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传染病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是HSV 1型(HSV-1)和2型(HSV-2)所引起的各种临床征候群。以儿童较为多见。人是自然界的唯一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接吻、摔角、医护人员手指接触病人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均可使易感者分别获得口腔、皮肤或手指感染。HSV-1尚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是HSV 1型(HSV-1)和2型(HSV-2)所引起的各种临床征候群。以儿童较为多见。

病原学 HSV属疱疹病毒科。病毒颗粒直径约180nm。电镜下可见颗粒由同心的多层所组成。内层为核心,含有双链的DNA和蛋白。其外层是一个20面体的蛋白质衣壳,此20面体由162个柱状壳微粒所组成。最外层为包膜,由脂肪和糖蛋白所组成。糖蛋白决定HSV的抗原特异性。有包膜的病毒颗粒更易吸附于细胞上,从而更具有感染性。

HSV可在很多组织培养细胞内生长,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其中以兔肾、人肾或羊膜和HeLa细胞较好,常作病毒分离、滴定和中和试验之用。接种于鸡胚的绒膜尿囊膜时,产生典型的痘疱。

HSV有二种抗原型,即HSV-1和HSV-2型,除抗原结构不同外,HSV-1主要感染脸部和躯干上部皮肤; 接种于兔和小白鼠脑内较少亲神经性。HSV-2则主要感染外生殖器和躯干下部皮肤; 对实验动物有明显亲神经性。HSV可被乙醚、0.5%甲醛灭活。

流行病学 人是自然界的唯一传染源。原发性疾病如龈口炎患者在起病40余天内均可在病变处、唾液和粪便内分离到HSV; 复发性疾病如唇疱疹则可排出有感染性的病毒-抗体复合物。无症状的正常人群亦可自唾液内分离出HSV,其分离阳性率年幼儿童可高达20%,成人一般为2~5%。故不论原发或复发病人以及健康病毒携带者均可成为传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接吻、摔角、医护人员手指接触病人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均可使易感者分别获得口腔、皮肤或手指感染。HSV-1尚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HSV-2则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在分娩时,HSV-2可通过产道直接接触感染新生儿。

本病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呈世界性分布。在居住拥挤、接触密切的环境中,幼年儿童大多已经感染而体内有抗体存在。原发感染大多无症状,但1~10%可有以龈口炎为主的症状。原发感染后即使体内有较高的抗体效价,仍易有反复发作的复发性感染,为本病的重要特点之一,亦是疱疹病毒科各病毒性感染的特点。本病一般无明显季节性,以散发为主,在儿童机构内偶有发生小流行的报告。

发病机理与病理 原发感染恢复后,病毒常潜伏于体内,一般认为主要潜伏于感觉神经节。有些研究者在因其他原因死亡尸体的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迷走神经节分离出HSV-1,而在骶神经节分离出HSV-2。接种HSV-1于兔或小白鼠的角膜或唇部,或接种HSV-2于动物阴道或宫颈,大多可在其相应的感觉神经节分别获得HSV-1和HSV-2的潜在性感染。在某些因素如发热、日晒、损伤、月经、情感激动、手术的刺激下,病毒可在神经节内被激活,沿轴突向其支配的周围皮肤扩散,引起复发性感染。以上发病机理可解释何以复发性感染总是在相同部位反复发生,何以在发生疱疹前常有局部皮肤感觉异常,以及何以在三叉神经节手术后大多数病人有脸部单纯疱疹复发。原发性疾病除局部病变外,尚有局部淋巴结炎、发热和其他全身症状;复发性感染则淋巴结炎和全身症状缺如。

在正常人,HSV感染所引起的病变局限于表皮和粘膜表层,极少有病毒血症和内脏播散发生。但细胞免疫尚未发育成熟或有功能缺陷时,以及皮肤有较广泛损伤如婴儿湿疹或烧伤时,则HSV感染常发展为皮肤粘膜的广泛疱疹病变、病毒血症和内脏播散,病情严重。

