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寄生虫病学 >>裂头绦虫与裂头绦虫病

裂头绦虫与裂头绦虫病
 
摘要: 寄生在人体的假叶目 (Pseudophyllidea)绦虫主要有阔节裂头绦虫 (Diphyllobothrium latum,Linnaeus1758)和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Joyeux& Houdemer 1928)。前者的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裂头绦虫病;后者主要为幼虫感染,引起曼氏裂头蚴病,偶尔成虫也可短暂寄生在人小肠内。

寄生在人体的假叶目 (Pseudophyllidea)绦虫主要有阔节裂头绦虫 (Diphyllobothrium latum,Linnaeus1758)和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Joyeux& Houdemer 1928)。前者的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裂头绦虫病;后者主要为幼虫感染,引起曼氏裂头蚴病,偶尔成虫也可短暂寄生在人小肠内。

阔节裂头绦虫病 阔节裂头绦虫是寄生人体最大的绦虫之一,长4~6m,最长可达10m以上。虫体乳白色。头节背腹面各有1条纵行深凹的吸槽,颈细长,下接链体,有体节3000~4000个。节片宽大于长。孕节内含睾丸与卵巢。子宫内充满虫卵,呈淡棕色玫瑰花状。虫卵呈卵圆形,浅灰色,壳薄,前端有不明显卵盖,后端有一小突起结节。卵内含卵细胞及许多卵黄细胞。

虫卵从病人、狗、猫等终宿主粪便中排出,在水中经10天至数周发育成熟,孵出钩球蚴。钩球蚴在水中游动,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穿过其肠壁,进入体腔,2~3周后发育为原尾蚴。含有原尾蚴的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吞食后,原尾蚴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发育为双槽蚴,又名裂头蚴,寄生于鱼的肌肉与内脏内。大鱼可因吞食小鱼而感染。人、狗、猫等食用受感染的生鱼后,双槽蚴于3~4周内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本病主要分布在北欧、中欧与东欧许多国家,也见于日本、北美及非洲。我国东北亦有病例报告,但均系国外感染。

本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蠕虫病。狗、猫等动物是贮存宿主。

成虫寄生在小肠上段,以1条为多,其头部吸槽吸附在粘膜上,可引起机械性损伤及散在出血点。如寄生虫数较多,有时可引起部分肠梗阻。虫体表面有微毛,吸取宿主肠内营养物质,尤其维生素B12等,因而偶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

病人大多无临床症状。仅2%左右有轻重不一的巨红细胞贫血,伴有舌痛、舌面光滑发红。病变可波及口腔粘膜、咽部及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可有精神抑郁、四肢发麻等神经症状。较为少见的症状有共济失调、椎体束征阳性等,系脊髓与周围神经亚急性变性所引起。

粪便中检出虫卵为诊断依据。

槟榔与南瓜子合用、灭绦灵、吡喹酮等均有良好驱虫作用(见“牛肉绦虫与牛肉绦虫病”)。预防主要是加强宣传教育,不食生鱼或未煮熟的鱼。

曼氏迭宫绦虫 曼氏迭宫绦虫又名曼氏裂头绦虫。成虫寄生于猫、狗以及狐狸、虎、豹等动物小肠内,长60~100cm。头节细小,背腹部各有一深凹吸槽。孕节中子宫呈3~8个螺旋状蟠曲,紧密重迭,似金字塔形。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前端较尖,有卵盖,卵壳较薄,内含卵细胞及许多卵黄细胞。虫卵从宿主粪便中排出后,在水中经3~5周发育成熟,孵出钩球蚴。钩球蚴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在其体腔内发育为原尾蚴。含有原尾蚴的剑水蚤被蝌蚪吞食后,原尾蚴穿过肠壁,侵入肌肉或皮下组织,发育为双槽蚴(裂头蚴)。在我国本虫的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是各种蛙类,大多在蝌蚪期感染。当蝌蚪发育为成蛙,裂头蚴即寄生在肌束间,尤以大腿及小腿部最多。感染裂头蚴的蛙类被猫、狗等肉食动物(终宿主)吞食后,裂头蚴于3周左右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完成其生活史。若受染蛙类被蛇、鸟 鼠、刺猬、猪等转续宿主所捕食,裂头蚴在腹腔、肌肉、皮下等处寄生,但不继续发育。

人于生食蛙肉后,裂头蚴可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因人不是曼氏迭宫绦虫的正常宿主,往往很快就被排出而自愈。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330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4
  • 更新时间: 2012-12-14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