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
 
摘要: 肿瘤是机体中成熟的或在发育中的正常细胞,在不同有关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呈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发生、演化和防治的学科,它是医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许多基础、临床学科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它自己的特点。

肿瘤是机体中成熟的或在发育中的正常细胞,在不同有关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呈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发生、演化和防治的学科,它是医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许多基础、临床学科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它自己的特点。由于采用的治疗手段不同,临床上可分为外科肿瘤学、内科肿瘤学和放射肿瘤学等。

人类认识肿瘤的历史很久,在我国殷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字。两千多年前的《周礼》记载了周代治疗肿瘤的专科医生,称为“疡医”。埃及古墓的遗骸上也发现过肿瘤的遗迹。直至19世纪发明了显微镜,尤其是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提出了肿瘤的细胞学理论后,始为近代肿瘤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迄20世纪后期,肿瘤学的研究已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肿瘤分良性与恶性两大类,前者呈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多有包膜,它的生长常表现有“自限性”,对机体的破坏较小。恶性肿瘤的特点是形态和生长无一定规则性,能浸润和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不同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可有不同,但转移为其共性。由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上皮癌或癌,从间质来源者称为肉瘤。

癌的病因和发病条件很复杂。人体中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几乎都可发生癌变,癌细胞在人体中,不受机体生长调控机理的约束,丧失了正常细胞所具有的接触抑制,而显示出浸润和转移的特性。恶性组织增殖很快,并与正常组织争夺营养,最后往往使机体因严重营养不足而衰竭死亡。从细胞学角度来看,癌是生长失控的、分化失常的细胞增殖病;若从细胞的分子水平来认识,癌则表现为核酸与蛋白的代谢失常。近年来,对于细胞癌变过程提出了不少假说: ①体细胞突变说,认为癌变是由于致癌物质选择性地直接作用于细胞遗传的信息物质,使DNA的结构发生改变; ②病毒转化说,认为细胞受病毒感染时,病毒DNA进入细胞基因内,当宿主细胞分裂时,病毒基因也同时复制和传递给子细胞;③基因表现失调说,认为癌瘤是一种细胞分化障碍性疾病,癌变虽可能是由于基因表现调控失常,但不一定需要基因结构的改变,也不一定需要病毒基因的掺入;因而认为癌细胞经过“去恶化”措施,甚至可能逆转为“正常”细胞。尽管有关癌变的假说还不十分完善,但可以看出,在细胞的癌变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正常细胞演化成为癌细胞,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并且要有一段质变过程。首先是细胞的酶系统发生变化,其次细胞形态出现变化,如细胞增生,从单纯增生、重度增生到不典型增生,也就是进入癌前病变期。这个时期的演化是“双相”的,如果内外环境的刺激因素消失、增生细胞有可能逆转到“正常”。不典型增生细胞如继续恶化,则发展成癌细胞,这个过程称为癌变过程。在开始阶段,细胞的改变局限于组织的始发部位,例如上皮细胞的癌变,开始时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此阶段称原位癌。随着癌细胞的继续增殖,一部分癌细胞穿透基底膜向皮下或粘膜下侵犯,此阶段称为早期浸润癌。从原位癌发展到浸润癌,一般要经过数年甚至十余年,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癌变的早期体积甚小,用常规的体格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它的存在,称之为亚临床癌。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将病变检出,给予妥善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反之,如果病变没有被早期发现和治疗,癌瘤继续长大,侵犯邻近组织器官,或侵入邻近的脉管顺淋巴或血道向远处转移,此时,治愈的机会将大大降低。

目前证明,大多数成年人上皮癌的发生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70~90%上皮癌的病因来自环境因素。化学致癌物如亚硝胺、偶氮、多环碳氢化合物等,是最早被发现并受到重视的因素; 物理致癌因素如慢性刺激、放射线、紫外线等;生物致癌因素如病毒、寄生虫等。如能把这种因素消灭,将为恶性肿瘤的预防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人们接触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后,并不都发生癌变,因为人体癌瘤的发生,除外界致癌因素外,和机体的内部条件亦密切相关,例如内分泌失调、精神刺激、营养状态、家族遗传和免疫水平等因素对癌瘤的发生都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癌瘤的病因、发病学时,除探索外界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外,还必须重视对于机体内部各种因素的分析。

不同类型的肿瘤,各有其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包括肿瘤的好发部位、生长方式、浸润范围、转移途径、复发、多发,以及预后等。在处理肿瘤时,应该结合上述各点,考虑肿瘤和机体的具体情况,再作决定,这一点十分重要。因此,临床肿瘤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肿瘤专业知识,分析患者的全身状态和肿瘤的特点,以得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肿瘤患者的首次治疗,对预后十分重要;一般说来,倘首次治疗失败,以后治疗的治愈率就明显降低;因此,对于首次治疗要持非常审慎的态度,甚至常需邀请有关学科人员会诊,集体讨论,共同决定。这种多学科联合门诊和查房制度,对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在现场和临床工作中努力落实“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是当前提高癌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当前,国际抗癌联盟积极宣传建立综合性肿瘤中心的现实意义。肿瘤中心就是把肿瘤的临床治疗、基础研究和医学教育融为一体,使之彼此协调,相互促进;把研究成果,尽早用于临床。并通过宣传教育把新的知识直接向广大医务人员和群众传播。建立肿瘤中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组织形式,有利于肿瘤工作的开展,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已先后建立了类似的机构。

