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是1974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建立的。它是通过各参加国、区域和全球三级监测机构来收集和整理资料,监测环境状况的变迁,监测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对生态系统以及气候的影响,并对此作出评价和预报的世界性组织。当前正在开展的工作有气候监测、资源监测、海洋监测和环境卫生监测。其中环境卫生监测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支持下由世界卫生组织经办的。目的是监测已经明确的那些污染物或者环境中其他物理、化学或生物因子对人类的影响情况并作出评价。通过对不同介体,如大气、水和食物中污染物浓度的测定以及对人体组织和体液中污染物浓度的测定,得出人类接触该污染物的程度。从毒理学和流行病学资料来了解在此接触剂量下人可能出现的影响,这是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阶段正在进行的环境卫生监测有五方面的工作:
(1) 大气污染监测: 于1973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开始组办,1976年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气象组织合作经营。目的是同会员协作改善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大气质量监测系统,交换各国大气污染的水平与趋势的情报,并对监测结果作出评价。该监测规划开始以来,选择二氧化硫和飘尘作为全球性监测指标; 编写了统一的测定方法和监测计算手册,举办训练班。目前全世界有50个国家的76个城市参加此项规划并提供了监测数据。中国于1980年起有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广州等五城市参加此项规划活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作为国家中心负责监测数据的收集、核查以及技术指导。
(2)水质监测: 于1976年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的,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和加强水质监测系统,提出监测数据和水质变化趋势。
水质监测的指标分三类:①基础指标,包括水温、pH值、电导度、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氯化物、碱度、悬浮固体、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磷酸盐、氟化物、粪大肠菌群等13项。②有全球意义的污染物有汞、铅、镉、有机氯化合物(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等。③可选择的指标,包括铜、锌等30余项。
目前全世界参加水质监测规划并提出报告的有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6个水系。中国于1979年起参加此规划活动,监测长江(武汉段)、黄河(济南段)、珠江(高要段)、太湖(无锡)等四个水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作为国家中心。
(3)食品和动物饲料污染监测: 于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协作建立。目的在于收集各种食物中某些环境污染物的水平,监测结果的评价,研究污染的发展趋势,促进食物管理,并从监测数据及调查资料中计算人体自食物摄入环境污染物的总量。
当前监测食物中污染物的种类有: 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镉、铅、黄曲霉毒素以及某些有机磷农药。
目前全世界有23个国家参加了这项规划。中国于1981年参加此规划,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被委任为食品污染监测合作中心。
(4)生物学监测: 于1978年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建立,目的是监测环境污染物通过多种渠道接触人体并可能在体内蓄积的状况。从人体取材料进行监测,可以了解人类对该污染物的总接触量和蓄积程度,并可与健康影响直接相联系。
这项规划现分二部分进行: ①金属部分: 目的在于了解人体组织和体液中重金属的水平,从而确定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危害。当前是测定正常人群血中铅和镉,人肾中的镉;前者可以反映人体近期接触铅、镉的水平;后者反映整个一生中镉在人体内的蓄积。②有机氯化合物部分: 有机氯农药(其中主要为DDT、六六六及其异构体、代谢产物)及多氯联苯已造成全球性污染。监测这些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水平是了解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重要内容。
以上两项规划分别有10和11个国家参加。中国于1980年和1981年相继参加这二项活动。
(5)评价人类接触大气污染物的试行规划: 考虑到人们的流动性和大部分时间均在室内度过,故仅有室外大气定点监测还不能很好反映人吸入空气的质量情况,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起开展此项规划活动。通过采用个体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测定吸入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同时调查受试者的健康状况,以便总结实际吸入空气状况与人体健康影响的关系。当前主要监测二氧化硫、飘尘、一氧化碳等项指标。
目前有四个国家参加这项试行规划,中国是于1981年参加这项活动的。
经过近几年全球环境卫生监测工作的实施,从全球范围看,得到了基本的监测数据并提出今后发展方向: ①使环境监测与人体健康影响密切结合。在监测内容方面应着重强调: 大气监测要增加室内空气的监测以及随着人的活动而进行的吸入空气的监测; 水质监测要增加饮水的监测; 食品监测要加强污染物摄入量的监测。从人可能直接摄入环境污染物的渠道来进行监测是了解环境与健康关系的主要方面。②为使监测数据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比较性,各项环境监测均应进行分析质量控制的工作。当前在大气、水、食品监测中全面开展这项工作是当务之急。③要选择一批人类接触评价点,从多方面监测人体自环境中摄入污染物的程度,以及人体在这种剂量情况下的体内蓄积,从这些资料中综合评价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