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医学蠕虫与蠕虫病

医学蠕虫与蠕虫病
 
摘要: 动物界中的环节动物门、扁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和线形动物门所属的各种营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的动物,习惯上统称为蠕虫。狭义的蠕虫学是以寄生蠕虫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动物界中的环节动物门、扁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和线形动物门所属的各种营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的动物,习惯上统称为蠕虫。狭义的蠕虫学是以寄生蠕虫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寄生蠕虫的宿主范围很广,从植物、无脊椎动物直到哺乳动物和人。寄生人体的蠕虫称医学蠕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消化道、胆道、血管、肝、肺、脑、肾、肌肉及淋巴系统等处。寄生阶段可以是成虫、幼虫,或是成虫和幼虫,因虫种而异。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蠕虫病。医学上的重要蠕虫主要分属于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和绦虫纲以及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棘头动物门所属的若干虫种主要是动物的寄生虫,仅少数虫种偶然寄生人体。广义上,环节动物门中与医学有关的蛭纲中的若干虫种,也可包括在医学蠕虫的范围内。

重要的医学蠕虫按动物分类系统属以上的分类等级名称为: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吸虫纲(Trematoda)

    复殖目(Digenea)

      后睾科(Opisthorchiidae)

       支睾属(Clonorchis)

       后睾属(Opisthorchis)

      异形科(Heterophyidae)

       异形属(Heterophyes)

       后殖属(Metagonimus)

       单睾属(Haplorchis)

      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

      双腔科(Dicrocoeliidae)

       双腔属(Dicrocoelium)

       阔盘属(Eurytrema)

      片形科(Fasciolidae)

       姜片属(Fasciolopsis)

       片形属(Fasciola)

      并殖科(Paragonimidae)

       并殖属(Paragonimus)

       狸殖属(Pagumogonimus)

      裂体科(Schistosomatidae)

       裂体属(Schistosoma)

绦虫纲(Cestoidea)

  多节亚纲(Eucestoda)

   假叶目(Pseudophyllidea)

    裂头科(Diphyllobothriidae)

     迭宫属(Spirometra)

     裂头属(Diphyllobothrium)

   圆叶目(Cyclophyllidea)

    代凡科(Davaineidae)

     瑞列属(Raillietina)

    囊宫科(Dilepididae)

     复孔属(Diphylidium)

    膜壳科(Hymenolepididae)

     膜壳属(Hymenolepis)

    带科(Taeniidae)

     带属(Taenia)

     带吻属(Taeniarhynchus)

     多头属(Multiceps)

     棘球属(Echinococcus)

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idea)

  棘头虫纲(Acanthocephala)

   原棘头虫目(Archiacanthocephala)

    寡棘吻科(Oligacanthorhynchidae)

     巨吻棘头虫属(Macracanthorhynchus)

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

 线形动物亚门(Nemathelminthia)

  线虫纲(Nematoda)

   尾感器亚纲(Phasmidia)

    小杆目(Rhabditida)

     类圆科(Strongyloididae)

      类圆属(Strongyloides)

     钩口科(Ancylostomatidae)

      钩口属(Ancylostoma)

      板口属(Necator)

     毛圆线科(Trichostrongylidae)

      毛圆线属(Trichostrongylus)

    蛔目(Ascaridida)

     蛔虫科(Ascaridae)

      蛔虫属(Ascaris)

     尖尾科(Oxyuridae)

      住肠属(Enterobius)

     旋尾目(Spirurida)

      丝虫科(Filariidae)

       吴策属(Wuchereria)

       布鲁属(Brugia)

      龙线科(Dracunculidae)

       龙线属(Dracunculus)

      吸吮科(Thelaziidae)

       吸吮属(Thelazia)

      腭口科(Gnathostomatidae)

       腭口属(Gnathostoma)

      筒线科(Gongylonematidae)

       筒线属(Gongylonema)

    无尾感觉器亚纲(Asphasmidia)

     嘴刺目(Enoplida)

      鞭虫科(Trichuridae)

       鞭虫属(Trichuris)

      毛细科(Capillaridae)

       毛细属(Capillaria)

      毛线科(Trichinellidae)

       毛线属(Trichinella)

