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毛囊角化病的病因未明,皮损特征为与毛囊一致,略呈圆形的菲薄鳞屑斑,鳞屑中央固着,边缘稍游离,灰白至褐色,直径约数mm致1cm,鳞屑中央有一小黑点,周缘常缺乏色素,形成色素减退晕。皮损孤立散在,多发生于青年男女,主要发病部位为胸、腹、腰及臀部,偶可见于乳房,股部,上臂及小腿。往往对称分布,但亦有少数呈单侧性者。经过缓慢,冬重夏轻,一般无自觉症,有时伴发毛孔性苔藓。组织病理示以毛囊为中心的角质增殖,个别亦见有汗孔角质增殖者,真皮毛囊周围有轻度细胞浸润。治疗可局部用15%尿素脂或3~5%水杨酸软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