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首页>> 公卫百科 >>精神病流行病学

精神病流行病学
 
摘要: 精神病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精神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有关因素,从而探索它们的病因和流行规律,据此制定防治对策和检查防治效果的一门预防医学。精神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是在近二十年中发展起来的。当前世界各国都对之十分重视。

精神病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精神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有关因素,从而探索它们的病因和流行规律,据此制定防治对策和检查防治效果的一门预防医学。精神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是在近二十年中发展起来的。当前世界各国都对之十分重视。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首先是观察、记录、收集资料,而后分析资料提出假说,最后根据假说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说是否符合实际。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不同可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学。目前精神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工作,主要属于描述流行病学,已经开始做一些分析流行病学的工作,而实验性流行病学方面还很少研究。

描述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是描述疾病的分布,为此调查者必须深入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普通采用三种方法:①间接调查。仅从医疗单位的病历或登记簿、户籍和民政方面的资料来确定疾病的分布情况。②线索调查。除上述资料外,还同时访问当地的医生、教师、行政人员和老住户,从各方面的线索收集可疑病人的名单,进行登记并到病家检查。③逐户调查。即挨家挨户调查了解。也有时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线索调查,最后找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样本逐户检查,以此可以测验线索调查的精确程度。为了探索可能影响疾病分布的有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还可分为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调查。现况调查,为研究当前的疾病分布情况及其有关因素;回顾性调查,是从病史中寻找发病的有关因素; 前瞻性调查,是事先进行设计,进而观察未来的结果,例如观察父母一方患精神分裂症的子女若干人,再找条件相似者作对照组,观察若干年后两组的患病率有无差异。

将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引入精神病学的目的主要在于: ①查明精神病在人口中的分布情况,用来作为制订防治措施的依据。②分析外界的致病条件和机体内在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素质),对精神病的发生、经过和转归所产生的影响,进而阐明精神病发生的原因。③验证临床研究和实验室提出的病因假说与各种疗法的远期疗效。④根据精神病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人口中的消长情况,评定防治措施的成效。

我国从1958年以来,许多地区相继开展了精神病流行病学普查,但由于调查的病种不一,又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调查方法,因此各地资料数字相差甚大,难以类比。上海市徐汇区(503,544人)1978年调查精神病的患病率为6.72‰,北京市海淀区(187,126人)1977年调查为7.12‰,四川南部社镇(349,797人)1973~1975年调查为6.4‰,山东崂山县 (624,090人)1977年调查为3.57‰,南京市6区3县(2,103,338人)1973~1979年调查为5.42‰。上述普查结果的主要病种分布列表于下(表1)。

表1 七十年代国内若干地区的精神病患病率普查资料*(‰)

*各地调查的病种与范围不尽一致,如癫痫项下,上海、四川和山东仅统计癫痫伴精神障碍者:精神发育不全项下,四川仅统计伴精神症状者,上海、南京等还调查了癔症等病,未列入表内。

较为可靠的数值是来自医疗单位对住院病人的统计,从这些数值可以大致推测群体中各种精神病的分布情况。现以上海、北京、四平三所精神病院1975年出院的病种为例,见表2。

表2 上海、北京、四平三所精神病院1975年出院病种分类(人次)

疾 病 种 类上海市精神
病防治院
北京
安定医院
吉林省四平
地区神经精
神病防治院
老年前期精神病23
老年性痴呆45
癫痫性精神病
癔 症
30
19
26
37
49
42
脑炎伴发精神障碍3
精神发育不全29
反应性精神病9116
神经官能症33
其 他250
诊 断 不 明22
共 计280322371291

表3 丹麦奥登色(Odense)精神病院

1974~1975年住院病人病种分类

病 种男性
人次
女性
人次
共 计
人次%
精 神 分 裂 症
躁 狂 抑 郁 症
早老性及老年性精神病
脑血管性精神病
神 经 梅 毒
癔 症
其他器质性精神病
157
204
16
33
4
5
58
66
281
22
26
1
6
23
223
485
38
59
5
11
81
12.0
26.2
反应性精神病
神 经 官 能 症
44
16
86
55
130
71
7.0
病 态 人 格118631819.8
精神发育不全11 
酒 精 中 毒
药 瘾
未 确 诊
其 他
164
98
50
79
25
57
59
35
189
155
109
114
10.2
8.4
共 计10478051852 