医学蠕虫 蠕虫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成虫虫体两侧对称,无体腔或仅有假体腔。组织和器官系统由三个胚层分化而来,故属于三胚层动物。在寄生蠕虫的种系发生过程中,与自由生活的种类相比,其形态发生了一系列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变化,包括具有与寄生场所相适应的外形;无运动器官,但可有特殊的附着器官,如吸盘、齿、钩等;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明显退化;消化器官简单、退化,甚至没有;生殖器官特别发达,且可有雌雄同体等现象。

蠕虫的生活史包括自虫卵经幼虫到成虫的整个个体发育过程。斯克里亚宾根据蠕虫发育方式的不同,将蠕虫分为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两大类。土源性蠕虫的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大多数线虫的生活史属此类;生物源性蠕虫的生活史复杂,需要中间宿主,所有的吸虫、棘头虫,大部分绦虫和个别线虫的生活史属此类。

吸虫 寄生人体的吸虫属于复殖目,大多数种属为雌雄同体,无体腔,虫体内部充满实质细胞,形成一网状结构以支持内部器官。

成虫体扁平,呈叶状或舌状,个别种属如血吸虫似圆柱形。通常有口吸盘和腹吸盘。

根据对吸虫超微结构的观察,其体壁自外向内依次由皮层、肌层和皮层下细胞体组成。皮层与宿主组织直接接触,代谢很活跃,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它系由皮层下细胞体延伸的远心细胞质汇合而成,无核亦无界,为共质体或合胞体性质。皮层共分3层,即外质膜、基质膜及两者之间的基质。基质内含有线粒体和分泌小体等包涵体。皮层表面还有许多特殊的表面结构,如由外质膜折叠形成的凹陷和隆起、疣以及感觉器乳头等。外质膜外常可见一层颗粒性外膜,如为大分子多糖性质,则称糖被膜。

吸虫消化器官包括口、咽、食道和肠。肠在腹吸盘前分为两支肠支,沿虫体两侧直行或呈波浪状蜿蜒伸至虫体末端,以盲端终,无肛门。有些虫种的肠支再分支,或两肠支在虫体后部又合而为一。肠壁由单层细胞组成,表面具有伸向肠腔的扁平状或指状突起,在光学显微镜下形似微绒毛,游离于肠腔,以增加吸收面积。

吸虫的排泄器官为对称的管状系统,分布于虫体两侧,起始部为焰细胞,以毛细管相连,最后集合成两根集合管通入虫体后部的排泄囊,以排泄孔开口在虫体后端。

吸虫除血吸虫外皆为雌雄同体,于两支肠管间有雌雄两性生殖器官,共同开口于生殖腔。雌性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卵膜、子宫及阴道。在输卵管上有由两侧卵黄腺管会合而成的卵黄总管、受精囊以及劳氏管的开口。卵模周围有梅氏腺。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贮精囊周围有前列腺。有的虫种的射精管与雄茎相连,有的虫种为一肌性雄茎囊所包绕。阴道及射精管(或雄茎)分别开口于生殖腔,经生殖孔通向体外。

吸虫的神经系统包括位于咽两侧的1对神经节。自每吸虫的神经系统包括位于咽两侧的1对神经节。 自每一神经节向前后发出3条神经干,分布于背面、腹面及侧面。向后的神经干之间有横索相联。由神经干发出的神经感觉末梢到达口、腹吸盘及整个皮层,与感觉毛相连,形成特殊的感觉单位。

所有的吸虫都需淡水螺作为中间宿主,有的种类还需要第二中间宿主,如鱼、虾、蟹、蝲蛄等。成虫异体受精或自体受精后产卵。虫卵自宿主体内排出时或含毛蚴,或含卵细胞和卵黄细胞,须在外界淡水环境中发育为毛蚴。毛蚴在水中孵出,侵入螺体,或含毛蚴卵直接为螺类吞食,毛蚴在螺的消化道内孵出。在螺体内毛蚴转变为胞蚴并进行幼体生殖,顺序发育并繁殖为雷蚴或子胞蚴和尾蚴。尾蚴成熟后,自螺体逸出,或直接侵入终宿主,如血吸虫; 或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或附于媒介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囊蚴经口进入终宿主,如华支睾吸虫、姜片虫等。侵入终宿主体内的幼虫直接或循一定的途径移行,最后到达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

