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在儿童时期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传染病。解放后儿童结核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虽已有显著下降,但到目前为止,仍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学龄期间一旦得病,不仅学生健康受到危害,而且工作学习都会受到影响,少数病例可导致死亡。因此,对学校中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必须予以重视。
中小学生结核病的特点是青春期前以原发性肺结核为主,青春期开始后以续发性肺结核为主。北京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的肺结核几乎全部为原发性; 初中学生肺结核中原发性占75%,续发性占25%; 高中学生则原发性仅占5%,续发性占95%。危害最严重的为0~4岁及青春期。
儿童时期结核病的发病机理与成人不同。当结核菌通过最常见的呼吸途径第一次侵入儿童肺内时,儿童体内尚无特异性免疫力和过敏状态,结核菌在肺内着落的部位开始繁殖并出现炎症变化,称为原发病灶。繁殖中的结核菌沿淋巴引流播散至肺门淋巴结,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称为支气管淋巴结核。原发病灶连同支气管淋巴结核称原发综合征或初染组合,也即原发性肺结核。
在原发综合征的病程中由于结核菌的刺激,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机制和过敏性逐渐产生。免疫机制使体内结核菌大部分被消灭,于是原发病灶迅速吸收,仅遗留一钙化灶。肺门肿大的淋巴结也逐渐紧缩,硬结、钙化。原发性结核病的预后一般较好,患儿无明显症状,不咳嗽,不排菌,无传染性,不构成结核病流行的传染源。
儿童年龄愈小,对结核病的抵抗力愈低,受感染后容易发病。生后未及时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一旦感染发病,病变进展迅速,结核菌容易随血行播散而发生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严重的急性结核病。学龄儿童的结核病则比婴幼儿为轻,一般因又患各种急性疾病使抵抗力降低而潜在原发病灶复发,为“继发性结核病”(常见为肺结核),也可能因再感染结核菌而发病。但潜在性病灶引起继发较为常见。
在青春期,由于生长发育特别迅速,体内各器官系统机能不协调; 同时,代谢旺盛,消耗量大,如营养补充不及时,或不注意劳逸结合,身体抵抗力降低,则容易导致结核病的发生,且病情较急。少年的续发性结核病,起病较成人急,进展较快,病情也较成人严重,且容易恶化,女生较男生更为显著。
凡患有开放性结核病的学校教师、炊事员和家里的亲人,都可成为儿童、少年结核病的传染源,当他们在咳嗽、吐痰、打喷嚏或大声谈笑时,从口中喷出来的飞沫污染周围的空气、尘埃等。学童可以通过吸入含结核菌的空气、飞沫或尘埃,吃了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使用被污染的食具、水杯等而受感染。上海市调查,与结核病人有明显接触史的学生的发病率为1.73‰,无明显接触史的为0.21‰,约相差7倍。
预防儿童、少年结核病的主要措施为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控制传染源。
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是预防结核病最积极有效的措施。除了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加强体育锻炼与营养,提高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以外,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一项有效措施。卡介苗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以后,可增强机体对结核菌的特异性抵抗力。英国医学研究会报告,结核菌素阴性未接种卡介苗者,每年结核病发病率为19.1‰,接种过卡介苗者仅为0.4‰。另一些国外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受感染者大量增加,称之为暴发流行),未接种卡介苗组发病率为24.5%,已接种组为1.2%,卡介苗接种可以减少学校结核病的暴发流行。
卡介苗接种应以新生儿出生后的初种为重点,通常以小学和初中一年级学生为复种的主要对象。为城市中、小学生进行复种前,应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者接种卡介苗。一般皮上法每隔3年或皮内法每隔4年复种一次。
早期发现与儿童接触的结核病患者,实行早期隔离与治疗,是预防结核病传播的最根本措施。控制传染源的具体措施如下: (1) 凡是新任职的学校教职工,在任职前必须经过胸部X光检查,如发现有结核病,则不应录用。在校教职工每年进行定期检查,以早期发现结核病,使之不发展成为传染源。
(2) 采用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线检查以早期发现学童中的结核病。有接触史的儿童每年应做结核菌素试验一次,强阳性者进行X线检查。年龄较大的儿童如结核菌素试验反应为强阳性,亦应即行胸部X光检查。对15岁以上的学生,每年应作胸部X线检查一次。如因受条件限制可把重点放在有结核病接触史者的身上。
(3) 学校工作人员中,如发现有结核病患者 (特别是教师与炊事人员)应及时隔离。开放性肺结核病的患者应该调离工作,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学生应该休学。学童家庭成员中如有结核病患者,应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防止结核病的传播。
(4) 应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肺结核预防的宣传工作,普及防痨知识,学校内公共场所应采取湿式打扫,严禁随地吐痰。
(5) 搞好食堂卫生管理。进餐时使用自己的食具,并采用分食制。食堂的公用食具,清洗后须经煮沸消毒才能再用。
(6) 校医应负责建立结核病人的管理制度,做好登记和统计工作,并与专业防治机构取得密切联系。
(7) 药物预防对于原发感染后易发生的严重结核病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对减少成人时期结核病的发生也有作用。为防止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结核病等危险的急性结核病,以及防止青春期及青春期以后潜性病灶复燃而引起的续发性结核病,对原发感染和原发性肺结核应给予化学治疗。药物预防的方法是每日服异菸肼一次,剂量为10mg/kg,每日总量最多不超过300mg,连续服用半年到一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