再举丹麦和日本出院的病种为例,与我国对比可以看出病种上的差异。见表3和表4 。

表4 日本1974年29所国立医院精神科住院和门诊初诊病人的疾病分类

病 种住院人次门诊人次
器质性精 神 病
症状 性精 神 病
中 毒 性 精 神 病
早老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
癫 痫 发 作
精神 发 育 不全
病 态 人 格
躁 狂 抑 郁 症
更年期 忧郁症
精 神 分 裂 症
非典型精神病
神 经 官 能 症
心 因 性 反 应
心 身 疾 病
儿童 行为 异常
神 经 疾 病
未 确 诊
无 病
其 他 科 疾 病
229
48
115
46
114
24
3
449
90
1017
44
244
211
7
54
181
50
5
4
2242
184
606
428
2699
244
60
2468
554
3324
195
7044
1216
186
1115
2104
246
26
226
谘 询5173
共 计293530,340

从以上各表对比可以看出,在国外,酒中毒、药瘾、躁狂抑郁症、老年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较我国为多。而我国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所占比重较大。

从各地普查资料也可以看出,在我国的精神病中以精神分裂症为最多见,约占精神病人总数的1/3~1/2。现将1958年以来各地的普查资料整理为表5。

表5 我国各地精神病普查时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

省(自治区)报 告 单 位年 份调查地区调查方法调查总人数病人数患病率(‰)








石河子精神病院
乌鲁木齐市第四医院
1972~76
1974
市区,农场
托克逊
线索
线索
114,312
汉族14,850
维族52,641
回族5605
308
35
76
7
2.69
2.36
1.06
1.24
(城市4.8)
(农村1.26)
山西省太原市精神病院1976~78市、县逐户1,278,65718901.47
江西省江西省精神病院1976~77
1977~78
市、县
南昌市
逐户
逐户
784,634
810,057
1901
2386
2.42
2.94
安徽省合肥市精神病院1975郊 区线索157,4221851.18
福建省福州市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晋江地区精神病防治院
1977~79
1978
建瓯县
市、县
线索
线索
210,134
202,325
396
597
1.8
2.95
广东省汕头地区精神病院
佛山地区澜石医院
1975~77
1955~76
潮安县浮洋公社
佛山地区
线索
线索
73,015
780,000
130
1947
1.8
2.49
湖北省湖北医学院神经精神科1975长阳县线索63,744630.99
山东省青岛市精神病院1977~78崂山县逐户624,0909741.56
内蒙古
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精神病院1967市 区线索495,160460.92

从普查资料看,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多数在1~4‰之间。从时间上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呈增加趋势,如上海市1958年为0.98‰,1978年为4.2‰; 北京市1959年为0.62‰,1978年为2.93‰; 成都市区1959年为1.28‰,1973~1975年调查川南地区总患病率为5.16‰,现患病率为2.9‰。患病率增加的原因,推测与以前调查粗糙、遗漏人数较多,和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患者病死率降低有关。而发病率是否增加尚有待研究。

从患病地区看,不呈现地区性,全国各地均有。但城市患病率普遍高于农村,如上海市区患病率为5.13‰,农村为3.22‰。天津市红桥区为2.27‰,北郊区为0.93‰。北京市区为2.27‰,海淀区农业人口为1.82‰。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城镇为4.8‰,农村为1.2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区为2.11‰,郊区为1.0‰,四个郊县为0.59‰。

从人群组来看,性别无大差异,发病年龄20岁为高峰,现患年龄以30岁为最多。

在同一地区,以相同诊断标准调查,新疆汉族患病率2.36‰,维吾尔族1.06‰。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汉族2.8‰,朝鲜族3.8‰。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年发病率的报道尚不多。川南地区(1964~1973年)调查年发病率为0.24~0.49‰,平均为0.35‰。上海地区(1964~1978年)为0.14~0.32‰,平均为0.23‰。大庆地区(1974~1977年) 为0.06~0.25‰,平均为0.16‰。河南省 (1966~1975年) 为0.10~0.21‰,平均为0.16‰。天津市冶金局系统(1975~1977年)为0.20‰~0.29‰,平均为0.25‰。各地报道的数字虽有差异,但较为接近,多数为0.20‰左右。