皮肤病变主要位于棘细胞层。局部首先发红,以后形成薄壁水疱,内含清亮液体。镜检可见感染后细胞核形成均匀的嗜碱性团块,然后浓缩,在核边缘呈环状排列,其中心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在某些核内,染色质浓缩后分裂成小团块,每一小团块又增大,中心各有包涵体,从而形成病毒性多核巨细胞,大者达50μm,核的数目可达10个以上。胞浆水肿,形成气球样变性。细胞间隙亦有水肿,形成水疱。真皮和疱液有炎症细胞浸润。内脏病变主要见于肝、肾上腺、肺等脏器,其他内脏亦可累及。典型病变为中心坏死,其周围细胞亦有特征性嗜酸性包涵体、多核巨细胞以及胞浆气球样变。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2天,平均6天。

原发性感染 (1)急性疱疹性龈口炎:是最常见的原发性疾病。以1~4岁儿童多见。起病急,有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及喉痛。牙龈肿胀发红,易出血。在口腔粘膜、舌、腭及咽部均可见到浅表小溃疡,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颈淋巴结有肿大和压痛。发热一般持续3~4天,口腔病变则持续8~14天。

(2) 急性疱疹性外生殖道炎: 妇女的外阴、阴道和宫颈或男子阴茎头、包皮,阴茎干均有浅表溃疡和局部疼痛。病人同时有发热、排尿困难、腹股沟淋巴结炎。溃疡有时可在会阴部皮肤发生。病程2周左右。

(3) 疱疹性湿疹: 大多为原发性,但亦可为复发性。儿童多见,大多发生于特应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的基础上,偶可在皮脂溢出性湿疹、天疱疮、毛囊角化病等基础上发生。在皮损周围及邻近皮肤分批出现水疱,并经过脓疱期而结痂。因此在病变区可见到不同发展阶段的疱疹。皮肤水肿、糜烂、裂开,溃疡和脓性出血性渗出并不少见。病人有高热,持续10天左右,局部淋巴结有肿大和压痛,常伴有继发细菌性感染和因大量渗出而失水。整个病程3周左右。病死率达10~50%。部分病人可有HSV内脏播散。

(4)创伤性疱疹: 在皮肤擦伤或裂口处出现水疱,伴有全身症状和局部淋巴结炎。

(5)烧伤后疱疹: 其发生和发展有如疱疹性湿疹,常伴有内脏播散。对本病的诊断必须高度警惕,因为病毒引起的水疱很快被继发感染所掩盖。对可疑皮损处早期和反复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的关键。

(6)疱疹性癝疽: 是一种医院内感染。医护人员因接触病人的口腔、呼吸道分泌物而得病。病变发生于手指,接近指甲处,以拇指和食指多见。先有局部疼痛,继而出现多个水疱,融合后成蜂窝状。疱液开始时清亮,以后可为出血性,融合后有如化脓性甲沟炎,但切开时无脓液。发热和全身症状大多不明显,偶有腋下淋巴结炎。病程2~3周,切开者常因继发感染而延长病程。少数病人可有复发。

(7) 急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较少见。有发热和全身症状及耳前淋巴结炎,大多为单侧性。结膜水肿,显著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有时可见水疱。如病变局限于结膜,则经2周左右痊愈。表浅角膜炎表现为特征性有分支的树状溃疡,可被荧光染色。角膜炎后常影响视力。较深部角膜感染则可为盘状角膜炎、前房积脓性角膜炎和虹膜睫状体炎。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诱发深部眼球感染。

(8) 急性疱疹性神经系统感染: HSV-2引起外生殖道疱疹后,偶而继发神经根炎、脊髓炎或脑膜炎。发生脑膜炎者和其他病毒性脑膜炎相似。一般无脑炎表现。脑脊液易分离出HSV-2。病人常在2周内恢复。

