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痤疮是以坏死性丘疹、结痂及痘疮样疤痕为特征的皮肤病。脓液培养可有葡萄球菌生长。患者常有明显的皮脂溢出。用致病细菌培养物作皮肤试验可呈阳性反应,表明可能存在过敏机制。本病多见于中年,男多于女。损害好发于额部发际,为针头到绿豆大的红色毛囊丘疹。数日后毛囊口周围出现黑色坏死痂并略凹陷,脱痂后遗留圆形萎缩性痘疮样疤痕。常反复发作,病程慢性。自觉略痒或轻度灼热感,无黑头等寻常痤疮损害。病理变化为毛囊口角层下小脓疡,表皮和真皮上部有限局性坏死。毛囊周围有急性炎症反应及血管栓塞。炎症浸润中可见浆细胞及肥大细胞。本病须与毛囊炎及粟粒性坏死性痤疮鉴别。毛囊炎不限于额部发际,丘疹中央无坏死、结痂。粟粒性坏死性痤疮可能为本病的一种浅在型,好发于中年男性的头皮,常有显著瘙痒及脂溢,损害为少数针头大丘疹,常被抓破而呈小溃疡、糜烂和血痂,偶见脓疱。愈后有浅表疤痕,毛发常不脱落。治疗时局部可应用复方硫黄洗剂、5%白降汞软膏、5%硫黄软膏或抗生素软膏。内用抗生素亦有一定效果。此外可试用自家疫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