患病机率,又称为患病危险率或预期患病率。四川医学院调查川南地区的精神分裂症的患病机率为12.1‰,大庆第三医院调查大庆地区为8.8‰,天津市为7.03‰。欧美各国报告的患病机率一般为10‰左右,与我国相差不大。

躁狂抑郁症在我国住院病人中所占的比例有逐步下降的倾向。1931年在广州精神病院占出院病人的22.7%,苏州占20.4%,北京占16%。大连(1936)占15.3%。而1978年广州只占出院病人总数的0.27%,苏州占1.3%,北京(安定医院)占5.06%,大连占1.58%。南京神经精神病院1950年占出院重精神病人的33.3%,1955年占10.5%,1959年占6.8%。北京医学院附属三院精神科,1955年占出院病人的8.6%,1975年为2.75%。吉林省四平地区神经精神病防治院,1950年占出院病人总数的6.98%,1955年为4.3%,1960年为2.8%,1965年为1.7%,1970年为1.1%,1978年为0.5%。本症住院病人较以前减少,可能具有普遍性。

我国躁狂抑郁症的患病率较低,最高值为河北省冀县周村医院1975年的调查,他们共调查31万人口,发现躁狂抑郁症患病率为0.17‰。浙江省肖山县的调查也为0.17‰。杭州1974年调查,市区为0.15‰。吉林省延边地区调查,朝鲜族为0.43‰,而汉族为0.024‰。有些单位报告的数值极低,显然这与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有关。

从住院躁狂抑郁症病人的性别看,男女无大差异。在临床上的三个类型,即躁狂型、抑郁型和循环型,以躁狂型最多,抑郁型次之,循环型最少。发病年龄以16~25岁为最多,一般说躁狂症发病年龄较早,多为21~25岁,抑郁症较晚,多为26~35岁。

国外报道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数字较高,丹麦1979年报告患病率达20‰。Jvanys等(1964)报告捷克斯洛伐克66,165名15岁以上的人口的时点(1960年末)患病率为0.99‰。更年期抑郁症为0.45‰。国外一般将躁狂抑郁症作广义的理解,把躁狂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心因性抑郁症都包括在内。

从多数普查资料来看,精神发育不全的患病率仅次于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病中占第二位。四川医学院精神科调查川南地区农村的患病率为5.7‰。其他报道多在0.5~2.0‰之间。本症有的呈地区性。某些地区呆小症患病率高达30‰。本症男多于女,如四川调查男性患病率为6.6‰,女性为4.1‰。许多地区报道农村多于城市。新疆调查汉族患病率(0.33‰)低于维吾尔族(1.03‰)。吉林省延边地区报道,朝鲜族患病率(0.55‰)低于汉族(1.3‰)。由于在普查过程中,未应用智力测验,轻症患者常易漏诊,实际患病率可能比上述数字还要高一些。

过去虽已进行了大规模的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但由于缺乏周密的调查设计,诊断标准,分类方案,调查范围和方法不统一,因而调查结果难以对比。今后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作好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并进一步开展前瞻性调查。作好精神病的分析流行病学工作,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实验研究。

流行病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一门探索病因、考虑防治措施的预防医学。因此在调查之后,必须考虑具体的防治措施,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现在上海市、沈阳市和其他一些城市、大庆、抚顺等地的厂矿以及许多地区的农村都先后建立健全了三级精神病防治网。有的地方还组织了日间工疗站,为精神病防治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精神病的基层防治组织,还应作好精神卫生的宣传、妇婴保健、心理谘询和遗传谘询工作,调查社会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在各种精神病发病上所起的作用,把防治工作和研究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

发表评价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3424 次
  • 发布时间: 2012-12-14
  • 更新时间: 2012-12-18

参与评价: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热门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4750号-12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8.0以上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