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环境卫生 >>刺激阈

刺激阈
 
摘要: 刺激阈是指环境中有害物质能引起眼、口腔、上呼吸道粘膜及皮肤主观刺激感的最小作用浓度。环境中某些有害物质能在短期内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如流泪、咳嗽等。

刺激阈是指环境中有害物质能引起眼、口腔、上呼吸道粘膜及皮肤主观刺激感的最小作用浓度。环境中某些有害物质能在短期内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如流泪、咳嗽等。因此,在制定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时必须测定其刺激作用的阈浓度。为了防止有害物质对人们感觉器官的不良影响,卫生标准应低于刺激作用阈,即应保证人们感觉不到不良的刺激。研究证明不良的刺激不仅能使人感觉不适,而且在长期作用下还能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甚至某些病理改变,例如大气中SO2的浓度相当于刺激阈浓度时,长期作用后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

刺激阈的测定方法: 可在确保受试者安全的条件下,在空气清洁的室内,用特殊的装置——测嗅筒,直接对健康的、嗅觉功能正常的人进行实验,或在大型染毒室内进行测定,这些装置也用于嗅阈的测定。

应用测嗅筒时,受试者应自由地呼吸来自嗅筒的实验气体,及时判断嗅筒内气体有无刺激感或气味。被试者不应少于10人,一般以青年为宜,每日进行一次,每次结果以“+”或“-”表示。在评价结果时,必须考虑总的趋势。当某一浓度在三次试验中,有二次判断正确,该浓度即可作为受试者的刺激阈(或可嗅阈);如某一浓度在三次中只有一次被察觉,则试验需继续进行,以便最后决定。最后应计算出最低刺激阈浓度(或可嗅阈)及最高无刺激浓度(不可嗅浓度)。

用大型染毒室测定时,可在数间染毒室内调节不同浓度,受试者可在室内自由呼吸,并记录对刺激或嗅觉的反应。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7858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