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环境卫生 >>公害病

公害病
 
摘要: 由于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区域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地面下沉、恶臭等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生活和健康造成危害者,称为公害。由于公害而导致发生某种地区性的疾病,称为公害病。公害病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证实是由于某种环境污染引起,并得到有关部门认可,公害病患者有权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照顾。

由于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区域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地面下沉、恶臭等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生活和健康造成危害者,称为公害。由于公害而导致发生某种地区性的疾病,称为公害病。公害病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证实是由于某种环境污染引起,并得到有关部门认可,公害病患者有权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照顾。公害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共同的病因和症状体征等特征。一旦环境污染得到控制,病因得以消除,疾病即得到控制。如日本的水俣病(由甲基汞中毒引起,见“水俣病”条)、痛痛病(与镉污染有关,见“痛痛病”条)、多氯联苯中毒(米糠油事件,见“多氯联苯污染”条)、砷中毒(森永奶粉事件,见“砷污染”条)及四日市哮喘病(见“四日市哮喘病”条)均被日本政府正式确认为公害病。

公害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能源的利用增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加而出现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复杂化,“三废”排放量的日益增多,环境公害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威胁。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燃煤造成的污染继续发展,石油和油品的污染大量增加,并出现了新的污染源,如农药(见“农药污染”条)等有机合成物质和放射性物质(见“放射性污染”条)。除大气污染严重外,水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噪声(见“环境噪声污染”条)、振动、垃圾恶臭(见“恶臭污染”条)、地面沉降等其他公害也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公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任意排放有害物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每年把数以亿吨计的工业废气和废水排入大气、水域和公海,污染和毒化环境。②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十九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的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发生
年月

地 点

主要污染物

中毒、患
病人数

死亡人数

1930年
12月

比利时
马斯河谷

二氧化
硫、氟化物、
粉尘

约6000人

60人

1948年
10月

美国多
诺拉城

二氧化
硫、金属粉

约6000人

20人

1952年
12月
1943年
以来

英国伦

美国洛
杉矶市

二氧化
硫、烟尘
光化学烟

 

约4000

1955年
以来

日本富
山县

至1968年5
月已确诊痛痛
病258人

至1968
年5月已死
亡128人

1953年
以来

日本水
俣湾、新
潟等地

甲基汞

至1981年已
确诊水俣病达
2000人

 

1968年
6月

日本爱
知县等地

多氯联苯

至1978年底
已正式确诊多
氯联苯中毒
1684人

1977年
前死亡30
余人

1960年
以来

日本四
日市

二氧化
硫、烟尘、石
油化工废气

至1971年底
已确诊四日市
哮喘800人

 


发展,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已有一百三十三个(1971年),大城市人口集中也带来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废气(见“汽车废气污染”条)等一系列的问题。③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包括矿区的乱采乱挖,森林大面积乱砍乱伐和滥捕杀野生动物等,从而影响到整个生态平衡。④缺乏整体规划的大型工程。一些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程的计划、设计与兴建,对其后果,特别是对生态学的后果考虑不周,以至带来某种公害。⑤不适当的使用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或滥用氮肥和磷肥已引起诸如河流、湖泊以及沿海的富营养化 (见“水体富营养化”条)等一系列问题;各种杀虫剂和除草剂破坏土壤中小动物,如微生物的正常繁殖,甚至改变土壤的化学性状。


由于公害事件的不断发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不少国家相继建立了防治公害的行政机构,颁布了环境法令、条例和标准,开设环境科学等专业课程,以培养环境保护的科技人员,并设置了环境保护科学机构。我国自建国以来,为了防止公害病发生,制订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针、立法(见“环境保护法”条)。我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同时也加强了卫生监测(见“环境卫生监测”条),提出了改善和保护环境的各种技术措施,有力地控制了一些公害的发生。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20235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