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皮肤病 >>地方性梅毒

地方性梅毒
 
摘要: 地方性梅毒是在童年受苍白螺旋体非性接触侵入体内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仅流行于非洲、东南亚、西太平洋和澳大利亚若干地区农村。病原体为苍白螺旋体,在形态上和梅毒、雅司和品他病等相同,但毒性不同。

地方性梅毒是在童年受苍白螺旋体非性接触侵入体内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仅流行于非洲、东南亚、西太平洋和澳大利亚若干地区农村。病原体为苍白螺旋体,在形态上和梅毒、雅司和品他病等相同,但毒性不同。苍白螺旋体的毒性比梅毒的小,但比雅司大。多数患者童年时在家用带有苍白螺旋体的用具而受染,也可由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原体而得病。不良卫生习惯和环境,生活条件较差等也是促进传播的因素。

本病潜伏期在3周左右,临床上一般见不到原发病损,可能是由于口腔粘膜感染少数侵入的螺旋体,不引起明显的损害,或被儿童忽视之故。最早看到的损害是嘴唇、口角、舌、口腔、咽峡部的粘膜斑,和肛旁、外阴和其他皮肤皱褶处的湿丘疹和扁平湿疣。邻近淋巴结可肿大。秃发和全身性皮疹罕见。潮湿的皮损中含许多螺旋体,传染性强,形态与二期梅毒一样。在早期损害出现后,有若干年月的隐性期,此时除血清反应阳性外,无其他临床表现。有些病人可出现皮肤、口腔、咽峡、鼻粘膜、骨胳和关节的晚期损害。在上呼吸道的较多,因而鼻中隔、咽喉烂掉,上腭穿孔。但晚期心血管和神经损害罕见。本病病理变化和梅毒相同。凡居住在流行区、家中有同病患者、幼年发病、损害限在皮肤粘膜和骨胳等处,早期损害螺旋体黑视野映光检查阳性,晚期血清华、康氏试验阳性,诊断不难。

防治同品他病。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多处进行大规模的防治运动,对早期患者一次肌注120万单位长效青霉素,晚期患者每隔3~7天再给一次,共三次。对接触者给60万单位长效青霉素,以后定期复查。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5387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7
  • 更新时间: 2012-12-17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