绦虫 寄生人体的绦虫多属于圆叶目,少数属假叶目。绦虫无体腔,虫体内部充满海绵状实质细胞团,内部器官即分布其中。绦虫无消化道。寄生人体的绦虫皆为雌雄同体。

成虫除头部外,虫体背腹扁平,体长自数毫米至数米,因虫种而异,呈带状,分节。全虫由头节、颈部和链体组成。头节呈球形或梭形,其上有吸盘或吸槽。颈部细短,不分节,由此向后,连续长出节片,组成链体。按生殖器官发育的成熟程度,可将节片分为未成熟节片(幼节)、成熟节片(成节)和妊娠节片(孕节)。节片数目自数节至数千节,因虫种而异。

绦虫体壁的基本构造与吸虫的相似。皮层有吸收营养及合成、贮存和转运营养物质的功能。皮层的基质区较厚,具空泡,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整个皮层的表面布满微小的指状细胞质突起,称微毛,极大地增加了皮层表面的吸收面积,且有助于虫体附着。皮层外有一层糖被膜。

在虫体实质组织中散在分布着含钙、镁及其它微量金属元素的微粒,覆以被膜,称石灰小体。

绦虫的排泄器官也由焰细胞、毛细管和排泄管组成。排泄管背腹各1对,沿虫体两侧纵行并贯穿整个链体,开口于末端。在每一节片后部均有横支连接两侧纵管。

寄生人体的绦虫的成熟节片具有雌雄性生殖器官。通常雄性生殖器官较雌性的先发育成熟,占每一节片前端大部。幼节中,生殖器官未发育或仅部分发育;成节中,两性生殖器官均充分发育并具生殖功能;孕节中,子宫已充满虫卵。雄性生殖器官包括1个、几个以至数百个睾丸,圆形,散在分布于虫体实质之中。每一睾丸发出一输出管,汇集而成输精管。输精管通常曲折蜿蜒伸入雄茎囊,膨胀成贮精囊,下接射精管,末端为雄茎。雄茎囊为椭圆形的肌性器官,贮精囊的一部分、射精管、雄茎及前列腺均包含在其内。雄茎和阴道并行,分别开口于生殖腔。生殖腔略向表面突出,其开口为生殖孔。生殖孔的位置在节片的侧部或中部,因虫种而异。雌性生殖器官有分为左右两叶的卵巢1个,位于睾丸之后的节片中纵轴部,下接输卵管。输卵管分为两支较大的管道,一支略膨大形成卵模、与子宫相通,子宫为盲管或有开口,另一支形成受精囊,并接受卵黄总管、连接阴道通往生殖腔。卵黄腺或为滤泡状,散在分布,或聚集为单一致密实体,位于卵巢之后,因虫种而异。

绦虫神经系统包括头节中的神经节与6根纵向行走并贯穿整个链体的神经干,在每节纵行神经干间均有横支相连。

绦虫成虫均寄生于终宿主的消化道内。除个别虫种外(如微小膜壳绦虫),生活史中均需中间宿主。圆叶目绦虫无子宫孔,自虫体脱落的孕节在体外或宿主肠内破裂而释出虫卵,卵内含六钩蚴。当虫卵或孕节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六钩蚴自卵内逸出,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囊尾蚴(广义的)或似囊尾蚴。囊尾蚴寄生于哺乳动物,俗称囊虫,在不同种类的绦虫,可因其结构不同分别称为囊尾蚴(狭义的)、多头蚴和棘球蚴(echinococcus)。似囊尾蚴寄生于甲壳纲及昆虫纲等节肢动物体内。终宿主可因吞食含有上述幼虫的中间宿主组织而受感染。幼虫在终宿主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假叶目绦虫具子宫孔,虫卵自子宫孔排出,须在淡水环境中发育为钩毛蚴并孵出。钩毛蚴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原尾蚴。含原尾蚴的宿主如被第二中间宿主,如鱼、蛙、蛇等吞食,便在其体内发育为裂头蚴。终宿主可因吞食含裂头蚴的中间宿主组织而感染。裂头蚴在终宿主小肠内发育为成虫。绦虫可以成虫阶段在人体寄生,如牛肉绦虫,也可以成虫及幼虫阶段在人体寄生,如猪肉绦虫,或仅是幼虫阶段在人体寄生,如棘球绦虫。由幼虫寄生所引起的后果较由成虫所致者更为严重。

线虫 寄生人体的线虫主要属于线虫纲,皆为雌雄异体,具假体腔,充满其内的液体称为血淋巴,因具流体静压而起支架作用,且为线虫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内部器官皆浸于其中。

