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症
 
摘要: 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荨麻疹,是用钝物擦划皮肤后,在受擦划部位发生的风团反应。常见二型,一型称单纯性皮肤划痕症,见于5%的正常人,属于生理性体质异常,无明显原因,不伴发荨麻疹,成年女性较多。

皮肤划痕症又称人工荨麻疹,是用钝物擦划皮肤后,在受擦划部位发生的风团反应。常见二型,一型称单纯性皮肤划痕症,见于5%的正常人,属于生理性体质异常,无明显原因,不伴发荨麻疹,成年女性较多。发生的风团约在擦划后6~7分钟达高峰,10~15分钟后消退,可无任何自觉症状; 另一型由变态反应性荨麻疹相伴发的皮肤划痕症,属于症候性皮肤划痕症,常见于健康的年轻人,可能由于皮肤受外界刺激后,局部细胞受损而释放组织胺诱发瘙痒感及风团,搔抓、摩擦后而发病,遇热加重,有时用牙齿压迫口唇后可引起血管水肿样改变,约半小时后消退。个别患者血清中有循环抗体,被动转移试验阳性; 青霉素可使症状加重或诱发本病。

此外还有一种皮肤划痕症,搔抓后皮肤出现与普通皮肤划痕症相似的风团,20分钟左右消失,但于3~6小时后又在原发处再度出现风团,且持续24~48小时方再消退,有灼痛感。

抗组织胺类药物能使任何类型的皮肤划痕现象好转。羟嗪类药物,安它乐及去氯羟嗪兼有安定及抗五羟色胺作用,疗效优于其他抗组织胺药。亦可试用紫外线照射。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8081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