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妇幼卫生 >>学习作业能力测定

学习作业能力测定
 
摘要:   学习作业能力测定,是直接地或(通过其他器官系统)间接地测定学习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状态的变化。据此可评定学习的时间和强度是否合适,也可对作息制度、学习负担、教学方法进行卫生评价。所选测定方法应能较好地反映大脑皮质的功能状况,便于在自然实验条件下使用,并符合受试者的年龄特点。

学习作业能力测定,是直接地或(通过其他器官系统)间接地测定学习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状态的变化。据此可评定学习的时间和强度是否合适,也可对作息制度、学习负担、教学方法进行卫生评价。所选测定方法应能较好地反映大脑皮质的功能状况,便于在自然实验条件下使用,并符合受试者的年龄特点。要求每次测定所给任务的难易程度及影响因素基本一致,并先让受试者有一熟练过程,然后再开始正式测定。目前常用测定方法和技术有以下几种:

剂量作业试验(校正试验) 本试验所用作业是一种特殊编排的字母表、数字表或几何图形表。例如较常用的“安菲莫夫字母表”(见表)是由8个字母随机地以5种结合方式排列而成,每行40个字母,在十行以内每个字母出现的次数基本相等。试验时,令受试者在一或二分钟内由左至右逐字逐行阅读,并按规定删除一定的字母。试验分简单的和带抑制条件的两种,前者的要求是凡见到某一字母时便将其删去; 后者则要求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才将其删去(如规定删去B字,但前面紧连着K的B字却不删)。在年龄较大的学生中最好用后一种试验,因它更灵敏地反映大脑皮质的功能状态。

剂量作业试验表

在整理结果时,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阅字数作为工作速度指标,以错误率作为工作准确性指标,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后者计算公式如下:

如果前后两次试验的结果是阅字数增加而错误率下降,反映其兴奋和内抑制两种神经过程集中良好,说明作业能力提高; 阅字数减少,反映兴奋过程障碍,错误率增加反映内抑制过程障碍,都说明作业能力下降,只其中之一出现为早期疲劳,而两者同时出现即为显著疲劳。

语言强化运动条件反射试验 是以声、光等直接刺激结合语言指示强化,形成手指压按运动反应的条件反射法。条件刺激为光者称视觉——运动反应; 为声音者称听觉——运动反应。只给阳性刺激者为简单反应试验,除阳性刺激外再给阴性刺激者,为选择性反应试验。

测定所用的反应时计一般分为信号部分、反应部分和记时部分。测试前先向被试者说明阳性和阴性刺激所用的信号,并嘱其看到或听到阳性信号时即刻用手指压按反应器,阴性信号则不按;也可在给阳性信号或阴性信号的同时,发出“按”或“不按”的口令,如此反复数次直至形成条件反射。正式测试前先作预试(一般可给五次阳性信号,其间穿插两次阴性信号),待确认受试者已掌握方法后再正式开始。每次测试给20次阳性信号,信号间隔1~4秒不等; 其间穿插3~4次阴性信号,穿插次序需经常变换。记录指标共有三项: ①反应时: 记录各次从发出信号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取其均值; ②错误反应数: 对阴性信号作出反应、未给阳性信号而有反应及给阳性信号而无反应者为错误反应; ③反应量: 对阳性信号作出反应时手指的按压力量。当对这三项指标作前后两次试验结果对比时,若反应时缩短,反应量增加,错误反应数减少,都说明作业能力提高;若反应时延长,反应量减小,错误反应数增多则反映大脑皮质兴奋过程障碍,都说明作业能力下降。只有上述一种障碍时为早期疲劳,而两或三种障碍同时存在时即为显著疲劳。

明视持久度 是综合反映视功能和心理功能的一种指标。测定方法是令被试者在2.5m远处注视一个兰多氏环(环的缺口和线条粗均为0.7mm,外径3.5mm,照度2001x),持续2~3分钟,记录在这段时间内能看清环缺口的全部时间,即明视时间,由此可求得明视持久度,公式如下:

除兰多氏环外,还可用一种立方块图(图1)作为视标,距30~40cm处注视,以看到图形为“品”字形时为明视,图形为倒“品”字形时为不明视,同样可计算出明视持久度。一般认为,明视持久度降低反映学习能力下降,反之说明学习能力提高,但前后两次观察值相差必须超过±10%才有比较意义。

图1 方块图案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断续光逐渐加快出现,至受试者刚感觉变为融合光的一瞬间光刺激的出现频率,称为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所用测定仪是一个内壁涂黑的金属筒,筒的甲端为光刺激发生装置(由一个微型电机带动的扇形齿轮作为光源),乙端有按眼眶形状制成的黑色电木接目镜。测定时双眼通过接目镜向甲端看,齿轮先以慢速转动使出现闪烁光,然后逐渐加大转动频率,直至刚看到变为融合光(或先以较大的转速造成融合光,然后逐渐减慢到刚看到闪烁光),此时读数盘上所示的转速数即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每次测定时需注意条件一致,如闪烁处视野与周边视野的照度,光闪频率变化的方向和速度等等。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反映视分析器区域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此值减小说明作业能力下降。

视觉时值与眼电兴奋性测定 视觉时值是测定视分析器兴奋性的常用指标之一,是以一定强度电流(通常固定在两倍阈强度)进行持续刺激时刚能引起反应所需的最短时间。测定所用仪器为时值计。测试在暗适应条件下进行,被检者双眼以黑布遮住,两电极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花包上。暗适应后,将小电极贴到遮上黑布的右眼睑上(闭眼),较大电极被受试者握于左手中,然后通电。以不同电流强度(自小到大)发出刺激,直到受试者有“闪光”感觉时为止,此时的电流强度即阈强度(能引起光感觉的最小电流强度)。再将电流强度固定在两倍阈强度,调整刺激时间由短而长,直到引起受试者有“闪光”感觉为止,这段时间即视觉时值。若该值增加,说明视分析器兴奋性降低,作业能力下降。

根据上述所测阈强度值可求出眼电兴奋性,公式如下:

眼电兴奋性也可直接以更简单的装置——眼电兴奋性测定计(图2)测定,方法与原理同上,以100μA以下的电流强度(由小到大)进行刺激,测出阈强度,即可得知眼电兴奋性。眼电兴奋性同样反映大脑皮质视分析器的兴奋性。该值下降说明作业能力下降。

图2 眼电兴奋性测定装置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8420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