成虫多呈前端尖细的长圆柱状,不同种属的大小悬殊。通常雌虫较雄虫为大。雌虫尾部尖直,雄虫尾部弯曲或呈繖状。

线虫体壁自外向内由角皮层,角皮下层及体壁肌层组成。角皮层系由角皮下层分泌的非细胞结构,分3层,即皮质层,基质层(或同质层)和纤维层,以基膜与角皮下层分界。角皮表面坚韧、光滑或具清晰的横纹。在有的种属,可见到唇瓣、乳突、皮棘、翼之类的表面结构。角皮下层为合胞体性质,沿背、腹中线及两侧向假体腔内增厚突出,形成4条纵索,合胞体的细胞核位于其内。索内贮有糖原和脂质,内有排泄管及神经干。线虫具单一纵肌层,被纵索分隔为4个象限。每一象限中,肌细胞多而长者称多肌型,如蛔虫;肌细胞大而少者称寡肌型,如钩虫、蛲虫;肌细胞细而密者称细肌型,如鞭虫。

线虫有完整的消化道,包括口腔(或口囊)、食道、中肠、直肠及肛门。口孔周围或有唇瓣,其上有乳突; 或有口囊,内可有牙齿、切板等结构,因虫种而异。食道大多为肌性,有食道腺;有的虫种的食道邻接杆细胞体。线虫中肠肠壁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内缘具绒毛,有吸收及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雌虫直肠以肛门开口于虫体末端腹面。雄虫射精管开口入直肠形成肛殖腔,通外界。

寄生线虫排泄器官一般由1对不分支的纵行排泄管组成,位于侧索之中,在腹面中线食道部位由短横管连合,成“H”形,有的虫种为倒“U”型,开口于近虫体前端腹面的排泄孔。

雌、雄性生殖器官都由细长弯曲的小管组成。雄性生殖器官为单管型、包括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及射精管。射精管有前列腺围绕,通入肛殖腔。雄性器官末端常有单一或成对的交合刺及引带; 尾端可有交合繖。雌性生殖器官有单管型或双管型,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射卵器、阴道及阴门。如为双管型,两管或并行排列或前后排列,最后会合通入阴道。阴门位置多在虫体前部或中部。

神经系统包括环绕咽部的神经环和向前及向后的3对神经干。寄生性线虫的感觉器官为乳突、头感器及尾感器等。

绝大多数在消化道内寄生的线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成虫产卵或直接排出幼虫,因虫种而异。排出的虫卵的发育阶段可为单细胞期、多细胞期,或已发育至幼虫阶段。虫卵须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发育至感染期。有的虫种,卵内幼虫在外界不孵出,须经口进入人体,在消化道内孵出,直接发育为成虫寄生,如蛲虫;或孵出后须循一定的体内移行途径再回到肠道寄生,如蛔虫。有些虫种,虫卵内幼虫在外界孵出并发育至感染期经皮肤进入人体,经体内移行后至肠道寄生,如钩虫。有些虫种,成虫排在消化道内的幼虫可以直接侵入肠粘膜进入血流,在组织内寄生,如旋毛虫;或经移行再回到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寄生,如粪类圆线虫。

在组织内寄生的线虫通常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期幼虫,然后感染人体,例如在淋巴系统或组织中寄生的丝虫需要蚊或其它吸血昆虫做中间宿主,感染期幼虫通过蚊或其它吸血昆虫的再次叮刺吸血进入人体。

线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蜕皮3~4次,才能发育至成虫。第1次或第2次蜕皮后即具感染性,一般在卵壳内或在中间宿主体内发生。而第3、4次蜕皮通常在终宿主体内发生。

寄生蠕虫在其种系发生过程中,不仅在形态与结构上发生了一系列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变化,而且也产生了适应特殊寄生生活需要的生理功能。研究寄生蠕虫的生理将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寄生虫与宿主之间既互相适应,又互相斗争的复杂关系,并为研制更有效的抗蠕虫药物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营养: 寄生蠕虫从其寄生环境中获得的营养物质,包括血液、组织液、胆汁、粘膜或腔道壁组织和肠内容物等,因虫种及寄生环境而异。吸虫消化道前端的肌性咽结构和肠管上皮表面分布的大量绒毛,有利于摄取和吸收营养物质。虫体表面皮层也具有营养吸收功能。线虫具有完整的消化道,肠管上皮具有大量微绒毛。吸虫和线虫的消化过程主要在肠内进行,但有的吸虫兼有细胞外及细胞内消化。绦虫无消化道,依靠虫体表面皮层从寄生环境中吸收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和半乳糖或其它单糖和双糖及氨基酸,甚至通过体外消化作用利用较大分子的蛋白质。

