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又称Riley-Day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内脏皮肤障碍性疾患,表现为自主运动和内脏感觉功能同时缺陷,其特征为多汗、皮肤红斑、间歇性高血压、无泪液、角膜反射消失、腱反射减弱以及反复发生肺部病变等。
病因未明,可能是一种酶缺陷。犹太人患者较多,有时为家族性,由单一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所遗传。许多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所以有人认为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不平衡所引起。患者常有特征性的面容,眼如杏仁、斜位,耳大、位低,下颌前突,哭时无泪,吞咽和吮吸反射不协调,因之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患者多有血管运动性障碍而呈肢端发绀,皮肤也可出现红斑及苍白的斑点状花纹,注射组胺后所出现的三联反应可降低或缺如。常见角膜反射消失,膝关节可有神经关节病变(Charcot关节),深反射减弱或缺失,角弓反张,阵发性高血压,年龄较大时还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及晕厥。由于广泛的感觉障碍,可发生角膜溃疡及皮肤外伤。患儿常较矮小,可有杵状指,有时还伴有智力障碍。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予患者结膜腔内滴入2.5%甲基胆素后引起瞳孔缩小等情况,对本病的诊断可有帮助。尤其患者在婴儿期无眼泪时,更应高度警惕是否患有本病。但有时应与肢痛病、胰腺纤维囊性疾患等鉴别。在较大的儿童,其阵发性高血压及多汗应与嗜铬细胞瘤鉴别。通过皮内组胺试验和尿中儿茶酚胺测定,有时可助诊断。
本病尚无满意疗法,用胆碱神经阻滞剂、阿托品或普鲁苯辛治疗,可能稍有帮助,眼内滴入1%甲基纤维素眼药水,可保护角膜。对一些并发症应及时采用对症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