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含有一定数量的氮、磷、钾等肥料成分,污水灌溉农田,可提高土壤肥力与水分,增加产量,并可利用生物氧化作用使污水净化。但污水中也含有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及病原体,如不采取适当措施,将也会引起各种危害。污水灌溉卫生是研究污水灌田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卫生问题,如使土壤、地下水和大气受到污染,土壤结构破坏及次生盐渍化,肠道传染病和蠕虫病的介土壤传播,农民水田皮炎发病率的增高,农产品质量的下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的积累等,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污水灌溉农田的卫生要求与措施有:
(1) 污水灌溉区的位置,应尽可能远离居住区,并在生活居住区的最小风向频率上风侧。为防止污染地面水水源,在集中式水源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沿岸农田不得利用污水灌田。为防止污染地下水,在地下水源水层露出地面处,有裂隙性岩石地层和溶岩地区,地下水位高(平均水位离地面小于1.0m)的地区,均不得利用污水灌田,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水沟渠的渗漏。
(2) 污水灌田前必须预先处理。生活污水经沉淀以除去寄生虫卵和带有大量细菌的悬浮物。污水在沉淀池内的流速不大于1~3mm/s,沉淀时间2h以上。医疗卫生、畜牧兽医等机构含病源体的污水,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用于灌田。含大量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要在厂内回收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后排放。
(3)灌溉方式以沟灌为宜,尽量避免畦灌和漫灌,如有可能争取采用地下灌溉;蔬菜上市前一周停止污灌,改为清水灌溉,以防止蔬菜等农作物的污染。农田灌溉多为季节用水,非灌溉季节污水排入地面水体将造成污染,应尽量做到长年利用污水灌溉。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开展了污水冬季灌溉白地(没有作物生长的土地)的实验,已经取得良好经验。
(4) 防止蚊蝇繁殖,平整灌溉区场地以防积水,避免污水沟渠形成盲端或死角,并有适当坡度保证水流畅通。沟渠中要常除杂草,加强管理,不使有机物积聚腐败。
(5) 预防农民发生污水皮炎,应使农民尽可能不接触新放的污水,在灌溉三、四天后再下田耕作。每次下田后要用清水或热水洗净手脚(有条件时下田前擦护肤油膏),有皮炎发生时可暂停工作或更换其他工作,如皮炎继发感染,应及时治疗。在污灌地区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以防传染病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