(2) 呼吸: 成虫的呼吸可为兼性需氧(吸虫)或兼性厌氧(绦虫、线虫)。在有氧可供利用的条件下,它们皆可利用氧,并发生氧化磷酸化作用。不同种类或同类蠕虫中不同虫种及同种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氧的依赖程度以及氧化过程的相对重要性也不同。例如曼氏血吸虫成虫,至少有25%的能量是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的,而同是吸虫的肝片吸虫,其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水平很低,或不存在。根据对一些寄生蠕虫的研究,证明在寄生阶段皆有功能性细胞色素体系存在,但细胞色素链的构成或终末氧化酶的性质反映出对氧的依赖程度的差别。许多蠕虫具有不同于典型的哺乳动物的细胞色素链,其特点表现为有分支和多个终末氧化酶,其中一支与哺乳动物相似,以细胞色素a3为终末氧化酶。另一支终末氧化酶为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细胞色素C、且通常皆以细胞色素C链为主要电子传递途径,据认为,这是对缺氧环境的一种适应。与此相反,有些蠕虫,如曼氏血吸虫成虫仅具有不分支的典型哺乳动物型电子传递系统。

(3) 能量代谢: 葡萄糖和糖原是寄生蠕虫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能量来源。大多数寄生蠕虫成虫主要依赖糖的无氧酵解获得能量。蠕虫寄生阶段厌氧糖代谢的途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与哺乳动物相同的糖酵解过程,乳酸是主要的代谢终产物,如曼氏血吸虫。另一种是按正常糖酵解过程顺序进行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作用,结合二氧化碳产生草酰乙酸。然后通过草酰乙酸到琥珀酸的部分三羧酸循环过程完成,并排出还原性有机终产物,如琥珀酸等。

(4) 生殖: 寄生蠕虫的生殖器官高度发达,并具有巨大的生殖力,表现为产卵量大或在幼体阶段有无性繁殖过程。此外,雌雄同体现象也增加了受精的机会。这些都是对寄生生活和复杂的生活史过程的重要适应表现。

大多数蠕虫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雌雄异体的种类,由两性成熟个体交配受精。雌雄同体的种类兼可自体或异体受精,产出虫卵或幼虫。有些蠕虫,在其生活史中,不仅有宿主的转换,而且还有有性与无性生殖世代交替的现象,例如吸虫在终宿主体内进行有性生殖,而在螺体内进行无性生殖,即幼体生殖或称多胎(多胚)现象。棘球蚴通过胚层向囊内长出许多育囊和头节样原头蚴进行幼体增殖亦属一种多胎现象。

蠕虫感染与蠕虫病 蠕虫对宿主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若被宿主迅速修复或代偿,则不出现症状和体征,称为带虫状态或蠕虫感染。若蠕虫寄生导致不同程度的临床疾病现象,则称蠕虫病。

流行病学 人体的蠕虫感染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蠕虫病的流行区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常成为这些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卫生问题。

从蠕虫病的流行病学角度,可将蠕虫分为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两类。对于大多数土源性蠕虫,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这类蠕虫的传播阶段直接在外界环境中发育至感染期,人受感染是直接的,或是由于吞食了感染期虫卵或是由于感染期幼虫直接经皮肤进入人体。绝大多数生物源性蠕虫病是人、兽共患的动物源性寄生虫病,除人以外,传染源还可是家畜或野生动物贮存宿主。这类蠕虫的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期。人的感染必需通过一定的中间宿主,或媒介植物和转续宿主。一般认为,人群对蠕虫普遍易感,在流行区,居民常反复感染。

蠕虫病的流行常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影响蠕虫病流行的因素是复杂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可直接影响蠕虫病的流行,也可以通过影响生物种群的分布及其活动,间接影响蠕虫病的流行。而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条件、公共卫生设施状况和卫生习惯、风俗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及生产方式等,在蠕虫病的流行中常起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土源性蠕虫病的分布较广,其流行的广泛程度与虫种传播阶段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高低,及其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紧密和复杂的程度有关。生物源性蠕虫病的分布则与有关的中间宿主或媒介植物及贮存宿主的分布相一致。

