩,色觉障碍。三叉神经受累时,角膜知觉消失,发生进行性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10) 苯 (C6H6): 慢性苯中毒患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可出现眼睑、结膜、虹膜、脉络膜和视网膜出血。
(11)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苯胺(C6H5NH2)和硝基苯 (C6H5NO2) 进入体内,均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 “紫绀面容”,此时眼底亦呈紫绀。脱离接触后,皮肤和眼底均恢复正常色泽。中毒时视乳头充血发炎,视野缩窄有中心暗点,视网膜动脉细,静脉曲张,可见出血和渗出。
(12) 三硝基甲苯(TNT,C6H2(NO2)3CH3)除可发生硝基苯所致眼底病变外,最常见者为三硝基甲苯中毒性白内障。此种白内障病程缓慢,病变开始于晶状体周边部,为多数尖向内,底向外的楔形混浊联接而成,有的晶状体前中央部同时出现环形混浊,其直径约与瞳孔等大。后期混浊加重变致密,影响视力。
(13) 二硝基酚 [C6H3(NO2)2OH]及二硝基萘(C10H(NO2)2): 二者均可致白内障。开始于晶状体前囊下,初为灰白色细点状混浊,逐渐在皮质内呈盘形混浊,终致晶状体完全混浊。白内障的进展程度较三硝基甲苯所致者为快。
(14) 萘(C10H8): 长期接触高浓度萘后, 可发生视神经炎及类似糖尿病的眼底改变,随后视神经萎缩,玻璃状体内有闪辉溶解性混浊和白内障。
(15) 吡啶(C5H5N): 慢性影响偶见眼球水平性震荡、同侧偏盲、上睑下垂、瞳孔不等大等。
热灼伤 工业生产过程中,高热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如飞来的赤热铁,熔化的铜、铅、玻璃均可灼伤眼部。轻度灼伤时,眼睑、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浅层灼伤,很快痊愈。重度灼伤可致眼部组织坏死,甚至使眼球穿孔,眼内容物流出,继发感染,以至失明。重灼伤后常发生睑球粘连、假性翼状胬肉、眼睑畸形、眼睑闭合不全等。治疗与化学灼伤同,预防感染和睑球粘连,发生畸形者手术矫正。
眼辐射性损伤 不同波长的辐射线对机体引起不同的效应和损伤,如物理性的热效应,化学性的光效应和电离性的生物效应均可使眼受伤。
辐射性热损伤
(1) 热性白内障: 为短红外线,波长在800~1200nm所致晶状体损伤,见于高温车间,如吹玻璃工人在炉前高温约1,500℃下作业所致白内障。又称吹玻璃工白内障。此种白内障发生于工龄较长的工人中。由晶状体后极部开始混浊,故早期就影响视力,晶状体可逐渐完全变混浊。在病程中还可见晶状体前囊表层剥脱,剥脱的丝状物一端连接在前囊上,一端卷曲在前房内飘动,此为热性白内障的典型表现。早期可行增视性虹膜切出术,晚期行白内障摘出术。预防措施包括降温,戴用金属氧化物如铁、钴、铈等混合于玻璃内的防护眼镜。
(2) 视网膜灼伤: 短波红外线,波长为1000nm者可透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上,造成黄斑部灼伤,其病变与日蚀性盲相似。工业中的弧光、电焊光、气焊光均可引起这种病变。黄斑水肿出血、渗出,甚至视网膜浅脱离,视野出现中心暗点。轻者可完全恢复。重者黄斑部色素紊乱,甚至形成破孔,视力不能恢复。
(3) 激光所致眼损伤: 激光的光源有多种。使用不当均可发生热灼伤。如角膜混浊,虹膜穿孔,晶状体混浊,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破孔等。对症治疗。
(4) 微波所致眼损伤: 微波为电磁波,其能量不足以产生电离作用,但其热效应可导致白内障和眼底出血,并使暗适应时间延长。工作时戴金属网眼镜预防。
电光性眼炎 为短波紫外线,波长295~360nm所致眼损伤。工业上由于电焊工不戴防护眼镜,直接受紫外光辐射所致。一般潜伏期为6~10小时,最短为30分钟。症状为畏光、流泪、异物感、疼痛。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浅层点状着色,瞳孔缩小。症状一般持续6~8小时,约24小时内可完全消失。对症治疗,可用1%地卡因滴眼以减轻症状,但使用次数不可过多,以免引起角膜上皮水肿。
电离性损伤 镭、X射线、γ射线、快中子等可致眼部损伤。以晶状体最敏感,可形成电离辐射性白内障。潜伏期平均2~4年,由晶状体后极部开始,逐渐发展至完全混浊。严重患者,可出现眼睑皮肤红斑、溃疡,癌肿; 结膜充血、血管堵塞、膨胀成串珠状;角膜知觉减退,上皮点状剥脱、溃疡、坏死; 虹膜发炎、萎缩; 视网膜血管扩张、水肿,渗出、出血,以及中央静脉阻塞、视乳头水肿等。成熟的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术。工作时戴铅玻璃眼镜。
工业性眼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宣传减少及消除物理化学因素影响的防护知识,建立、健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应根据不同特点,戴各种防护眼镜或面罩等,以预防有害因素对眼的局部伤害作用。一旦发生工业性眼病 (或外伤)时,除特殊疗法外,其它均应针对具体情况及时给予妥善、细致的眼科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