根据1975~1978年全国八亿多人口三年死亡回顾调查资料估算,我国恶性肿瘤的现症患者约150万人,每年新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有100万人,每年约70万人因之死亡。肿瘤死亡在居民的各种死亡原因中占第2或第3位。它对人民健康威胁之大,在医学领域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无论在理论上或防治研究方面,人们对于肿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努力完成。解放前,我国的肿瘤防治研究工作基础甚薄,发病和死亡情况没有完整的统计数字;解放后,在国内不少地区,相继成立肿瘤防治研究机构和防治网,开展了肿瘤高发区的现场调查研究,在抓“三早”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河南林县的食管癌为例,1963年以来,门诊检查病人,早期癌的发现率为6.8%,1969年以后深入农村,定点普查,早期发现率提高到81.4%。科研小分队深入食管癌高发区,对饮食、水土、霉菌等方面进行流行学和病因学研究,并对可疑的致癌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食管上皮重度增生者,也探索用药物阻断其癌变过程,初步证明,在高发区建立防治基地,推行预防试点工作,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任务。食管癌的手术治疗由于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外科技术的改进,五年生存率已由解放初期的10%提高到21.2~30.9%,早期癌的生存率更高达90.3%。

肝癌协作组在江苏、上海、广西等省市进行了大量的流行学,病因学调查和实验室工作,掌握了地区发病情况和分布特点,对于与病因可能有关的因素,如肝炎、黄曲霉毒素、亚硝胺、农药残毒等也进行了研究。我国应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 )免疫测定诊断肝细胞癌,虽然历史不长,但为了适应农村大面积普查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革新、简化、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既能定性又能定量,阳性率达70~90%。通过普查,发现了早期肝癌,仅在启东县部引公社65,000余人检测的结果,发现5cm以下的肝癌13例,癌瘤最小者仅0.8cm。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肝癌的治愈率也有所上升,上海报告一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4.1%、15.5%、8.2%。

我国南方是世界有名的鼻咽癌高发区,在国外的华裔侨民中,鼻咽癌的死亡率也比当地居民高,鼻咽癌发病的种族因素值得重视。近年来我国在鼻咽癌协作组的形式下,对于病因、发病学、遗传倾向性、血清流行学调查、实验肿瘤、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1978年我国首次建立了鼻咽癌上皮细胞和梭形细胞株; 北京和南方几省还利用血清中病毒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A)、特异性IgA抗体,在高发区居民中进行普查和动态观察,积累了一定经验。用亚硝胺诱发大鼠鼻咽癌的实验,已在湖南首获成功;国内鼻咽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近年来也有所提高,广州地区鼻咽癌细胞学诊断的检出率为88~90%。放射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已达47.7~49.5%。

胃癌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无论男性或女性的死亡率均占各种肿瘤的首位。对胃癌的病因,虽已进行了不少研究,但仍未阐明,饮食和亚硝胺类化合物很可能与胃癌有关。近年来北京、山东、陕西等地应用梯度筛选法进行胃癌普查,先用耳血四环素测定法进行初筛,对可疑对象,再作胃脱落细胞涂片,最后用X线摄影、胃镜检查及活检等予以确诊。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早期表浅型胃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对更多见的进行性胃癌,术后五年生存率仍在20~30%之间。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列第5~8位。在长江以南、浙江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结、直肠癌发病率远高于北方,部分地区甚至占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大肠癌早期无症状,目前尚无简便可靠的诊查手段。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并无特异诊断价值,直肠癌手术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已从解放前的20%提高到50%左右,个别医院已达68.8%。

子宫颈癌自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以来,发病率已逐年下降。上海市区1965年的子宫颈癌发病率为55.90/10万,到1972年下降为39.96/10万,在恶性肿瘤中所占的位次由第一位下降到第3位,患者中也以早期癌为多。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放射组Ⅰ期94.2%;Ⅱ期84.3%,平均可达73.5%。手术组Ⅰ期96.5%;Ⅱ期78.2%。

其他如肺癌、乳腺癌、白血病等也都在协作组的形式下开展了研究工作,并通过普查探索病因、发病学以及地理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临床上重点在于提高早期癌的确诊率和治疗后的生存率。

近30年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虽有所提高,但由于癌瘤的本质尚未阐明,还难于根本控制。世界各地对于癌瘤的研究和防治,虽已投入很大的力量,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未见明显降低。因此,只有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探索癌细胞的本质和特性,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加深对癌变机理的认识,才能逐步形成正确的肿瘤理论概念,摸清其生物学规律,从而加强防治工作,使人类彻底战胜肿瘤的时代早日到来。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8627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3
  • 更新时间: 2012-12-13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热线电话:139118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