发病原理 蠕虫幼虫侵入人体及在人体内移行,以及虫体在局部寄生皆能对人体产生损害。蠕虫寄生对人体产生的损害兼有机械性和化学性的性质,如成虫寄生可堵塞腔道,压迫或破坏邻近的组织;蠕虫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对宿主组织可产生直接损害或通过其中的抗原物质,引起宿主组织的免疫病理损害。此外,蠕虫也可通过与宿主争夺营养物造成对宿主的损害。

在人体与蠕虫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体组织可出现组织的、免疫的病理变化和生理功能障碍,有的可导致出现疾病症状。蠕虫幼虫在体内移行的径路上以及蠕虫寄生的局部常出现细胞浸润。肠道内寄生蠕虫的附着部位周围有细胞浸润现象,如钩虫咬着肠粘膜处所见的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组织内寄生蠕虫的成虫、幼虫或虫卵所引起的细胞浸润,或转变为纤维组织,形成包囊包围虫体,如囊尾蚴、棘球蚴,或形成肉芽肿,如蛔虫幼虫或马来丝虫微丝蚴在肺,血吸虫卵在肝、肠所形成的肉芽肿。这类肉芽肿的细胞成分有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类上皮细胞等。这类肉芽肿的性质多属于免疫病理反应。有的蠕虫感染伴有速发型变态反应,如蛔虫幼虫或丝虫幼虫经肺引起的哮喘;有的伴有迟发型变态反应,如曼氏血吸虫卵所致的肉芽肿。此外,由于在血循环内形成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引起全身性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例如急性血吸虫病所表现的类似急性血清病的症状和慢性血吸虫病所见的肾小球肾炎等。组织增生是某些蠕虫寄生常见的病理变化。华支睾吸虫在胆管内寄生,可引起胆管上皮腺体增生;丝虫在淋巴管内寄生,可发生淋巴管内皮增生;沉积在结肠壁或膀胱壁的血吸虫卵,可诱发组织增生,出现息肉样病变,有的可转变为结肠癌或膀胱癌。

在蠕虫病,由于在血循环内形成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引起全身性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例如,急性血吸虫病所出现的类似急性血清病的症状或慢性血吸虫病所见的肾小球肾炎。

大多数蠕虫病在临床上具有逐渐发病和慢性病程的特征,但也有因一次大量感染而呈急性发病的,如急性血吸虫病,蛔虫性哮喘等。

蠕虫感染能引起宿主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表现为对再感染具有一定程度的防御作用,即保护性免疫;或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即变态反应,属免疫病理反应。

蠕虫抗原的构成十分复杂。根据抗原来源,一般可分为虫体抗原和分泌代谢抗原两类。虫体抗原系虫体的结构成分,如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肝片吸虫浸出物中包含14种蛋白质,10种脂蛋白和6种糖蛋白成分。分泌代谢抗原系活虫的分泌代谢产物,通常比虫体结构成分具有更高的诱发宿主免疫反应的抗原活性。功能性抗原的释放常与活虫代谢过程有关。例如,美洲钩虫前端腺体分泌物中的蛋白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猪蛔虫第3期幼虫的蜕皮液以及血吸虫成虫具有高度代谢活性的皮层脱落物等,都是有效的功能性抗原。不同的蠕虫之间或同一虫种的不同的发育阶段之间既可有特异的抗原部分,又可有共同的抗原部分。此外,某些蠕虫还具有与宿主共同的抗原成分。如A、B血型物质(曼氏血吸虫),异嗜抗原P及A物质(蛔虫)等。

蠕虫感染引起的保护性免疫多是几种机理作用的结果,包括抗体与其它体液成分,如补体,以及各种类型的细胞成分,如巨噬细胞、K细胞、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例如,宿主对巴西鼠圆线虫的保护性免疫已证明为两步机理;即IgG抗体引起的过敏反应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相继作用。而在啮齿动物实验性曼氏血吸虫病的免疫机理则是针对童虫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许多蠕虫感染的突出现象之一是宿主血清IgE水平的增高和维持与蠕虫感染的过程相一致; 当蠕虫被驱除后,则恢复至正常水平。在增加的IgE中,除小部分为针对蠕虫的特异性IgE外,大部分是非特异性的。关于IgE抗体在蠕虫感染中的保护性免疫作用尚不完全明确。实验性曼氏血吸虫病中增加的IgE可协同巨噬细胞使童虫死亡。其它可能的作用包括与蠕虫分泌代谢抗原起反应,以干扰寄生虫的代谢功能,或通过IgE介导的变态反应,造成不适宜寄生虫生存的环境条件。

