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妇幼卫生 >>学校、幼儿园规划卫生

学校、幼儿园规划卫生
 
摘要:   在规划新的居民区时,必须考虑学校、幼儿园等儿少机构的合理布局,按照一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进行规划,以保证儿童少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设置学校和幼儿园规划时,规模的大小尚要考虑当地气候、地理条件,居民的职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儿童入园率、入学率等,要将近期状况与远期发展结合起来。

在规划新的居民区时,必须考虑学校、幼儿园等儿少机构的合理布局,按照一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进行规划,以保证儿童少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儿少机构的布局是根据该地区居民人口中各年龄儿童少年所占的比重、儿少机构的规模以及服务半径来决定的。各年龄组儿童少年在居民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如15岁以下人口,美国和法国占总人口的24%,英国占23%,西德占21%,我国则占38.6%(1978年)。学校、幼儿园的规模一般不宜过大,否则不仅在教育上不易管理,服务半径也要因此而加大,特别是发生传染病时不易控制。幼儿园的规划一般为大、中、小各一班,每班容纳人数20~30名;小学和中学的规模一般宜控制在18~24个班,每班人数不超过50名。如规模确有必要增大,则应保证有较充分的场地供儿童少年活动。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学校数量可适当增加。

服务半径是指机构与儿童住址的最大距离,也即该机构的服务范围。其大小由不同年龄儿童的体力特点及教育、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而确定。托儿所、幼儿园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400m,小学不超过1.5km,中学不超过2.5km。超过这个限度应有可利用的交通工具或专门组织汽车接送。一般到达中、小学校的单程路程以不超过30分钟(高中不超过45分钟)为宜。

设置学校和幼儿园规划时,规模的大小尚要考虑当地气候、地理条件,居民的职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儿童入园率、入学率等,要将近期状况与远期发展结合起来。

学校和幼儿园的地段应设在居民区适中的地方,使儿童上学方便,途中安全。校内要有足够的场地供绿化、体育活动和休息之用。地段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避免设在有空气污染和发生较强噪声的工厂附近,亦不应靠近火车站、市场和交通频繁的大街。至少要远离铁路500m以上,周围街道噪声不应超过60dB,校园内不超过50dB,校园还应选择在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和水质、便于排水和防火的地方。为减少尘埃及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校舍应离开街道边线15~20m以上。

学校除教学和行政管理所需要的房屋建筑外,应有足够的室外活动场地。为节省地段面积,扩大运动场地,一般采用楼房建筑,考虑到不同年龄儿童的体力负担,应规定建筑层数: 一般幼儿园不超过2层,小学不超过3层,中学不超过4层。农村以平房或2层为宜。小学每名儿童占校地面积不应小于15~20m2,中学不应小于20~25m2。为了有计划地开展儿童少年的体育运动,必须设置面积足够的游戏场与运动场,小学生最好每人有10m2,中学生应有13~20m2以上,其中包括有小学200~300m、中学250~400m的环形跑道。小学的游戏场除在布置上按年级高低分开外,还应注意场地和设备的安全。幼儿园各班均应有单独的活动场地,当园内发生传染病时便于进行班间隔离。场地上设沙坑及各种游戏设备。场地面积每班儿童应有80m2左右,各班活动场地应以绿化地带隔开。

无论幼儿园抑学校场地均应有一定的绿化带,面积以占校地面积40~50%为宜。绿化能改善校园的微小气候(如降低气温,增加气湿,降低风速),减少尘土飞扬,减低噪声和美化校园等。建筑物、运动场的周围,路旁及地段周边均应种植花草树木,但教室窗外不能种植高大树木,避免影响教室采光。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6661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2
  • 更新时间: 2012-12-12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