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耳轮结节性软骨皮炎亦称耳轮痛性小结节,原因未明,一般认为与外伤关系密切,患者常有冻伤和强烈的晒伤史。症状为发生于耳轮缘的坚实结节,大小不等,小者2~4mm,大者可达1cm,圆形或卵圆形,单个或多个,沿上耳轮边缘分布。颜色微红或接近正常皮色,表面有时可覆盖粘着性鳞屑,可因压迫或寒冷而有短暂或持续性疼痛,为其特点之一。病程缓慢,可持续数年无大变化。多发生于上耳轮,其次为对耳轮、耳屏、耳甲和对耳屏,单侧或双侧,无恶变倾向。若将损害切开,其下面为凸起的软骨刺,附着在软骨上。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并有角栓,棘层肥厚,结节中心有角化不全。表皮由于发育不良而呈假上皮瘤样变化,真皮水肿,均质化,胶原纤维蛋白样坏死,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软骨膜结缔组织增厚成层,显示纤维蛋白样变化。软骨细胞和基质大都肿胀,若受累较重时,可见软骨细胞消失,并有间隙和裂隙形成,内充填无定形红染物质,罕有血管肉芽组织向内生长。根据病变部位和疼痛的性质以及组织病理,常不难诊断。治疗是在局麻下,沿正常的皮肤边缘将结节切除或电烙。切除时应将其下突起的软骨刺一齐切去,愈后偶见复发。也可用皮质激素对损害内作局部注射,有一定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