嗜酸粒细胞增多是蠕虫感染的另一重要特征,且常与血清内IgE含量增高同时存在。在蠕虫侵入机体和移行时,嗜酸粒细胞增多最明显。显著且持久的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蠕虫引起的持续性组织炎症反应,如旋毛虫病和血吸虫病等。在蠕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中,嗜酸粒细胞具有效应细胞的作用的例证,见于针对曼氏血吸虫童虫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蠕虫感染时机体免疫力不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但可抵御重复感染的状态为非消除性免疫,提示寄生虫可能具有逃避机理,或称幸存机理。涉及这一机理的寄生虫本身对宿主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可能包括可溶性抗原释放、抗原变异、获得宿主抗原以及免疫抑制作用等。逃避机理在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并提示寄生虫与宿主生物学上的相互关系必须依赖两者免疫学相互关系的平衡。

临床表现 包括局部和全身的症状和体征。

蠕虫侵入人体,在体内移行和在局部寄生常引起局部急性和慢性炎症症状,如血吸虫、钩虫等感染引起的皮炎;蛔虫、钩虫等移行经肺时引起的肺炎;旋毛虫幼虫所致的局部肌炎;丝虫寄生引起的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等。

蠕虫病的全身症状,常是由于某些寄生蠕虫特殊的致病作用、变态反应以及宿主的生理功能及代谢平衡受到破坏所致。钩虫寄生导致宿主慢性出血因而引起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某些寄生蠕虫可使宿主产生全身性变态反应性症状,如发热、全身荨麻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甚至过敏性休克(如棘球蚴破裂)。此外蠕虫通过对宿主生理功能及代谢平衡的干扰导致宿主发生体重减轻、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浮肿及衰竭。儿童期严重蠕虫感染可致发育障碍甚至出现侏儒症,如血吸虫病性侏儒。

蠕虫病的并发症,或由蠕虫寄生本身引起,或因继发感染所造成。例如:蛔虫感染可致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及蛔虫性阑尾炎; 华支睾吸虫感染常合并胆道感染和胆石症;丝虫感染往往继发链球菌感染。此外,蠕虫感染还可影响其它疾病的经过,如血吸虫病患者并发沙门氏菌感染可使病程迁延、影响抗菌治疗的效果,或容易复发及成为带菌者。

诊断 可分为临床诊断和实验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症状与体征,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实验诊断,包括检出病原体及各种免疫学或血清学试验方法。从粪、尿、血、痰等检出病原体的方法最为重要,而免疫学或血清学试验常因缺乏严格的特异性而仅具辅助诊断的价值,但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工具。此外,活体组织检查和其它检查,如X线检查等在某些蠕虫病的诊断中亦有一定价值。

防治 蠕虫病的防治需采取综合措施。按照我国解放以来在蠕虫病防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综合性防治措施应包括①控制传染源: 发现、治疗病人或病畜; ②粪便管理,包括杀灭粪便中的虫卵; ③处理或杀灭中间宿主;④预防感染。

开展防治工作前以及在进行防治工作过程中,必须认真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制订防治计划、考核防治效果及修订防治计划提供依据。对于任何一种蠕虫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应在具体分析其流行情况和流行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流行病学和有关的生态学知识,针对其流行病学上最薄弱的一个或数个环节,有重点地采取各项防治措施。积极治疗病人或病畜,以控制传染源及加强粪便管理,在土源性蠕虫病和生物源性蠕虫病的防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措施。由于土源性蠕虫病的感染方式是直接的,虫卵或幼虫所污染的土壤是主要的传播来源,因此,加强粪便管理,防止土壤被污染和加强个人卫生、个人防护是主要的预防方法。而生物源性蠕虫病必须经过一定的中间宿主方能使人得到感染,因此,要注意防止这些中间宿主被感染,以及通过这些中间宿主将寄生虫传播给人,并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防制和消灭中间宿主的措施。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13178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