由HSV-1引起者绝大多数为急性脑炎,30岁以上成人发病较多。可为初发,但多数为复发性。病情一般严重,有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有颞叶病变的局限症状,如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幻觉和失语等。脑脊液极少能分离病毒。确诊依靠脑组织活体检查及病毒分离。病死率30~50%或以上,幸存者大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9)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绝大多数由HSV-2引起。据美国某医院宫颈涂片调查产前妇女13,000余人,1.02%有HSV感染。分娩前母亲有HSV感染的22个新生儿中,13个(60%)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不论早产儿或足月儿均可感染,常在出生后4~7天发病。患儿有发热或低温、咳嗽、气急等呼吸道症状,继而发生黄疸、出血倾向和抽搐。体征有肝脾肿大、皮肤和口腔粘膜常有水疱、紫绀、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患儿常在出生后9~12天死亡,病死率70%。尸检时肝、肺、脑、消化道、肾上腺、脾等均有单纯疱疹的播散性病灶。

(10) 免疫功能缺陷者的HSV感染: 有严重营养不良或伴发麻疹的婴幼儿如发生HSV感染,常表现为内脏播散,但脑部极少累及。患儿有突起发热、抽搐、肝肿大、瘀点。病死率高。由于患儿常同时有龈口炎,故诊断一般无困难。

其他有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如胸腺发育不良、因肾移植或其他疾病而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免疫抑制剂以及淋巴-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如发生HSV感染,常表现为广泛而慢性粘膜皮肤病变,类似疱疹性湿疹,或表现为内脏播散。

复发性感染 常见为唇疱疹,在唇缘、口角、鼻孔周围多见。发疹前1~2天局部有灼热和感觉异常,继而出现成簇水疱,疱液透明,1~2天后混浊变干,结痂。亦可为外生殖道疱疹或眼疱疹。复发性感染一般无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

诊断 临床上HSV感染一般均有疱疹性病变,诊断并不困难。但如有细菌性继发感染以及病变局限于神经系统或内脏时,则诊断常有困难。以下检查可确诊本病。

病毒分离 早期的疱液或感染组织可接种于: ①划破的兔角膜上,引起角膜结膜炎,角膜细胞有典型嗜酸性包涵体。②鸡胚的绒膜尿囊膜,产生椭圆形小痘疱。③人或兔肾细胞或HeLa细胞组织培养,产生典型细胞病变。

血清学试验 如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有HSV中和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且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者,可诊断为原发性HSV感染。其他血清学试验如被动血凝、间接荧光染色等亦可应用。

组织学检查 病变部位作活体组织检查有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多核巨细胞和上皮细胞胞浆的气球样变性,对诊断有助。用特异抗体作活组织荧光染色可肯定诊断。电镜检查有疱疹病毒颗粒亦有助诊断,但其他疱疹病毒科病毒有相似形态。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应和疱疹性咽峡炎(见“柯萨奇病毒感染”条)相鉴别,疱疹性湿疹应和湿疹痘相鉴别,疱疹性湿疹的家庭成员或接触者中常有患唇疱疹者,疱疹常分批出现,因此在同一病变范围内有不同期的疱疹。湿疹痘则患者或其密切接触者有种痘史,疱疹常在同一发展期。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治疗 HSV感染的治疗主要为支持疗法。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适当应用抗生素。严重感染时应注意防止和纠正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疱疹净局部治疗疱疹性角膜炎有肯定疗效,但对粘膜皮肤疱疹的疗效不肯定。近年来应用阿糖腺苷(adeninearabinoside)治疗疱疹性脑炎,剂量为每日15mg/kg,于12小时左右连续静脉滴入,疗程10日,疗效良好,未昏迷时应用预后更佳。阿糖腺苷对新生儿播散性疱疹和免疫功能缺陷者的疱疹感染亦有较好的疗效。

预防 预防HSV感染较困难。新生儿和患有湿疹的儿童应避免和HSV感染者接触。孕妇分娩前检查有外生殖道疱疹者,婴儿应剖腹取出。预防其他性病的措施对预防HSV-2感染亦有效。注射丙种球蛋白对预防本病无效。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10260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